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的治學(xué)“八字箴言”,讓王元化深鍥于心
作者:張建安
來源:“經(jīng)史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初十日庚辰
耶穌2024年7月15日
熊十力照片
熊十力對王元化的影響非常深遠。
近讀《九十年代反思錄》時,發(fā)現(xiàn)在《讀黑格爾的思想歷程》這篇文章中,王元化評述黑格爾這位西方哲學(xué)家時,竟然又一次提到了熊十力對他的深刻影響,說:
“六十年代初,我向熊十力先生問學(xué)時,他批評讀書‘貪多求快,不務(wù)深探’的作風,而提倡‘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使我深鍥于心,即由于我有過上面那一段讀書體驗的緣故?!?/span>
這段文字,使王元化深鍥于心的,正是熊十力提倡的“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筆者不妨稱其為治學(xué)“八字箴言”。
別看這只有八個字,要想真正領(lǐng)悟,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礎(chǔ)、一定的體驗,乃至需要一定的慧根。
王元化提到的“有過上面那一段讀書體驗的緣故”,正是其能夠深鍥“沉潛往,從容含玩”的基礎(chǔ)。對于這個基礎(chǔ),王元化在原文中介紹:
記得初讀《小邏輯》時,宛如進入一個奇異的陌生世界。我完全不能理解黑格爾所用的專門名詞和他的表述方式。費爾巴哈曾經(jīng)說,黑格爾將具體的例證都放到腳注中去了。他的正文是思辨性的、抽象性的。試想這怎么能夠使一個從來不習(xí)慣于思辨思維的人去理解它?在讀《小邏輯》的開頭幾天,我完全氣餒了,幾乎喪失了繼續(xù)讀下去的勇氣。可是我想我應(yīng)該像許多開頭并不懂黑格爾的讀者一樣,無論如何應(yīng)該把這部難讀的書讀完。我打算反復(fù)去讀,先通讀一遍,然后再慢慢細讀或精讀。這個決心一下,我驅(qū)走了失望情緒,耐心地去讀第二遍?!以诘诙殚喿x時,開頭很緩慢,每天早上只讀書中的一節(jié)。我要求自己盡量讀通讀懂,對書中的某些疑難問題,有時一直從早上考慮到下午,這樣一點一點去消化,使我養(yǎng)成了一種鉆研的習(xí)慣。后來我從一些艱深著作中得到了讀書之樂,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如果說,王元化本來就領(lǐng)略到從艱深著作中的讀書之樂,這是非常好的基礎(chǔ);那么,當他從熊十力那兒領(lǐng)受到“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后,這八字箴言便成為他日后能夠更加深刻研究從而成為學(xué)術(shù)大家的至寶。
對此,就像熊十力一樣,王元化并不藏私,而是不斷地將這樣的至寶公諸于眾,以便讓更多的人受益。
2001年7月,在《語文教學(xué)與研究》談如何學(xué)好語文時,王元化毫無保留地提供了自己的中肯建議:
我認為語文主要是要大家多看,在課外進行閱讀。在儲能中學(xué)的時候,我的學(xué)生辦了流通圖書館,他們從家里拿出幾本書,你借給我看,我借給你看,在混亂的情況下,大家很喜歡看課外書。其實并沒有什么秘方能學(xué)好語文,要學(xué)好語文就要多看書,多讀、多看、多寫,還要多觀察,這很重要。朋友、老師經(jīng)常跟你談?wù)?,你就會有所提高,但你若不讀不看,完全靠別人是不行的。讀書的涉獵面要廣,不要只喜歡一兩本書,別的都不看。當時也有一些人只喜歡一種風格的,只喜歡幾個作者的作品,別的都不看,這其實是很吃虧的。你讀書可以有喜歡的,也可以有不喜歡的,但不要只讀喜歡的,這樣會限制自己。讀書忌諱貪多求快,貪多求快就不會讀出其中的味道來,要“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要鉆進去,不斷地思考、探索。讀書的興趣一定要廣,盡量開發(fā)出去,使得自己掌握多方面的信息,對自然科學(xué)也要有一點興趣才好,這總會是很有好處的。
瞧,這一次,王元化又把“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告訴了廣大的想要學(xué)好語文的讀者。
他還正反兩面反復(fù)闡述:
“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千萬不要貪多求快,“文革”所說的急用先學(xué)、立竿見影等等,這一套是最壞的讀書方法。我們長期以來所盛行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是很錯誤的。做研究工作,沒有鉆研的精神就完了,要對科學(xué)有一種鍥而不舍深入探討的研究精神。我讀書喜歡做筆記,做筆記才能把自己的讀書所得整理清楚,但有些書只瀏覽一下也就行了。讀值得你去探索、研究的書時你就要做筆記。我認為不做筆記往往等于沒有讀,自然這是就我個人而言,對其他人不一定適用。
當他總結(jié)如何學(xué)好語文乃至其它學(xué)科時,又一次提到了這八字箴言,說:
就用熊十力先生說的那八個字吧:“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能做到這八個字,對學(xué)好語文甚至學(xué)好其他學(xué)科都是很有好處的。
由此可見,王元化是多么重視!
“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這八個字,是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釋·撰敘大意》中正式提出的。王元化則在熊十力去世多年后、《佛家名相通釋》再次出版時,在“跋”中將“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作為良箴,鄭重地推薦給讀者。他說:
我覺得《撰述大意》寫得最好的地方也就在于談讀書。自然作者是就讀佛書而言,但也可以推之適用于讀一切書之法。這里且撮錄兩條如下:“凡讀書,不可求快。而讀佛家書,尤須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否則必難悟入。吾常言,學(xué)人所以少深造者,即由讀書喜為涉獵,不務(wù)精探之故?!?/span>
貪多求快幾乎為讀書界的通病,甚至不少從事研究工作的人也難免此弊。我接觸過一些青年,大抵平時并不精研馬列,一旦提筆作文,由于急于求成,意在求勝,就臨時抱佛腳,采取實用主義態(tài)度,倉促翻閱經(jīng)典著作,不顧時間、地點、條件,也不問上下文的文意,各取所需,為我所用。倘要扭轉(zhuǎn)此種不良學(xué)風,首在改變不求甚解、囫圇吞棗的讀書習(xí)慣。作者所謂“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這八個字正可作為讀書的良箴。
我想,這些話一定點中了許多人的“病癥”所在,如果就此有所改變,則善莫大焉!
“沉潛往復(fù),從容含玩”對于筆者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以前曾在本公眾號發(fā)表《古往今來的大哲,無不是“沉潛往復(fù)”的高手》,將其視為“讀書”“做人”之良藥加以闡述,讀者可以點下面的鏈接參看。
古往今來的大哲,無不是“沉潛往復(fù)”的高手
當然,這八字箴言還有更多可以深入琢磨的地方,大家不妨將其與自己的情況結(jié)合,多加體會,付諸實踐。
如有所得,也歡迎大家在文后留言,以便更多的朋友受益。
責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