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安徽師大德雅書苑赴繁昌剪紙創(chuàng)作暑期實踐

        欄目:高校社團
        發(fā)布時間:2016-08-27 20:57:30
        標簽:

         

        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安徽師大德雅書苑赴繁昌剪紙創(chuàng)作暑期實踐

        作者:朱慧琴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廿五日辛巳

                   耶穌2016年8月27日

         

          

         

        八月的繁昌,驕陽似火,烈日炎炎。一支來自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這里,尋根民族文化,弘揚剪紙傳統(tǒng)。

         

        學在路上:舞刀弄剪,孜孜不倦

         

         


        8月17日,安師大文學院徳雅書苑赴繁昌老年大學剪紙創(chuàng)作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13名成員從全國各地趕至繁昌老年大學。經過前期的細致籌備,成員們都對接下來的十天實踐活動充滿了期待。

         

        18日,剪紙班正式開課,原定于八點半的課程,成員們卻早早來到教室,整理課桌,打掃衛(wèi)生,準備剪紙工具?!斑@是我暑假期間在家剪的?!痹S純溪同學從書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藍色文件袋,打開文件袋,里面是一幅幅剪紙作品,“還沒有正式學習剪紙,這是假期自學的作品,有許多不足?!彼缡钦f道。其實,不止許純溪,所有成員都不約而同在假期就開始自學剪紙,為接下來的正式學習打好基礎。

         

        剪紙課的授課老師翟曉玲動情地說道,“我很感動,看到你們對非遺工藝剪紙發(fā)自真心地熱愛,我感到欣慰。”

         

        在接下來的幾天學習中,成員們更是孜孜不倦,刻苦練習,不斷突破自我,剪出了許多復雜的剪紙圖案。團隊隊長付亞男說:“我們可能沒有剪紙的天賦,但是我們一定會多剪多練,我們相信勤能補拙,更相信天道酬勤?!?/p>

         

        實踐路上:立足當下,學以致用

         

         


        8月22日,歷時十七天的里約奧運會迎來閉幕式,但是運動場上的體育精神和奧運健兒們帶來的點滴感動依舊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團隊成員們將剪紙與奧運結合,在繁昌春早公園組織開展“為奧運健兒喝彩”主題活動?;顒又?,成員們一起創(chuàng)作的“里約健兒風貌”和“奧運競技項目剪影”等栩栩如生的奧運題材系列剪紙作品,讓路人在飽覽里約奧運精彩賽事的同時,也能感受中國傳統(tǒng)非遺文化的魅力。

         

        傳承路上:尋根文化,弘揚傳統(tǒng)

         

         


        2003年,剪紙被列為全國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搶救和保護項目。要搶救民間文化遺產關鍵在于傳承,而學校更應是傳承民間文化遺產的主陣地。

         

        為此,成員們不僅滿足于自身學到了剪紙工藝,還希望能夠在學校開展剪紙課程。團隊隊長付亞男聯(lián)系了繁昌一所幼兒園的園長,希望能給孩子們講授一堂別開生面的剪紙課,培養(yǎng)孩子們對剪紙的興趣。成員們充當小老師,先是展示了許多精美的剪紙作品,栩栩如生的彩蝶,活靈活現(xiàn)的小魚等。孩子們十分好奇,紛紛想要動手學習。最后,孩子們和小老師們約定好回家之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剪紙。

         

        思在路上:長路漫漫,德雅之行

         

         


        本著志愿服務,甘愿奉獻的原則,成員們返回學校后還會繼續(xù)開辦安師大剪紙班,將剪紙文化帶進大學校園。

         

        秉承“以德為先傳美儀,內外兼修浸慧雅”的德雅精神,實踐團隊一直在努力奮斗,不曾松懈。學習剪紙文化猶如人生的長征,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相信一代代德雅人會不忘初心,一直懷著堅定信念,在實踐過程中了解社會,發(fā)現(xiàn)新知,檢驗所學,做剪紙文化的傳承者,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安徽師范大學 圖/王甘萍許純溪)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