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儒家禮樂教化需注入時代元素,讓民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共同參與體驗
作者:孔垂長
來源:中國孔子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八月初二日辛亥
? ? ? ? ? ? 耶穌2017年9月21日
?
【中國孔子網按】9月20日上午,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今天在曲阜辟雍廣場開幕。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qū)、100多個儒學研究機構與學術團體的600多位專家學者及嘉賓,共襄儒學盛宴??鬃拥?9代嫡長孫孔垂長發(fā)表致辭。內容如下:
?
??
?
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致辭
?
尊敬的各位專家先進、各位領導、各位儒學同道、各位來賓:
?
垂長自六年多前第一次返鄉(xiāng)祭祖,就對世界儒學大會這一儒學界的頂級盛會有了很多了解,后來也榮幸地接到參會邀請,只是因前幾年會期正值臺北祭孔大典,垂長一直不克分身成行。今年適逢會期調整,承蒙組委會的邀請和山東大學的玉成,垂長才有緣參加本屆世界儒學大會,有幸聆聽碩學鴻儒論道,感受當世儒學盛況,在此謹向各主辦單位和各位嘉賓致以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儒家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我覺得這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儒家文化之于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更是應該“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儒家理想的大同世界,禮樂文化是其重要標志和主要手段。垂長想借這次機會簡單地談談對禮樂文化的點滴認識和我們開展禮樂活動的一些實踐與規(guī)劃,以請在座的各位先進不吝指導。
?
眾所周知,禮樂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除了《禮記》、《樂經》等經典專著,在其他儒家典籍中也不乏對禮樂的闡述,孔子把禮樂與“仁”這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緊密關聯:“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從這一高度出發(fā),孔子也把禮樂作為其教學實踐和思想體系的最重要內容。在儒家文化的語境中,禮樂教化成為個人修為提升、社會和諧進步的主要手段,這也成就了數千年綿延不斷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同時給世界留下了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傳世美譽。而且,從中國幾千年歷史看,即使化外之地的少數民族通過軍事手段在中原建立了政權,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沒有象世界上其他三個古文明一樣被消滅或替代,結果是新的社會也被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包容性的儒家文化所同化,中華文化也在歷次碰撞中得到淬煉和發(fā)展。然而,一百多年前,當建立在人與自然對立基礎上的西方近代工業(yè)文明強勢敲開了中國大門時,引起很多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質疑,甚至一度全盤否定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而引起個人價值和社會規(guī)范的混亂,造成禮樂缺失、道德失范,不僅社會風氣江河日下,國人的海外形象也多被詬病。隨著過度工業(yè)化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和極端個人取向帶來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以及世界范圍內的宗教、種族、文化的沖突不斷發(fā)生,以主張“和而不同”的儒家文化來解決工業(yè)文明帶來的副作用,不僅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共識,也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地認同?!抖Y記·樂記》有載:“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由此可見,禮樂教化正是對癥之方。
?
當下中國大陸,隨著經濟的蓬勃發(fā)展,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儒學迎來了難得的復興機遇,禮樂文化也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的文化建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百多年的文化斷層甚至禮崩樂壞,很多儒家禮樂失去了傳承,致使包括釋典禮等重要儒家禮樂活動在社會上也是亂象紛呈、莫衷一是。在保留禮樂的文化精髓前提下,將傳統(tǒng)儒家禮樂依循“大樂必易,大禮必簡”的原則進行創(chuàng)新,再注入時代元素,適應如今快節(jié)奏生活的現代社會,才能使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生命力,才能廣泛地推廣普及,在增強民眾儀式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同時,起到潛移默化地教化作用。
?
通過釋典禮等禮樂活動奉祀先祖孔子,是歷代孔子嫡長子孫的終身職責。很多代衍圣公雖身居孔府仍心懷天下,在恪盡己責做好奉祀先祖孔子和歷代古圣先賢的同時,也把推行禮樂教化作為孔子道統(tǒng)傳承應盡的社會義務,先祖父孔德成先生更是畢生投身于禮制的研究教學和儒家文化的推廣。垂長自2009年臺北祭孔大典正式接任奉祀孔子的傳承以來,雖自知才疏學淺,但身負社會職責和家族使命,絲毫不敢懈怠,承蒙海峽兩岸很多專家、領導和社會賢達的支持幫助,先后發(fā)起成立了臺北的中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協會和大陸的至圣孔子基金會,以此為平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開展兩岸文化交流,特別是最近一年來,我們更是把至圣孔子基金會的主要工作方向調整到禮樂和教育方面。今年四月初,至圣孔子基金會首倡發(fā)起并聯合孔子研究院和尼山圣境共同舉辦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兩岸社會發(fā)展研討會,以“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教育”為主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注和積極肯定,其中的儒家禮儀展演等禮樂節(jié)目豐富了研討會的內容和形式,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在儒家禮樂傳承創(chuàng)新方面,應一些民間機構和社會人士的吁求,我們中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協會和至圣孔子基金會從去年開始,與臺灣大學文學院儒禮方面的專家和青年學生合作,對傳統(tǒng)的成人禮等普通儒禮進行了創(chuàng)新嘗試,并規(guī)劃今后通過基金會參與的有關活動進行推介,讓民眾特別是青年學生通過儒禮參與和體驗,加深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培育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
雖然這次是受邀而來,但垂長每次到了曲阜都是回到了家,而且垂長還忝居孔子研究院永久榮譽院長之位,所以,在此也冒昧地以半個東道主的身份,對撥冗蒞臨世界儒學大會的各位儒學大德、各位領導、各位同道表示熱忱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也祝愿本屆大會因您的到來會更加圓滿!
?
謝謝!
?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