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昆明文廟立柱展真顏 13米主柱“頂天立地”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6-07-01 20:39:36
        標簽:

          

         

         

        昆明文廟立柱展真顏 13米主柱“頂天立地”

        原標題:昆明文廟立柱展真顏

        來源:《昆明日報》2016年7月1日A07版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五月廿七日甲申

                   耶穌2016年7月1日

         

         

         

         

          

         

        在大成殿正前方,20天前立柱開始搭建的大成門已經初現(xiàn)建筑雛形。 

        記者劉凱達攝

         

        去年11月,昆明文廟恢復性修建項目一期工程正式啟動,70年前定格在老昆明人記憶中的昆明文廟,即將在原址上按照曾經的形制和規(guī)模,實現(xiàn)恢復重建。

         

        經過半年多的前期基礎施工、木構件加工等工作,昨日,昆明文廟大成殿恢復性修建項目迎來了節(jié)點性的時刻——立柱,這意味著文廟大成殿進入了建筑搭建階段。

         

        13米文廟主柱“頂天立地”

         

        昨日上午9點40分,在一陣清脆響亮的鞭炮聲中,一根長13米、直徑60公分,身重數(shù)噸的中柱被大型吊車吊起到半空中,從昆明文廟原址西側移動到東側,然后緩緩落下,在10多名工匠的輔助下,準確無誤地被安放在石柱礎之上,現(xiàn)場隨后響起一陣歡呼之聲。

         

        在中柱安然豎立在石柱礎的那一刻,項目施工方工程師楊增岳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根中柱是文廟最長最大的一根柱子,中柱一立起來,距離文廟建成就不遠了?!睏钤鲈勒f,按照古建筑的文化傳統(tǒng),立柱首先需要擇定吉日。在大成殿立柱的頭天晚上,所有工匠們在工地上舉行了祭奠魯班、送木神的儀式,昨日吉時一到,則要鳴炮,一是取“驚天動地”之意,其次是起到喜慶作用。

         

        作為一名專門修建古建筑的大理劍川木匠,楊增岳和他的施工隊多年來修建了13座文廟,昆明文廟無疑是規(guī)模最大的,總建筑規(guī)模為1165.86平方米,其中大成殿占地952.55平方米,大成門213.31平方米?!捌胀窬庸沤ǖ牧⒅话阍谝惶熘畠染涂梢酝瓿?,但是昆明文廟大成殿則需要20天?!?/p>

         

        據了解,文廟大成殿完全按照中國古代木架構建筑的形制建設,立柱包括立中柱、前檐柱、老檐柱、金柱等,不同的柱子根據建筑的縱向直線,按照位置前后豎立在數(shù)十個石柱礎之上,然后通過榫卯結構和大梁橫向結合,最終搭建出古建筑的框架。

         

        古建筑體現(xiàn)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修建像昆明文廟這樣體積龐大的古建筑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立柱之后,還要經過裝斗拱、檁枋、檁條、定椽、屋面板、蓋瓦、裝修門窗、油漆、彩繪等工序,才能夠完全建成。記者看到,在文廟大成殿的前方就是大成門,6月9日,大成門也舉行了一次立柱儀式,經過20天的施工搭建,昨日大成門已經可以窺其雛形。

         

        “其實搞古建筑最難處,并不在于搭建,而在于前期構件的制作?!睏钤鲈澜榻B,從幾百根來自加拿大的花旗松原木運到工地后,構件的加工工作就開始了。一個建筑團隊中一名核心人物——“主墨”,負責對所有木材進行清點、排料,因材施用,分工加工出不同的建筑構件。記者在文廟施工工地看到,工地上放滿了大大小小數(shù)千件加工好的木構件,每根構件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用毛筆寫有“三格地腳方”、“第五排中柱”;構件上無一例外地還有用墨斗彈出的墨線。

         

        “主墨”是工匠中的靈魂人物,他依靠手中的墨斗為每一個構件確定尺寸、樣式。神奇的是,經過墨斗度量出的構件,通過榫卯鑲嵌之后,往往可以做到一絲不茍、嚴絲合縫。

         

        文廟建成將成為昆明文化新高地

         

        近年來,隨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被不斷重拾并且發(fā)揚光大,承載著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古建筑也大有復興之勢。楊增岳說,這些年來,他和他的木匠團隊先后參與了13個州市、縣的城建規(guī)工作,7個古鎮(zhèn)、鄉(xiāng)村的修復重建,“我們參與了楚雄黑井古鎮(zhèn)、墨江碧溪古鎮(zhèn)、元江它克村等地的古建修復工作,可以說正是社會各界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讓古建筑得以煥發(fā)生機?!?/p>

         

        昆明市文化館館長付曉輝表示,昆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座有著3萬多年人類生活史、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古代西南邊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現(xiàn)代多民族邊疆省份的省會城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昆明市要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也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昆明文廟的恢復性修建,必將成為昆明文化的新高地,也是留住鄉(xiāng)愁,延續(xù)昆明傳統(tǒng)文化脈絡的具體體現(xiàn)。”

         

        按照工程施工進度,明年6月,修建一新的昆明文廟將和昆明市民見面。

         

        記者毛韻心報道

         

        責任編輯:葛燦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