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中的“獨占鰲頭”
作者:于景祥 張力仁(分別系遼寧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七月廿一日庚申
耶穌2024年8月24日
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
英雄三百輩,隨我步瀛洲。
這首夸耀狀元登第的詩,出自宋人汪洙的《神童詩》,目的是勸勉學童用心于科舉功名。殿試放榜時,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在唐代,舉人到京城參加禮部考試都要投狀,因而考試后居首位者稱狀元,也叫狀頭。由于狀元“大魁天下”,是科名中榮譽最高的,所以人們又夸耀為“獨占鰲頭”,這種說法既形象生動,也符合實際,原有所本,并非隨便杜撰出來的。這一點,清人洪亮吉說得有理有據(jù):“俗語謂狀元‘獨占鰲頭’,語非盡無稽。臚傳畢,贊禮官引東班狀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趨,至殿陛下迎殿試榜,抵陛,則狀元稍前,進立中陛石上,石正中鐫升龍及巨鰲,蓋警蹕出入所由,即古所謂螭頭矣。俗語所本以此。”(《北江詩話》卷三)只有狀元可立于刻有巨鰲的石頭之上,此處又是鰲頭所在,所以稱為獨占鰲頭,確實有理。
金榜題名就為人們所羨慕,十分榮耀,而“大魁天下”、獨占鰲頭,就更為顯貴了。
唐人李翱地位顯赫,他的女兒看見應(yīng)進士科舉之人盧儲的文卷,覺得他必中狀元,于是李翱便選盧儲為東床快婿,而盧儲果然高居榜首,中了頭名狀元。成婚之時,盧儲作詩曰:“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保ㄓ嬘泄Α短圃娂o事》卷五十二)宋代狀元及第,也備受寵榮。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蔡齊狀元及第,真宗見他“堂堂英偉,進退有法”,高興非常,特詔給金吾衛(wèi)士七人清道。不久又專門下詔說:“自今第一人及第,金吾給七人當直,許出兩對引喝。”(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二十五)由于狀元及第后十余年間便可成為朝廷重臣,不僅榮耀至極,更會平步青云、前途無量,因此“每殿廷臚傳第一,則公卿以下無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自崇政殿出東華門,傳呼甚寵,觀者擁塞通衢,人摩肩不可過,錦韉繡轂角逐爭先,至有登屋下瞰者”。難怪北宋著名文學家尹洙羨慕地贊嘆道:“狀元登第,雖將兵數(shù)十萬,恢復幽薊,逐彊虜于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田況《儒林公議》)元代戲劇家關(guān)漢卿在《陳母教子》第一折中也寫道:“學儒業(yè),守燈窗,望一舉,把名揚。袍袖惹,桂花香;瓊林宴,飲霞觴;親奪的,狀元郎!”
到了明代,獨占鰲頭的狀元依然享有殊榮:金榜題名后,一則出席皇帝親命主持的恩榮宴,參加者巾帽上都簪花一枝,花上掛著鑲有“恩榮宴”三字的牌,而狀元郎自然與眾不同,專門掛銀牌,所簪花枝葉等也都為銀飾,翠羽裝飾部分還專門抹金;二則于恩榮宴后第二日,皇帝親賜狀元冠帶朝服一襲,每名進士賜寶鈔五錠;三則在國子監(jiān)立石題名(進士題名碑),而狀元居最顯要地位;四則朝廷授予狀元從六品翰林院修撰,若干年內(nèi),便可躋卿相,文武百職望塵莫及。
有清一代,狀元及第者也享有殊遇。發(fā)榜之后,其他進士要按復試、殿試、朝考三次所得等第的數(shù)字,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三鼎甲”之狀元、榜眼、探花則在發(fā)榜后立即授官,而狀元更直接授翰林院修撰,可以說是一步登天。至于皇帝本人對狀元的恩寵,就更無可比擬。順治十六年(1659年),昆山徐元文中狀元,唱名之后,順治皇帝專門在乾清門召見他,回宮后欣喜地告訴皇太后:“今歲得一佳狀元!”又特別賞賜徐元文冠帶衣服等物,恩禮超過以往。順治皇帝帶徐元文游南苑,竟把自己的御馬讓給徐元文騎乘,并命令學士折納庫為之牽馬綴鐙。晚上君臣議論國事,直至深夜時分,賜給徐元文御膳不說,還問其從者饑餓與否,同樣賜給食物。寵愛之厚,無以復加。再如吳縣繆彤,他是康熙六年(1667年)狀元,著有《臚傳紀事》一文,以切身經(jīng)歷,反映狀元登第后所得到的特殊禮遇:本年三月二十日舉行殿試,二十一日,讀卷官齊集禮部,領(lǐng)三枝九葉帽頂,宿鴻臚寺,二十二日五更時分入朝,到午門等候傳臚。當日天下小雨,皇帝升殿之時,雨大了一些。前一天,人們風傳某人中狀元,某人為榜眼,某人為探花??娡緛碛X得自己無望登三鼎甲。到了太和殿前,同眾進士同跪丹墀之下,聽候唱名。唱名開始,第一甲第一名是繆彤!此時鼓樂齊奏,場面熱烈,繆彤心中尚存疑慮,不敢當真,沒有出班。禮部官員見狀忙把他往前拉,他這才出班跪下,但為時已晚,傳制官已唱第二名。唱名完畢,眾進士行三跪九叩之禮。狀元繆彤隨禮部堂上官,捧著黃榜從御道走出,在鼓樂歡迎之下送到東長安門張掛。隨之,順天府尹李天浴,府丞高爾位迎繆彤、張玉裁、董訥等三人至廳內(nèi),簪花酌酒,用儀仗隊迎接繆彤等到順天府赴宴。宴上,繆彤以狀元坐正席,榜眼、探花左右相陪。宴后榜眼、探花送繆彤歸第,而會館中人,早已召集名伶演劇,大擺筵席,招待來賀賓客,在京歷次科考中的鼎甲之人全部到齊,又是一番酒宴相慶。二十五日那天,繆彤到禮部參加恩榮宴。讀卷官從滿漢大學士以下,收卷官從翰林科部以下,監(jiān)試御史及巡緝供給各種官員都參加了宴會,皇帝特派內(nèi)閣大臣佟國舅親自陪宴??娡鳛闋钤獑稳艘幌裱邸⑻交ǘ艘幌?,諸位進士四人一席,用滿洲餐桌,銀制杯盤,果品食物40多種,都是奇珍異味,極盡天廚之饌?;实塾H賜御酒,三鼎甲用金碗飲之,根據(jù)酒量,一醉方休。赴宴進士又每人送宮花一枝,小絹牌一面,上書“恩榮宴”三字。狀元待遇更厚:使用銀牌,在四月初二那一天,皇帝又賜給袍帽,其中水晶金頂涼帽一頂,鑲蟒石的青色朝衣一件,玳瑁銀帶一條,和包牙筒及刀子一應(yīng)齊全。馬靴一雙,當時換上,其待遇遠非其他進士可比。(《清朝野史大觀》)
可見,在古代科舉考試中,獨占鰲頭的狀元不但榮崇非常,而且待遇非凡。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