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陳惠玲】臺灣緬懷大師風采—東海大學「牟宗三先生紀念室」揭牌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4-01-26 22:48:02
        標簽:

         

         

        臺灣緬懷大師風采 

              ———東海大學「牟宗三先生紀念室」揭牌

        作者:陳惠玲

        來源: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2612576

        時間:2014123

         

         

         

        東海大學文學院歷經(jīng)丘為君、童元方兩任院長籌設(shè)「牟宗三先生紀念室」,今(15)日下午舉行揭牌儀式,由文學院院長童元方啟禮,校長湯銘哲、牟先生家屬牟元一、弟子代表蔡仁厚、東方人文學術(shù)研究基金會執(zhí)行長周博裕、鵝湖月刊社長潘朝陽等分別致辭,共同緬懷牟宗三先生為哲學人文努力之精神典范。 

         

        啟禮,文學院院長童元方表示,牟宗三先生是為東海博雅教育打下堅實與基礎(chǔ)的大師,雖沒有機會親臨教誨,但能在湯明哲校長以文藝復(fù)興為目標綠色博雅為方向的領(lǐng)導(dǎo)風格,在前院長丘唯君的籌設(shè)下可以獻上這個紀念室,共同懷念牟先生春風化雨的風采。 

         

        校長湯銘哲致辭表示,上任后,在力推綠色博雅過程中發(fā)現(xiàn)東海當年是大師云集,文風鼎盛;目前校園內(nèi)有徐復(fù)觀先生的故居將成為歷史人文的地方,很高興成立牟先生的紀念室來緬懷其人文精神,相信未來整所大學都做文藝復(fù)興的工作。 

         

        牟先生家屬牟元一表示,很榮幸參加這場典禮,當時其父親在東海中文系教書,已是當代新儒家的代表。 

        在臺灣出生的牟元一,回憶其父親一家舉遷香港擔任教職后,也?;嘏_講學,七十年代末東海哲學系成立時,前梅可望校長親自到臺北來邀請其父親主持哲學系,以后哲學系也辦了許多講學講座;東海大學特別設(shè)立了紀念室,其父親在天之靈會得到很大安慰! 

         

        牟宗三弟子代表蔡仁厚,東海大學哲學系所榮譽教授,他表示,非常感動現(xiàn)場有那么多人來參與。在東海大學任教長達21年,關(guān)系非常深厚,只是面對牟老師非常慚愧! 

         

        「牟老師一生的貢獻是立體的傳承,從古到今,從天到人,是有專論文來交待此事的。」他說:這些歷史成就是不容易的,儒、道、佛三教都有出專書來講論,是通盤研究,而且有系統(tǒng)的講出來。諸如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問題、中國哲學內(nèi)涵所涉及問題、中西哲學匯統(tǒng)的問題等都有清晰的理路分析;感謝文學院設(shè)立紀念室,作為學生是感動與感激的! 

         

        鵝湖月刊社長潘朝陽表示,他念臺師大地理系時從閱讀熊十力先生與牟老師的書以后,眼睛才亮起來,因為賦予了生命力量,心性才真正開啟。從人心人體內(nèi)在的真誠感受,心才醒過來!當時把牟老師的書當成經(jīng)典來讀,至今仍然,感觸是從年輕時的用心閱讀,至今因忙碌的生活而精神渙散了,今年特別把牟老的書作筆記,用楷書紀錄下來。 

         

        潘朝陽認為牟老師的思想在臺灣已經(jīng)普遍,希望也能將其學術(shù)研究思想反饋到大陸,因為儒學命脈土壤是在素民百姓身上的。 

         

        另外,他對東海大學設(shè)立牟宗三先生紀念室表達最高敬意,也實踐牟先生學問思想,意義深遠!雖然牟老師也曾在臺師大任教,遺憾的是大家都稱大師,但卻沒有實際的行動去實踐! 

         

        簡介:牟宗三先生(一九○九 ~ 一九九五)為熊十力先生器重之嫡傳弟子。在大陸時期,先后任教于華西、中央、金陵、浙江等大學。一九四九年來臺,先后任教于臺灣師范學院(今臺灣師范大學)與東海大學。一九五八年,與唐君毅、徐復(fù)觀、張君勱聯(lián)名發(fā)表〈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后來大陸漸次回歸孔子與文化傳統(tǒng),實以此一宣言為其導(dǎo)引。 

         

        一九六○年赴港,先后任教于香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后,擔任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導(dǎo)師,并應(yīng)臺灣大學與臺灣師大、東海大學、中央大學之聘,每年港臺來回,掀開晚年講學之高潮。一九八四年,榮受國家文化獎?wù)?。一九八七年,獲頒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牟宗三先生全集》共三十二冊,其出版引發(fā)大陸之儒學熱。先生之學思取向,將為中國文化開啓理性之路。先生逝世時,有悼詞云:「光尼山之道統(tǒng),弘黃岡之慧命,擴前哲之器識,發(fā)儒圣之光輝。」得一宗師,東海之譽。 

         

        牟宗三先生1956 8月,于東海大學任教并應(yīng)聘為人文學科主任,期間陸續(xù)于學校擔任教職與受邀演講,1982-1984年東海大學敦聘牟宗三先生為文學院中國文化榮譽講座。 

         

        責任編輯:泗榕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