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楊華年】歷代御史碑刻之三 韓愈《燕喜亭記》:尚君子之德

        欄目:往圣先賢
        發(fā)布時(shí)間:2025-01-03 10:29:55
        標(biāo)簽:

        歷代御史碑刻之三 韓愈《燕喜亭記》尚君子之德

        作者:楊華年(中央紀(jì)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蘭琳宗、江蘇省寶應(yīng)縣紀(jì)委監(jiān)委)

        來源:中央紀(jì)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時(shí)間:西歷2018年5月20日

         

         

         

        韓愈像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jìn)士第,兩任節(jié)度推官,累官監(jiān)察御史。后因論事而被貶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又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后又被貶至廣東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追贈(zèng)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

         

         

         

        廣東連州燕喜亭,建于唐貞元年間,距今1200多年歷史,亭中立有韓愈所寫《燕喜亭記》碑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十月,監(jiān)察御史韓愈被貶為連州郡所屬的陽山縣縣令,韓愈來連游亭,至興處,寫下了《燕喜亭記》,并命亭名為“燕喜”,此乃取“魯侯燕喜者頌也”之意,而于亭后高巖,有大石似燕子低飛,更有春來之時(shí),群燕戲于亭前綠樹之間,因此燕喜亭有“燕子喜愛之亭”之解。燕喜亭的龍檐翅角、雕梁畫棟,以及那亭中剛勁的古碑,與周圍的碧樹峭巖組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而名賢的詩文,就在這美景中流傳千古。

         

         

         

        《燕喜亭記》碑文

         

        在《燕喜亭記》中,韓愈記述了燕喜亭周圍景物的發(fā)現(xiàn)、營造過程以及各景觀的命名,步步深入,絲絲入扣,又層層映襯主人君子之德。全文駢散結(jié)合,長短參差,善用排比,氣勢雄渾。

         

        既成,愈請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顯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謙受之谷”,瀑曰“振鷺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黃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時(shí)也;池曰“君子之池”,虛以鐘其美,盈以出其惡也;泉之源曰“天澤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詩》所謂“魯侯燕喜”者頌也。

         

        于是州民之老,聞而相與觀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無與‘燕喜’者比。經(jīng)營于其側(cè)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遺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貶秩而來次其道途所經(jīng)自藍(lán)田入商洛涉淅湍臨漢水升峴首以望方城出荊門下岷江過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嶺。蝯狖所家,魚龍所宮,極幽遐瑰詭之觀,宜其于山水飫聞而厭見也。今其意乃若不足。《傳》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弘中之德,與其所好,可謂協(xié)矣。智以謀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儀于天朝也不遠(yuǎn)矣。遂刻石以記。

         

        ——摘自韓愈《燕喜亭記》

         

        【譯文】

         

        亭屋建成后,我請求讓我給這里的景觀命名。我給那山丘命名為“俟德之丘”,表明它先前一直被淹沒如今才顯露出來,有耐心等待的涵養(yǎng)。給那石谷命名為“謙受之谷”,其中的瀑流命名為“振鷺之瀑”;谷名表明其主人的德行,瀑名則是形容它的外觀。給那土谷命名為“黃金之谷”,其中的瀑流命名為“秩秩之瀑”;谷名是形容它的外觀,瀑名是說明其主人的德行。給那山洞命名為“寒居之洞”,用以表明與當(dāng)時(shí)的境況相符。給那池塘命名為“君子之池”,池子容量宏大就像主人有涵養(yǎng),能夠聚集各種美德;池水漫出就仿佛主人有作為,能夠排除各種惡行。給那泉水的源頭命名為“天澤之泉”,表明泉水源出高尚,流出之后又能施惠于人。把上述各種命名的含義綜合起來,就給這座亭屋命名為“燕喜之亭”,這是取《詩經(jīng)》里所說的“魯侯燕喜”的句子來頌祝它的主人。

         

        因?yàn)檫@個(gè)緣故,連州百姓中的長者,聽說此事就結(jié)伴前來這里觀賞,他們說:“我們州的山水名揚(yáng)天下,但是沒有一處能夠與燕喜亭相媲美。在附近生活勞作的人,他們的土地與這里連接,卻沒有人認(rèn)識到這塊地方的價(jià)值?!贝蠓采咸靹?chuàng)造出佳境而大地保藏它,就為要送給那應(yīng)得到它的人吧?弘中(即王仲舒,字弘中)由吏部員外郎貶官來到連州,路途所經(jīng)過的地方依次是:從藍(lán)田進(jìn)入商洛,涉過淅水、湍水,到達(dá)漢水,登上峴首山,從這里能望見方城,然后出荊門山,下長江,穿過洞庭湖,溯湘水而上,一直走到衡山腳下,再由郴州跨過騎田嶺。所經(jīng)之處有猿猴以之為家的大山,有魚龍居住的江湖,因此賞盡了深水遠(yuǎn)山中種種瑰麗奇怪的景致,照說他對于山水已經(jīng)是聽膩了看厭了。如今他喜愛山水之意竟然并不覺得滿足。《論語》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弘中的品德,同他愛好的事物,真可以說是協(xié)調(diào)一致了。他依憑自己的智慧得到燕喜亭這處佳境,又依憑自己的仁德居住在那里,我由此而知道他離開這里到朝廷中為人表率的時(shí)候也不會太遠(yuǎn)了。于是寫下這篇題記刻在石碑上。

         

         

         

        “鳶飛魚躍”碑刻

         

        在連州市隔壁的陽山縣賢令山,還有一塊“鳶飛魚躍”碑刻,據(jù)傳是韓愈第一次被貶、任陽山縣令時(shí)留下的手跡。韓愈遭貶后剛正不阿、不甘沉淪,“鳶飛魚躍”表達(dá)了他像魚一樣在水中暢游、像雄鷹一樣在藍(lán)天飛翔的豁達(dá)心境。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