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孔子學會2016年年會在貴陽孔學堂召開
作者:石羚
來源:中華孔子學會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初四日己丑
耶穌2016年9月4日
2016年8月27日至28日,由中華孔子學會和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中華孔子學會年會(2016)在貴陽孔學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嘉賓70余人出席會議,提交80多篇論文,以“家庭、社會、國家與天下:儒家傳統(tǒng)中的共同體理念”為主題,進行學術交流與研討。
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王中江與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分別這開幕式上致辭,表達了雙方攜手致力于孔子、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與傳播的美好愿景。
中華孔子學會會長王中江教授致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快速發(fā)展為儒學復興帶來了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儒學研究從方法和主題上都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繁榮局面,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個焦點是人倫觀念在儒家經(jīng)典和歷史中的重要性。
從學術研究的現(xiàn)實感來說,其實意味著儒家傳統(tǒng)中的共同體理念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儒家傳統(tǒng)中的家庭觀念、社會觀念、國家觀念和天下觀念在現(xiàn)代仍具有寶貴的價值,不僅對于我們理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有理論指導作用,而且對于思考“何謂美好生活”的問題具有規(guī)范作用。
貴陽孔學堂周之江副主任致辭
北京師范大學李景林教授做大會報告
河北大學李振剛教授做大會報告
四川師范大學黃開國教授做大會報告
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唐文明教授主持會議
小組討論
為期兩天的會議,學者們就經(jīng)學史、儒學史上的人倫觀念、儒家家庭觀念的意義、儒家社會理論的獨特性、儒家國家觀念與現(xiàn)代中國的國家建構、民族國家時代的天下觀念等兼具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的命題進行研討,碰撞出大量嶄新而深刻的思想火花。(攝影:魏彥紅)
友情支持:北京交通大學知行國學社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