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為那目光中的期盼
作者: 李倩、程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初七日戌子
耶穌2017年6月30日
“清早爬起來,花園門打開,哐當伶仃哐,一股踉蹌嘿,四季花兒香哎……”柯奶奶的聲音如潺潺流水,玉潤懇切,做成長長鋪敘,余音不絕,淌成滔滔江河,澤被四野。
2016年6月27日,安師大文學院赴宣城水東皮影探訪團隊有幸邀請到柯玉英老奶奶為成員們演唱、講解皮影唱詞,就這樣伴隨著柯奶奶醇樸的曲音,隊員們走進了皮影人的皮影故事——
傳——一顆匠心述皮影
柯奶奶是皮影唱詞老藝人,古稀之年,傳唱皮影戲已達三十余年,“我腦子里有兩千多部皮影戲的唱詞,只可惜沒人再繼續(xù)唱下去嘍?!薄澳棠虥]有收過徒弟嗎?”隊員疑惑地問到?!笆者^啊,可是徒弟也需要養(yǎng)家,沒學多久就外出打工了。”奶奶望著我們,眼里綻放著希冀的光:“可是這些唱詞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娃娃們聰明,用心學很容易學會?!?/p>
柯奶奶的唱詞成章成套,可靈活剪裁,帶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讓宣城本地的成員們直呼“這些方言聽著可真是太親切了!”
于是,一曲又一曲,從《賣金貨》到《賣梔子花》,柯奶奶不間斷地唱著,仿佛不知疲倦?!澳棠蹋?!”“沒事兒,沒事兒,我不累,娃娃們多學點?!薄昂?!”隊員們利落地答應著,柯奶奶眸底泛濫的波光頃刻間燎原。歲月悠長里,她把對皮影深邃的愛意釀成了將凝未凝的琥珀,流不動,化不開,熱烈稠濃,只能透過眼底吐露分毫。
承——一片誠心襲風華
皮影唱詞藝術家們的生活現(xiàn)狀不容樂觀,皮影唱詞的傳承也同樣令人擔憂。對于這些需要整個民族協(xié)力去改善的事情,我們能做的便是將柯奶奶心中的皮影世界盡可能完整的還原于紙筆,保存并承襲。這也是成員們此次皮影之行的宗旨所在。
皮影唱詞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口傳心記而逐漸流傳至今的,此次成員們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使用錄音筆,筆記本電腦形成了近3000字的唱詞記錄,這些看似繁瑣枯燥的工作是對成員們耐力的考驗,也是對成員們對皮影藝術一顆誠心的錘煉。
“記錄唱詞給人的第一感覺比較無聊,可是柯奶奶生動的演繹仿佛將我們帶入了曲兒里少年少女逗趣兒貧嘴兒的現(xiàn)場,真真有趣!”
柯奶奶唱得起興,成員們也很樂意為皮影所造就的每一寸風華著迷。
皮影唱詞是我們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沉淀,但傳承人的生活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使皮影藝術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對于這些民族瑰寶,師大學子愿盡自己微薄的一份力,在探訪古老皮影藝術的征途中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