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唐翼明】重溫孔子的教導(dǎo)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7-04-10 18:33:47
        標(biāo)簽:


        重溫孔子的教導(dǎo)

        作者:唐翼明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三月十二日乙丑

                   耶穌2017年4月8日


         

         

         

        學(xué)者書法

         

        中國要復(fù)興,要真正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必須到中國自身的傳統(tǒng)思想與文化中去尋找智慧,挖掘資源,一切外來的好東西都需要嫁接在中國自己傳統(tǒng)的根上。而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文化,尤其是落實到政教層面和倫理層面的部分,無疑是以儒家為主干的,因此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主要是繼承和發(fā)揚儒家的傳統(tǒng)。尤其是面對今天我們社會存在的如誠信喪失、學(xué)術(shù)不端等惡習(xí),儒家,特別是原始儒家即孔子的思想,不失為治本對癥,又樂于為中國老百姓接受的良方。

         

        孔子的教導(dǎo)對于中國人具有永恒的意義,并不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過時,這正如耶穌的教導(dǎo)之對于基督徒、穆罕默德的教導(dǎo)之對于穆斯林。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工作是對孔子的學(xué)說給以現(xiàn)代的詮釋和必要的轉(zhuǎn)換。

         

        重溫孔子的教導(dǎo),我以為下面四個方面對于今天的中國社會尤其重要。

         

        (一)仁與禮??鬃拥暮诵乃枷胧恰叭省迸c“禮”,以仁為體,以禮為用。仁就是愛人,也就是把人當(dāng)人看待,視人如己。仁以培內(nèi),養(yǎng)成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人之心,與人為善。禮是秩序,是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禮以約外,約制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使社會能夠井然有序地運作。禮要建立在仁的基礎(chǔ)上,禮以仁為本,內(nèi)心有仁,禮才不會流于虛偽。所以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見《論語·八佾》)“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見《論語·陽貨》)

         

        仁與禮顯然并沒有過時,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恰好是今天中國社會最需要的東西。當(dāng)前的種種矛盾與問題,除了體制方面的因素,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心中和社會倫理中仁與禮的普遍缺失。我們要繼承并發(fā)揚孔子以仁為體、以禮為用的思想,提倡做人要行仁,要講仁愛、仁厚、仁心、仁術(shù),也就是要與人為善,做好各行各業(yè)的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做人要守禮,講規(guī)矩,不越分,尊上撫下,敬老愛幼,遵守公共秩序,行為舉止文明,有禮貌。

         

        (二)忠與恕。在孔子的教導(dǎo)中,忠就是為別人做事盡心竭力,也就是曾子說的“為人謀而不忠乎”的忠。狹隘的忠君思想是后世法家滲入儒家以后產(chǎn)生的扭曲,并不是孔子的原意。忠的意思用現(xiàn)代話講,就是努力做事,誠懇待人,即敬業(yè)、盡責(zé)。恕則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亦即寬容、平等。忠是從積極方面講愛人,恕是從消極方面講愛人。忠和恕合起來就是行仁。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边@個“一”就是“仁”,而曾子則解釋為“忠恕”(見《論語·里仁》第15條)。

         

        忠與恕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恰恰是目前中國人最應(yīng)提倡的品質(zhì),需要我們大力宣傳,大力提倡。官員不作為,辦事不力,就是不忠;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工作不認真,敷衍塞責(zé),也是不忠;對人輕諾寡信,不盡心,也是不忠。遇事總是從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利益出發(fā),不考慮別人,不體諒別人,就是不恕;對人求全責(zé)備,不能包容別人的缺點,得理不饒人,抓住辮子不放,也是不?。徊欢脤捜?,聽不得不同意見,也是不恕。凡此種種,在我們的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司空見慣,許多沖突與悲劇皆因此而起。大力提倡忠恕的精神,才能把這些沖突與悲劇消滅于無形。

         

        (三)誠與信。誠是由衷,不欺騙(不自欺、不欺人)、不作偽。信是可靠,守信用、重承諾、守時、說話實在、不浮夸。誠信二字義近,都從“言”旁,《說文解字》中二字互訓(xùn):“誠,信也?!薄靶?,誠也。”所以現(xiàn)代漢語中“誠信”組成一個詞,基本意思就是誠實可靠、言行一致。

         

        誠與信是孔門教義中極其重要的成分。儒家四書中的《中庸》特別強調(diào)“誠”的重要,說:“誠者,天之道也?!薄罢\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孔子特別重視“信”,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笨墒墙裉熘袊鐣钪?,誠信卻成了稀缺之物。講話不實在,許諾不兌現(xiàn),打廣告夸大不實,寫文章標(biāo)題嚇人,做事情行不顧言,言不顧行,甚至滿嘴忽悠,到處騙人,損人利己,不以為恥。種種怪象,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必將嚴(yán)重危害社會。所以重溫孔子的教導(dǎo),大力提倡誠信,是療治目前社會風(fēng)氣最迫切的藥方。

         

        (四)孝與悌。“孝”是儒家提倡的重要觀念,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個家庭要和美,上慈下孝是基本的倫理。上不慈下不孝這個家庭就亂了。但是“慈”容易,“孝”不容易,世上慈父慈母多,孝子孝女少。因為“慈”是天性,“孝”卻不是。天下父母很少有不疼子女的,不要說人,連動物都是一樣。這只能說是造物主賦予生命的本能,是物種綿延的必需。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這種本能自然更加強烈。但是造物主卻沒有賦予生物疼愛父母的本能,因為這對物種的綿延沒有影響。

         

        在本能這一點上,人和動物其實沒有區(qū)別,有區(qū)別的是,人除了本能以外,還有理性。人構(gòu)筑了社會并且生活在社會中,懂得只有社會好,個人才能好。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要建設(shè)好的社會,必須先建設(shè)和美的家庭,要有和美的家庭就必須上慈下孝。人除了本能和理性之外,還有靈性,懂得敬畏,懂得感恩。一個人的生命來自父母,成長過程也離不開父母的養(yǎng)育,所以,生而為人,應(yīng)該敬畏父母、感激父母,也就是孝順父母。

         

        但是本能的力量很強大,而理性和靈性卻不是人人強大,這就需要提倡、需要教育。孔子深深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特別提倡“孝”,而且強調(diào)孝是“仁”的基礎(chǔ),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愛,他還有可能愛別人嗎?一個社會如果連家庭倫理都不講,還可能會是一個有秩序的和諧的社會嗎?

         

        與“孝”相類的觀念還有“悌”(音替,古代也寫作“弟”),意思是敬愛兄長,引申為敬愛比自己年長的同輩??鬃拥母咦阒挥腥粽f過:“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同歟)!”孝與悌是一個人行仁(即為仁)的基礎(chǔ),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從身邊的人愛起,從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起,才能把仁愛之心推及他人、推及社會、推及人類。

         

        中國傳統(tǒng)道德重孝(包括悌),這不是落后,而恰恰是中華文明優(yōu)于其他文明的地方,我們應(yīng)當(dāng)把孝德向全世界推廣,使之成為人類的共同價值。

         

        “五四”時代批判傳統(tǒng)文化,出現(xiàn)一些“非孝”的言論,其實是偏頗的?!拔逅摹币院髴?yīng)該加以糾正,但后來不但沒有糾正,反而在偏頗的路上越走越遠,“文革”中竟然出現(xiàn)子女批斗父母的極端行為,對世道人心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F(xiàn)在撥亂反正,亟須從提倡孝悌做起,家庭、社會才有可能重新和諧起來。

         

        孔子的教導(dǎo)當(dāng)然不止以上四端,但以上四端有關(guān)人心、倫理、道德,是建設(shè)社會的基礎(chǔ),實為當(dāng)務(wù)之急,故必須首先重溫之,著重提倡之。

         

        作者簡歷

         

        唐翼明,湖南省衡陽縣人,武漢大學(xué)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博士,臺灣“政治大學(xué)”教授,魏晉文史專家、書法家?,F(xiàn)任華中師范大學(xué)國學(xué)院院長、長江書法研究院院長、武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曾在紐約、東京、臺北、武漢多次舉辦書法個展,出版書法作品有《湖湘四典》(與沈鵬、李鐸、盧中南合作)、《故宮百聯(lián)》(與盧中南、谷有荃、劉文華合作)、《唐翼明自書詩》、《唐翼明自書詩一百首》。

         

        責(zé)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