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石時代 溫柔心腸——讀許石林《清風明月舊襟懷》
作者:江澤涵
來源:原載《文匯讀書周報》(2017年2月20日)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二月初一甲申
耶穌2017年2月26日
書名:清風明月舊襟懷
作者:許石林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皓月當空,清風微拂,曳起坐園人已褪色的襟衫,循序間情思馳騁。多么神雅俊逸!本集以白話勾連今昔,于侃侃而談中訴說歷史,演繹典故。學者許石林學識淵博,立場鮮明,駕馭掌故,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民蒼生,游刃有余。
俗話說:“借歷史之酒杯,澆今人之塊壘?!北炯羌兇饩拺亚俺L物,而是通過再現(xiàn)古人的思想諷喻今人。文中反復闡釋的為政為人的品質(zhì)有兩大點:勤儉戒奢、自省自律。許石林在《天欲義而惡不義》中指出,古代官員對“見義不為”的冷漠人一同治罪,痛斥今人制定律法,為罪惡尋找合理的存在依據(jù),長久以往,必成禍患。又在《王朝末季的神經(jīng)質(zhì)》中直言,一個王朝如果到了不以義化民,而導民以利,致使人心逐利,不擇手段的時代,也意味著王朝到了盡頭。
本書援引了舊社會的三綱五常,及“因果報應”、“善有善報”這些形而上的思想,是否還適時宜呢?許石林說,無規(guī)矩不成體統(tǒng)。時光流轉,日月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人群卻始終要守一些不變的常道。誠然,一個強盛的國家,價值觀也必是健康正直,我輩當行仁義之舉,而仁義又常遭譏諷:“假道學”。許石林于此提出了深刻的見解:“道學哪兒有真的?在沒有行動之前,所有道學都是假的。只有道行、行道才是真的。不承認有道學,不把假的當真的去做,就永遠不會行道?!蓖艘徊秸f,縱使是假的,倘能一輩子恪守,也是功德無量。
驀然,想起叔本華的一句話:我是鐵石時代的一副溫柔心腸。這何嘗不是囊括了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精髓呢?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