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楊伯峻】孔子的政治觀和人生觀

        欄目:往圣先賢
        發(fā)布時間:2024-11-29 22:31:52
        標簽:

        孔子的政治觀和人生觀

        作者:楊伯峻

        來源:節(jié)選自《楊伯峻學術論文集》,楊伯峻 著

         

        孔子的政治觀和人生觀

         

        在春秋時代,除鄭國子產等幾位世卿有心救世以外,本人原在下層地位,而有心救世的,像戰(zhàn)國時許多人物一般,或許不見得沒有,但卻沒有一人能和孔子相比,這從所有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可以肯定。在《論語》一書中反映孔子熱心救世,碰到不少隱士潑以冰涼的水。除長沮、桀溺外,還有楚狂接輿、荷蓧丈人、石門司門者和微生畝等等??鬃幼约赫f:“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石門司門者則評孔子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爸洳豢啥鵀橹?,可以說是“不識時務”,但也可以說是堅韌不拔。孔子的熱心救世,當時未見成效,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這里不談。但這種“席不暇暖”(韓愈《爭臣論》,蓋本于《文選》班固《答賓戲》)、“三月無君則吊”(《孟子?滕文公下》)的精神,不能不說是極難得的,也是可敬佩的。

         

        孔子的時代,周王室已經(jīng)無法恢復權力和威信,這是當時人都知道的,難道孔子不清楚?就是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霸主,也已經(jīng)成為陳跡。中原各國,不是政權落于卿大夫,就是“陪臣執(zhí)國命”。如晉國先有六卿相爭,后來只剩四卿——韓、趙、魏和知伯。《左傳》最后載知伯被滅,孔子早“壽終正寢”了。齊國陳恒殺了齊簡公,這也是孔子所親見的。在魯國,情況更不好,“祿之去公室五世(宣、成、襄、昭、定五公)矣,政逮于大夫四世(季文字、武子、平子、桓子四代)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而處于“陪臣執(zhí)國命”時代。在這種情況下,中原諸國,如衛(wèi)、陳、蔡等,國小力微,不能有所作為。秦國僻在西方,自秦穆公、康公以后已無力再過問中原的事。楚國又被吳國打得精疲力盡,孔子僅僅到了楚國邊境,和葉公相見??v然有極少數(shù)小官,如儀封人之輩贊許孔子,但在二千多年以前,要對當時政治實行較大改變,沒有適當力量的憑借是不可做到的??鬃油奖Т笾?,感嘆以死罷了。

         

        孔子的政治思想,從《堯曰篇》可以看出。我認為《堯曰篇》“謹權量,審法度”以下都是孔子的政治主張。然而度、量、衡的統(tǒng)一直到孔子死后二百五十八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統(tǒng)一中國后才實行??鬃佑终f,治理國家要重視三件事,糧食充足,軍備無缺,人民信任,而人民信任是極為重要的。甚至批評晉文公伐原取信(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為“譎而不正”??鬃又鲝垺罢?,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當時正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鬃拥恼儽憩F(xiàn)于當時的,一是定公十年和齊景公在夾谷相會,在外交上取得重大勝利;一是子路毀壞季氏的費城,叔孫氏自己毀壞了他們的郈城,唯獨孟氏不肯毀壞成城(《左傳?定公十二年》)。假使三家的老巢城池都被毀了,孔子繼續(xù)在魯國做官,他的“君君,臣臣”的主張有可能逐漸實現(xiàn)。但齊國的“女樂”送來,孔子只得離開魯國了??鬃悠渌沃鲝?,僅僅托之空言。

         

        孔子還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孔子所謂“東周”究竟是什么內容,雖然難以完全考定,但從上文所述以及聯(lián)系孔子其他言行考察,可以肯定絕不是把周公旦所制定的禮樂制度恢復原狀,孔子知道時代不同,禮要有“損益”。他主張“行夏之時”,便是對周禮的改變。所謂夏時是以立春之月為一年的第一月,周的歷法是以冬至之月為一年的第一月。夏歷便于農業(yè)生產,周歷不便于農業(yè)生產。從《左傳》或者《詩經(jīng)》看,盡管某些國家用周歷,但民間還用夏歷。晉國上下全用夏歷。所謂周禮,在春秋以前,很被人重視??鬃硬荒軖仐夁@面旗幟,因為它有號召力,何況孔子本來景仰周公?周禮是上層建筑,在階級社會,封建地主階級無妨利用奴隸主階級某些禮制加以改造,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不能說孔子要“復禮”,要“為東周”,便是倒退。他在夾谷會上,不惜用武力對待齊景公的無禮,恐怕未必合乎周禮。由此看來,孔子的政治主張,盡管難免有些保守處,如“興滅國,繼絕世”,但基本傾向是進步的,和時代的步伐合拍的。

         

        至于他的人生觀,更是積極的。他“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能夠過窮苦生活,而對于不義的富貴,視同浮云。這些地方還不失他原為平民的本色。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