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傅紹良】唐代朝儀禮制與文學書寫

        欄目:文化雜談
        發(fā)布時間:2024-01-04 18:57:02
        標簽:

        唐代朝儀禮制與文學書寫

        作者:傅紹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唐人朝事詩歌與唐代政治生態(tài)研究”負責人、陜西師范大學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一月廿一日乙丑

                  耶穌2024年1月2日

         

        朝事,特指古人在朝為官因履職所需而參與的朝廷事務,主要包括元日早朝、常朝、退朝、寓直和宮廷宴飲等。唐人朝事活動的規(guī)范性在于嚴格依照開國之初所確立的禮儀進行。

         

        據(jù)《舊唐書》卷21載:“神堯受禪,未遑制作,郊廟宴享,悉用隋代舊儀。太宗皇帝踐祚之初,悉興文教,乃詔中書令房玄齡、秘書監(jiān)魏征等禮官學士,修改舊禮。定著《吉禮》六十一篇,《賓禮》四篇,《軍禮》二十篇,《嘉禮》四十二篇,《兇禮》六篇,《國恤》五篇,總一百三十八篇,分為一百卷。”此即《貞觀禮》。唐玄宗開元時期,增修為一百五十卷,名曰《大唐開元禮》。《大唐開元禮》完整保存至今,是我們認識唐代乃至古代朝廷禮儀最全面的文獻。此外,據(jù)《唐會要》卷76載,德宗時期,還將《開元禮》列入科舉名目,“自今已后,其諸色舉人中,有能習《開元禮》者,舉人同一經(jīng)例”。

         

        可見,唐代禮儀制度不僅十分健全,而且已成為士大夫入仕前后重要的參習課目,融入了士人的生活,從而影響到文人士大夫的詩歌創(chuàng)作。

         

        禮制元素與國家符號

         

        唐人的朝事詩中,比較全面地記載了唐代早朝的規(guī)模和氣象。古代社會,“元日早朝”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大朝會,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唐代更是如此。元日是一年之始,元日的大朝會寄托著人們對國運和時代的期待。因此,宏大的場面、繁富的器物等,都代表著國家和時代氣象,具有較強烈的符號特征。唐人元日早朝詩的“大”,最明顯地體現(xiàn)在喜用“萬”“千”“九重”之類的詞,通過上下文的組合,生動展現(xiàn)出強盛王朝的氣象。唐太宗《正日臨朝》:“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旈?!闭宫F(xiàn)了萬國來朝的盛大場景。楊師道《奉和正日臨朝應詔》:“九重麗天邑,千門臨上春?!表f應物《觀早朝》:“寒生千門里,日照又闕間?!泵枥L出長安及大明宮的繁華富麗。如岑參《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备]向叔《春日早朝應制》:“紫殿俯千官,春松應合觀?!闭故玖饲Ч俪]的無盡虔誠。唐人的元日早朝及其早朝詩,在一個神圣的時刻表現(xiàn)了一種神圣的朝儀。新年伊始,詩人們借助這種朝儀,通過對君王的朝賀表達對國運和時代的祝福。詩中所出的數(shù)字組合,也成了描繪大唐盛世的名句,成了唐王朝興盛的符號。

         

        唐代大明宮位于龍首原上,地勢較高,《長安志》卷6云:“北據(jù)高原,南望爽塏,每天晴日朗,南望終南山如指掌?!边@種地形特征也確立了終南山在唐人早朝詩中的重要地位,有時甚至成為國家符號。杜甫《秋興八首》云:“蓬萊宮闕對南山”,抒寫的就是這種情懷。而他在《春望》中所感嘆的“國破山河在”中的“山”,也是指終南山。晚唐唐僖宗時發(fā)生過李煴偽朝事件,大臣李拯迫為偽官,但他并不甘心,退朝后寫了一首《退朝望終南山》:“紫宸朝罷綴鴛鸞,丹鳳樓前駐馬看。惟有終南山色在,晴明依舊滿長安?!苯璨蛔兊摹敖K南山色”,表達自己對唐王朝的忠心。

         

        職責意識與超脫意念

         

        朝事與朝廷政務相關,負有相應的責任,唐人朝事詩大部分是基于自己所任朝官的職責而書寫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唐人的朝事詩是其政治情懷的重要書寫形式。朝事詩涉及的內(nèi)容多為朝廷禮制和禮儀,職責書寫表現(xiàn)的即為一個朝官在禮制和禮儀規(guī)范下的宮廷活動。通過研究唐人的朝事詩,我們看到此中蘊含的兩種情緒或理念:其一為守責,其二為超脫。

         

        守責型的情緒抒寫表現(xiàn)為對禮制禮儀的熟悉和遵守。唐代的元日早朝、至日早朝、常朝、退朝、寓直等,都有著嚴格的禮儀和制度規(guī)定,朝臣依照禮制盡其職責,文人在朝事詩的創(chuàng)作方面,也基本依循禮制規(guī)范,表現(xiàn)自己在朝事中的朝臣角色以及完成其角色使命的作為。在這類作品中,作者會對相關朝事要求的時間、地點、程序等進行較詳細的記載,對皇帝或者宰相等重要人物特別關注,對早朝、退朝、寓直、宮廷宴飲等朝事場所的景物或器物進行細致描寫,也有抒情主人公在這種場所中的精神活動。這一方面,皇甫曾《早朝日寄所知》最有代表性:“長安雪夜見歸鴻,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漸分雙闕下,漏聲遙在百花中。爐煙乍起開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共荷發(fā)生同雨露,不應黃葉久隨風?!痹谑刎熜颓榫w抒寫的朝事詩中,詩人的群體特征很明顯,要么是同衙,要么是友人,要么是朝廷臨時組建的官員群體等。這些群體的唱和現(xiàn)象很普遍,留下的作品也很多。在文人的朝事唱和中,較突出的是三種現(xiàn)象,其一是杜甫、王維、岑參、賈至等人的早朝大明宮唱和現(xiàn)象,這類唱和以作品的經(jīng)典著名;其二是《景龍文館記》現(xiàn)象,特征是群體龐大和持續(xù)時間長;其三是唐代末期韓偓和吳融的玉堂唱和,表現(xiàn)為亂世文人的生存憂患。

         

        超脫型的情緒抒寫朝官為朝事期間所產(chǎn)生的淡漠和厭倦情緒,亦可稱為非朝事情感。這種情緒不是與守責型情緒完全對立的,而是某個人或在某個人生平的某一階段產(chǎn)生的,是古人“行藏”矛盾的一種自然表現(xiàn)。超脫情緒生發(fā)的原因比較復雜,多集中在自我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沖突。這類詩歌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一個突出現(xiàn)象就是群體性唱和較少,多為詩人自抒胸臆,或與知己交流,如李白《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唐人在抒發(fā)朝事中超脫情感時,還往往采用贈內(nèi)詩的形式,借夫妻間的情感交流替代對朝事的關注,成了古代贈內(nèi)詩特殊的情感構成部分。在唐人的超脫型情緒抒寫中,發(fā)生在中晚唐時期的“伴直”現(xiàn)象尤其具有時代特色,這是寓直朝事的副產(chǎn)品,是唐代后期宮禁松弛后產(chǎn)生的一種反?,F(xiàn)象,雖然與禮制規(guī)范不符,但滿足了部分朝官尋求精神安撫或仕途知己的情感需要,是認識唐人朝事心態(tài)的重要參照。

         

        唐人離京后的朝事追憶

         

        離京,這里指去掉朝官身份離開京城。唐代朝官離開長安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對朝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的有三類,即調任州官、流貶遠荒、王朝滅亡。這三類情形使得離京朝官的身份也十分明確,即外調官、貶臣、遺民。長安情結讓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離開京城后不禁生發(fā)追憶情懷,其中,由朝事而引發(fā)的情感占有較大比例,而朝事追憶也使得唐人的長安情結具有更強烈的時代色彩。

         

        作為一種回憶性文字,朝官離京后朝事追憶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碎片化敘寫。在這類作品中,他們不再集中主要篇幅去寫朝事,而是以某種片斷為媒質喚起當年的朝事經(jīng)歷。在這些詩歌中,最能體現(xiàn)宮闕、最能代表朝事的某些場景和語匯出現(xiàn)的頻率極高,如“金門”或“金馬門”“金閨籍”“鹓鷺行”“曲江”“香爐”“賜櫻”等,這些場景和語匯,雖然不是朝事的全部,但與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能自然地勾勒出一幅朝事的畫面。如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是時仆在金門里,待詔公車謁天子?!倍鸥Α顿浝畎嗣貢鴦e三十韻》:“通籍蟠螭里,差肩列鳳輿。”

         

        在朝官離京后的朝事回憶中,有一種較普遍的補償性書寫特點,這也與回憶生成的心理機制相一致。補償性書寫不易簡單概括,因為各人的經(jīng)歷不一樣,需要補償?shù)那楦谢騼r值也有所不同。如沈佺期留戀自己任朝官時的宴飲,遠貶南荒之時,作《三日獨坐驩州思憶舊游》,追憶“兩京節(jié)物”,期待還朝之日。杜甫為拾遺時進諫失敗而被貶,在流寓蜀楚的歲月里,朝事追憶可補償其為諫官的遺憾,因此在《秋興八首》中回憶:“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span>

         

        在唐人的離京朝事追憶中,最具悲劇色彩的應該是唐亡后以韓偓和吳融為代表的一批朝臣。他們在王朝的末年走入仕途,親眼看到了唐王朝走向滅亡,內(nèi)心的失望和痛苦多寄托在對舊事的回憶上。他們的那種追憶不同于杜甫在動亂中的憶舊,而是在夢中尋找精神安慰,個別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也不再是碎片化書寫。如韓偓的《夢中作》:“紫宸初啟列鴛鸞,直向龍墀對揖班。九曜再新環(huán)北極,萬方依舊祝南山。禮容肅睦纓緌外,和氣熏蒸劍履間。扇合卻循黃道退,廟堂談笑百司閑?!庇贸3苌婕暗闹饕Y儀敘述一個完整的早朝,寄托了自己對舊王朝的懷念。

         

        綜上所述,唐代朝事詩是考察唐代朝廷禮制與詩人人生的切入點。朝事詩中的宮闕,是詩人在朝廷中對禮儀制度的接受和演繹;宮闕中的詩人,也讓詩歌投映時代的影子,蘊含人文情懷。同時,唐代朝事詩作為禮制文學的經(jīng)典,對研究古代禮制文學及詩人的禮儀人生都有著極大啟示。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