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瑯大將軍》:我忍不住說了陳明和秋風(陳永苗)
欄目:電視劇《施瑯大將軍》
發(fā)布時間:2010-03-28 08:00:00
作者 陳永苗
陳明先生不計名譽得失,頗有施密特之風,其政治性也得施密特的風采。
就儒家的本真而言,其學說也是政治性的,通過政治這種偉大神秘但同時罪惡的力量,用外在強制力和內在真理塑造偉大的人。不管是天下,還是華夷之辯中的“華人”共同體,都是為了偉大的人。如此中西皆同。所以我倒認為陳明接近了儒家的本真,是真儒家。先秦儒家是立法者,是政治哲學家,而不是文化哲學家。政治性才是儒家的真諦,在陳明之前,也只有把儒家作為儒教的康有為才是真儒家。不管是蔣慶,還是陳明,其進入政治的程度都比自由主義深刻,雖然有悖于城邦道德意見,然而卻能撕裂層層障礙,進入最深層面。自由主義什么時候才能恢復其政治性?嗚呼!
當施密特把政治上敵我劃分,放在肉體屠殺的可能性,或者對立的而發(fā)生戰(zhàn)爭的可能性上,這時候所有的魔鬼都進來了。人與人之間的對立是自然的,但是判定發(fā)生戰(zhàn)爭的可能性卻并不一定是理性的,更多的是恐懼的駕馭,甚至是利益或者血氣。當陳明嚷出戰(zhàn)爭的時候,他有一個潛在的邏輯:形勢所逼,非有戰(zhàn)爭才能統(tǒng)一。這個我非常不能夠贊同,并不是非打戰(zhàn)才是愛國的,才能統(tǒng)一,戰(zhàn)爭與統(tǒng)一之間沒有必然性,戰(zhàn)爭或許造成分裂,種下龍種收獲跳蚤的事情不少,我不認為形勢所逼,非有戰(zhàn)爭才能統(tǒng)一并不是理性的,而是恐懼的,或者迷信的,沒有正當性的。我認為甚至獨立以后,還是可以搞聯(lián)邦制,聯(lián)邦制這才是最好的路子。陳明的單線邏輯,造成很多明白人不能支持他,很多愛國人士不能支持他。施密特的只要決斷就好,而不講理由,并不能支撐起陳明。應該說陳明的單線邏輯,按照尼采的說法,還是古典時代儒家對因果關系知道不多,把道德上的因果關系代替了事實上的因果關系,如此“打就統(tǒng)一”,排斥了理性和其他可能性。
臺海發(fā)生戰(zhàn)爭是內戰(zhàn),是一個民族國家內部的戰(zhàn)爭,當然施密特和霍布斯都認為一個民族國家內部有高強度對立的劃分敵我,內戰(zhàn)確實屬于他們的政治學說考慮的范圍。所以陳明和秋風用民族國家內外來形容臺海,有點歪。
“版圖在民族國家時代具有了神圣意義”這點說法,我不能贊同?;舨妓剐哪恐械挠枪埠偷蹏拖癯杉己沟拿晒乓粯?,是征服世界的起點,要把起點搞成內部和諧力量最大的起點,才能用來征服世界?;舨妓沟氖澜缇?,是一個天主教普世帝國在英國展開,逐漸延伸。英國實現(xiàn)了天主教普世帝國的要求,是世界首都?;舨妓故敲褡鍑摇帐乐髁x的。版圖并沒有神圣意義,僅僅是臨時的,是起點的邊緣。所以讓陳明他們興奮的是,儒家天下觀念與民族國家并不是不能重合,既是開放社會,又是封閉社會,只要中國成為天下帝國的首都。沒有封閉社會,就沒有民族國家,沒有開放社會,就沒有天下觀念。過去的儒教中國“天下觀念和華夷之辯”通過政治總體性安排,弄得很融通,是做得不錯(當然我要用基督教憲政主義徹底做掉這種模式呵呵)。
秋風在懷念儒家的保守主義,要原來儒家的提供的路徑,似乎認為陳明走得太遠,而脫離了儒家傳統(tǒng)路徑依賴的磁場。但是保守主義路徑為什么一定是理性的,就沒有局限性?一定是要堅守的?陳明完全可以別開生面,搞起來做大以后,在吃掉原來的,或者被原來的吃掉,如此打成一片未嘗不可。秋風同學被保守主義搞得像個小老太婆了。保守主義真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