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tǒng)儒學與當代中國
——蔣慶先生政治儒學思想研討會召開
孔元二五五八年五月初十至十二日 (西元2007.6.24-26),“傳統(tǒng)儒學與當代中國——蔣慶先生政治儒學思想研討會” 在珠海平和書院隆重舉行,來自香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文化學者齊集于此,與當代著名儒家學者蔣慶先生面對面,進行了關于蔣慶先生的政治儒學思想的熱烈討論與友好交流。會議為期二天,圓滿成功。
會議全程分十一個議題,在大會主席范瑞平教授的主持下,由來自香港大學的陳弘毅教授作了“儒家與憲政民主——從 1958 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談起”為主題的發(fā)言,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 來自香港大學的陳祖為教授作了“政治儒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學說所面對的挑戰(zhàn)與困難”為主題的發(fā)言,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清華大學哲學系的貝淡寧教授作了“政治儒學的政治含義反思”為主題的發(fā)言 ,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范瑞平教授作了“蔣慶論平等”為主題的發(fā)言 ,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陳強立教授作了為題為“走向全球倫理宣言”的發(fā)言 ,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南京師范大學的林丹教授作了題為“一以貫之與以一貫之”的發(fā)言,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羅秉祥教授作了題為“蔣慶論基督信仰與中國文化的必然及永久沖突 -- 分析與評論”的發(fā)言 ,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楊國榮教授作了題為“論儒家王道的軟力量”的發(fā)言,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復旦大學的汪堂家教授作了題為“男女之別與男女之同”的發(fā)言,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北京大學的張祥龍教授作了“政治儒學是普遍主義的嗎 -- 試析蔣慶先生學說的哲理傾向”的發(fā)言 ,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 來自珠海平和書院的洪秀平先生則作了題為“儒家書院的特征及前景 -- 蔣慶先生儒家書院理念述評”的發(fā)言,回應蔣慶先生對該文的評論。在多個層面與不同角度與對蔣慶先生的儒學思想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議采取輪值主席主持的方式進行 , 蔣慶先生居主席側(cè)位作答。與會者在回應蔣慶先生評論主題發(fā)言的基礎上 , 再各抒己見 , 與蔣慶先生進行了誠懇而友好的思想互動, 蔣慶先生則針對會議發(fā)言 , 即席作了深入的應答,闡述了政治儒學(公羊?qū)W)的核心理念,有理有據(jù),不厭其詳,與與會學者往來探討,一一申述,盡顯儒者博雅平和風范,使各方對蔣先生的政治儒學有了進一步的清晰認識,并就此討論 和 論證了蔣慶先生儒學思想的當代意義與可行性。不少與會者認為,蔣慶先生的儒學思想具有相當大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會議在經(jīng)過兩天的既定議程研討及補充討論后, 如期舉行完畢。此次會議的亮點是會議的議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學術內(nèi)涵及現(xiàn)實針對性,對蔣慶先生儒學思想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和探討 , 使蔣先生學說的內(nèi)在邏輯體系從各個方位得到了展示與延伸。而重心在于探討政治儒學在當代的前途及命運。與會者通過對蔣慶先生儒學思想的論戰(zhàn)互動和增進了解 , 各方均受益匪淺 , 為政治儒學在當代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應用廓清了方向,爭取了國內(nèi)外學術界在此方面的基本認同,也回答了一些質(zhì)疑和批評.會議取得了預期目的 , 效果及反響都非常良好。會議結束后 ,與會嘉賓紛紛在會議舉辦場地——平和書院合影留念,平和書院給與會學者分別贈送了孔子行教像一幅 ( 畫像線條為整部 << 論語 >> 語句微縮構成 ) 及有關書籍等禮品。
此次學術研討會是近年來關于蔣慶先生儒學研討活動中進行得比較深入到位、 舉辦得比較成功的一次 , 會議內(nèi)容可圈可點,堪稱里程碑。 而舉辦方平和書院則為此作了大量工作和投入 , 贏得了與會佳賓的一致好評,并對平和書院的內(nèi)外環(huán)境留下了美好印象。 本次會議由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的范瑞平教授負責召集和組織,他為會議的如期舉行和正常進行付出了不懈的勞動和精力,在此書院對范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深圳三和國際集團的張華董事長與廣州認真企業(yè)的鄧良平董事長為此次會議的主要贊助商也出席了會議,張華董事長則應邀在會議結束前致詞,并與與會學者共進晚宴。在此謹對二位儒商支持儒學的熱心義舉與維護民族文化的高度責任感表示非常的感謝 ! (另外,以色列友人諾安也聞訊到會,與蔣先生作了親切友好的交流,留下一段中外文化交往佳話。)
會議列席者同時還有 : 北京首都經(jīng)貿(mào)大學的王瑞昌先生 ;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肖雁教授 ; 香港大學的王慶新教授 ; 陽明精舍學人劉懷崗 ( 心蘭 ) 先生 ; 深圳三和國際集團法律顧問鐘敏女士 ; 深圳王永慶先生和龍隆先生 ; 以及平和書院學人丁聯(lián)盟先生 ; 崔衛(wèi)國先生 ; 梁金瑞先生。書院陳永彬先生 ; 王春友先生 , 晨諾先生 ; 季小彪先生和王博先生則為會議的正常舉行負責了大量的采購工作及安排嘉賓往返票務事宜 ; 暨南大學管理學系的白赟同學和 任珊 同學以及珠海平和英語學校的相關工作人員為會議提供了義工服務 , 在此一并鳴謝 !
平和書院 2007年6月
書名:儒家社會與道統(tǒng)復興——與蔣慶對話
主編:范瑞平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定價:¥34.80
編輯推薦
道自白云深處起,文不在乎,學從綠野滿時來,質(zhì)之將復矣。
——蔣慶
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國人,孝順父母,崇敬祖先,相信人生的真理總是還在歷史的前面。盡管時間的巨輪無法回轉(zhuǎn),但新的美好景象還必然取決于傳統(tǒng)的積累和文化的啟迪。晨鈍暮鼓,不再會用作計時的手段,但它們的聲音還是在感動我們的心靈,喚起我們的共鳴……
——范瑞平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圍繞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的儒家理想,探討了這一理想的具體內(nèi)容應該是什么?發(fā)展的前景究竟在哪里?特別是,它同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制度與思想形態(tài)的關系到底如何?
書中各篇涉及了儒家憲政與西式民主、國教制度與政教分離、三綱五常與男女平等、民族精神與普世價值、王道仁政與世界和平、政治儒學與心性儒學、儒家書院與現(xiàn)代教育等諸多當代中國的前沿話題。
本書是海內(nèi)外十一位優(yōu)秀的學者與當代大儒蔣慶直接交流的全景式記錄。各篇均由“作者原文”、“蔣慶評論”和“作者回應”三個部分組成,這種獨特的編排結構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出全書的對話性質(zhì)和語境關系,有助于讀者的比較、理解和評價。
目錄
前言:為什么要與蔣慶對話?(范瑞平)
陳弘毅 儒家與民主憲政——從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談起
陳祖為 政治儒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學說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困難
貝淡寧 “政治儒學”的政治含意反思
范瑞平 蔣慶論平等
陳強立 《走向全球倫理宣言》:蔣慶的回應
林丹 “一以貫之”與“以一貫之”——論蔣慶儒學思想中的“一以貫之”
羅秉祥 蔣慶論中國文化與基督教信仰的必然及永久沖突
楊國榮 論儒家王道仁政的軟力量
汪堂家 男女之別與男女之同——超越男權主義與女權主義之爭
張祥龍 政治儒學是普遍主義的嗎?——試析蔣慶學說的哲理傾向
洪秀平 儒家書院的特征及前景——蔣慶儒家書院理念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