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黎紅雷:樂而行之,以儒家思想破冰企業(yè)管理

        欄目:當代儒林
        發(fā)布時間:2017-10-31 13:49:19
        標簽:


        黎紅雷:樂而行之,以儒家思想破冰企業(yè)管理

        作者:袁琭璐

        來源:“文匯講堂”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十一日庚寅

                    耶穌2017年10月30日

         

        【摘要】遵循著儒家思想的道路,黎紅雷一步一個腳印把儒與商完美結合,將古人智慧實踐于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經(jīng)世致用,知行合一。

         

        【正文】

         

        2017年9月17日,一份由博鰲儒商論壇提供的公共品——以“德以治企、義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創(chuàng)業(yè)、仁以愛人、勇以擔當”六大標準為核心的“博鰲儒商榜評估體系”在上海發(fā)布。作為該體系的發(fā)起人,黎紅雷在發(fā)布會上擲地有聲:“儒商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行為;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責任;不是一種境界,而是一種擔當”,流露出他對中國企業(yè)家弘揚儒家商道智慧的期盼。

         

           

         

        黎紅雷(資料圖圖源文匯)

         

        發(fā)布會次日,記者來到黎紅雷下榻的住所,伴著不時爽朗的笑聲,帶著海南口音的黎紅雷打開了自己久遠悠長的記憶庫,“一切都是因我的好奇心而起的嘛”,從求學時期儒與商的思索到如今企業(yè)儒學學科的創(chuàng)立,從學術上的創(chuàng)新鉆研到培育數(shù)以萬計企業(yè)弟子的累累碩果……一句簡單的開場白、一副特有的沉厚嗓音,黎紅雷30余年“好之不如樂之,樂之不如行之”的治學研究經(jīng)歷一一展現(xiàn)。

         

        一、追根溯源:企業(yè)文化背后是“德治”的儒家思想

         

        古人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和企業(yè),歸根結底都離不開“德治”二字,這是傳統(tǒng)文化和企業(yè)管理殊途同歸之處。自小深受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讓黎紅雷的思維多了一份創(chuàng)新的底蘊,也讓他的學術研究最終九九歸一。

         

        工廠八年再到學校,深耕比較哲學

         

        1970年,來自海南省瓊海市大園古村的黎紅雷正值18歲,他怯生生地走進了廣西百色造紙廠,成為一名年輕的學徒工。兩年半的學徒期,五年后的轉(zhuǎn)干,在這段時間里,敏而好學的黎紅雷完成了從學徒工到正式工人再到車間主任的轉(zhuǎn)換。這份在企業(yè)的工作,黎紅雷一做就是八年。“這段經(jīng)歷對我整個人生和學術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做車間主任整天跟員工打交道,如何才能讓下屬心服口服,是非常考驗智慧的事情,那些年里我成長了很多?!崩杓t雷感嘆。直至1977年底,中國恢復高考,自小被稱為“讀書種子”的黎紅雷自然毫不猶豫地選擇參加高考這一難得的機會,并以高分走進了廣西大學的校門。此后,世界為他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戶。

         

           

         

        1975年,黎紅雷在廣西百色造紙廠車間早會上布置工作(資料圖圖源文匯)

         

        一杯清茶的回味中,黎紅雷回憶起自己求學時期的青蔥歲月。那時入讀的是廣西大學中文系理論寫作專業(yè),一年后才改為哲學系哲學專業(yè),黎紅雷主修的是中外比較哲學。沉浸在中西哲學家思想的海洋中,黎紅雷度過了愜意的大學時光,1982年1月畢業(yè)后他便留校任教。1983年9月,不斷進取的黎紅雷考取了中山大學碩士,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繼續(xù)在比較哲學中深耕,《中法啟蒙哲學的比較研究》是他當時的碩士論文。成績優(yōu)異的黎紅雷于畢業(yè)后再度留校任教,1987年他成為中山大學招收的第一位哲學博士(在職),洋洋灑灑十萬字,短短一年內(nèi),博士論文初稿《天火的燃燒——西方思想與近代中國思潮》漸露雛形。從本科攻讀到博士,扎實的哲學功底為黎紅雷日后對中外思想的融會貫通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礎。

         

           

         

        1986年11月,黎紅雷在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宿舍備考博士生(資料圖圖源文匯)

         

        學術轉(zhuǎn)折,參觀企業(yè)的意外收獲

         

        一次企業(yè)參觀,成為了黎紅雷通往管理哲學研究的契機。“1988年正逢企業(yè)文化熱,系里組織我們這些老師去企業(yè)參觀。在座談會上,一名企業(yè)家說‘企業(yè)文化是我們企業(yè)家自己做出來的,和你們專家學者沒有關系。’”在返校的路上,這句話如同魔咒一樣回響在黎紅雷的耳邊。他一路深思,“這和我當年在企業(yè)工作時候用的那套思想不就是一回事嘛。后來回去我開始一路查,決心一定要查出一個水落石出來。我翻閱了第一本關于企業(yè)文化的書,也就是1981年小肯尼迪寫的corporate culture,還有《日本的管理藝術》等等,我發(fā)現(xiàn)美國的corporate culture(企業(yè)文化)其實是從日本學來的,即日本的‘社風’。”

         

        1950年代初,日本的工業(yè)還比較落后,日本企業(yè)專門邀請美國質(zhì)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多次到日本松下、索尼、本田等企業(yè)講學。他手把手教日本人什么是企業(yè),什么是管理,什么是質(zhì)量等等,所以戴明對日本的影響甚大,以戴明名字命名的“戴明品質(zhì)獎”至今仍是日本品質(zhì)管理的最高榮譽。1960年代,日本的經(jīng)濟突飛猛進,美國特意組團前往日本參觀為什么日本企業(yè)發(fā)展得這么好,日本人當時很詫異,“我們的管理都是跟著你們美國學的啊”,那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同呢?其中一位日本企業(yè)家認為“日本和美國的企業(yè)管理有95%是一樣的,還有5%不同,我們有社風,包括社訓、社歌、儀式等等這些東西。”

         

           

         

        美國質(zhì)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資料圖圖源文匯)

         

        那么,“社風”背后是什么?其實就是儒家的“德治”!一路“追查”的黎紅雷對自己的這一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當時已經(jīng)著手博士論文,但黎紅雷震撼于這些發(fā)現(xiàn),直接去找導師要求更改題目:“我找到一個很好的思路,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用的就是儒家的思想,我要研究儒家思想是否可以應用到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去。”敢于質(zhì)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zhí)著精神為黎紅雷開拓出一條學術新路。

         

        填補學術空白,專著《儒家管理哲學》問世

         

        那時候的中國,企業(yè)文化才剛剛萌芽,“儒家管理哲學”的概念在大陸還沒有人提出,連其導師也未曾涉及過該領域的研究,黎紅雷的這一設想可謂相當超前?!爱敃r北京大學的趙靖教授曾寫過一本《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我為這個新研究課題向他請教,沒想到他立馬回復我‘太好了,你這是填補學術空白啊!’于是我就開始了系統(tǒng)性的研究。但真正做起來也不容易,畢竟我不是學管理的,要知道儒家思想是否能夠運用到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起碼要知道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到底講些什么?!?/p>

         

        一貫雷厲風行的黎紅雷花了一年時間專門研究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理論。當時大多數(shù)西方管理學著作還沒有中譯本,而黎紅雷在中學學的是俄文,英文底子并不厚。在短短一年時間里,黎紅雷下了“鐵杵磨成針”的功夫,去管理學院資料室查找資料,閱讀全英文版的著作,翻著字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查找,最終把企業(yè)管理的相關知識理順搞清了。與此同時,黎紅雷還將美國人寫的corporate culture編譯為中文,取名《美國企業(yè)文化》,并根據(jù)自己的實踐和理解寫了一本《中國企業(yè)文化概論》(這兩本書均于1989年正式出版)。

         

        “我們?nèi)寮抑v的是治理國家,治理企業(yè)也一樣,需要把‘人’的問題解決好,本質(zhì)上就是對人性的管理?!毖芯客笍氐睦杓t雷對于儒家管理思想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其25萬字的博士論文《儒家管理哲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管理的角度看哲學的“四論”,即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論;第二部分則是從哲學的角度看管理的“六觀”,主要聚焦管理的本質(zhì)觀、人性觀、組織觀、行為觀、控制觀、目標觀等?!爱敃r我討教了兩位老師,一位是執(zhí)教于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的成中英教授,1979年他在臺灣地區(qū)發(fā)表過文章《論中國管理哲學》,另一位是臺灣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曾仕強教授,他在1981年出版了專著《中國管理哲學》,于是便寫信向他們兩位求教?!?/p>

         

           

         

        黎紅雷專著《儒家管理哲學》(資料圖圖源文匯)

         

        1991年,黎紅雷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1993年,黎紅雷的專著《儒家管理哲學》正式出版,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5萬字。導師李錦全以及成中英、趙靖教授分別為該書作序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中趙靖教授特別提到了黎紅雷的學風:“通讀其數(shù)十萬字的博士論文原稿,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錯別字和錯誤的標點符號,這在當今是很難得的,文章的思想更是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精神?!睂ξ淖值淖鹬?,黎紅雷歸結為曾經(jīng)“在中文系學習訓練的結果”。

         

           

         

        1991年6月15日,黎紅雷通過中山大學首位哲學博士論文答辯(資料圖圖源文匯)

         

        赴美取經(jīng),協(xié)助成中英完成“中國管理哲學”架構

         

        1994年,黎紅雷決定前往美國夏威夷大學跟隨成中英教授從事比較管理哲學的博士后研究,在做學術之余更將中國哲學帶到了世界?!艾F(xiàn)代企業(yè)的管理,雖然我們總體上向西方學習,有些東西西方有的我們也有,但我們有的西方未必有”,黎紅雷向記者解釋道,比如“自我管理”是德魯克1985年在《有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提出來的,他說一個不能把自己管理好的人很難設想他能當個好的管理者。而這個思想孔子兩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提出來了,“修已安人”、“正己正人”等等皆是此意,感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黎紅雷做了理性的選擇,“不管如何,美國畢竟是現(xiàn)代管理理論的發(fā)源地,我要去美國學習取經(jīng)?!?/p>

         

        一年多的博士后生涯里,黎紅雷的主要任務就是協(xié)助成中英教授完成“中國管理哲學”這一架構。雖然成教授從1979年就開始寫作相關文章,但論述還很零散,也沒有專著,黎紅雷便從搜集整理他的幾十篇文章開始,將英文的翻譯成中文,并協(xié)助提煉完善C理論等?!爱斎?,我也在那里做助教,偶爾講講課。”讓黎紅雷印象最深的莫過于給美國本科生上中國哲學課,他曾記得與當?shù)乩蠋煹囊环瑢υ挘骸澳阋抑v多長時間”?“你認為你可以講多長時間?”“中國哲學,你讓我講一年我可以講一年,讓我講一個小時我也可以在一個小時里講清楚。”

         

        面對美國人的將信將疑,黎紅雷在教室黑板上首先畫了一個太極圖,“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哲學圖騰,陰陽結合,生生不息,在沒有文字表述之前古代中國人就是用這個圖形來表達我們的哲學思維?!彪S后他又在旁邊畫了一個分割圓形,一半白、一半黑,“這是你們西方人的哲學思維,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中國的哲學和你們的不一樣,但這兩種哲學各有千秋?!崩杓t雷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讓美國學生充滿了興趣和新鮮感。“但這樣的機會并不多,我只是為他們的課程做個點綴而已”,黎紅雷一笑而過,而文化的傳播有時就是這樣不經(jīng)意卻意味深長。

         

        協(xié)助成中英完成書稿《C理論:中國管理哲學》之后,當時的黎紅雷也面臨著“留還是回”的抉擇,“我想了很久,做中國哲學的還是回國發(fā)展吧,回來有事可做!”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黎紅雷的學術道路,更影響了之后中國一大批中小企業(yè)家的經(jīng)商之路。

         

        二、牛刀小試:一心向?qū)W,“被迫做官”搞改革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雙一流大學”名單,中山大學哲學系赫然上榜。如今的中大哲學系人才濟濟、生機勃勃、聞名遐邇??吹竭@些,了解其發(fā)展歷史的人,都會提到黎紅雷的貢獻。黎紅雷曾經(jīng)擔任中山大學哲學系副主任七年、系主任十一年,為這個系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當年他這個哲學系系主任其實是“激將法”所產(chǎn)生。這是他第一個嘗試運用管理哲學的地方,也為之后成功培育企業(yè)家埋下了種子。

         

        整頓系風,行政管理顯奇效

         

        1995年,黎紅雷赴美歸來,“哲學系副主任的任命書其實在我去美國之前就已經(jīng)下來了,我回來直接就職,雖然中間有可以到外面從政的機會,但我沒有去,我還是喜歡做學問?!崩杓t雷抿了一口清茶,悠悠地說道,“1999年底,哲學系物色新的系主任,當時校長找我談話希望由我擔任,當時我還是想一心做學問,校長對我說了一句‘聽說你是研究管理哲學的,如果你連管理一個系都不敢接,那你這個管理哲學還有什么用?’”激將法下,2000年1月,黎紅雷成為了新的哲學系主任,“在其位,謀其政”,黎紅雷的管理哲學也有了用武之地。

         

        上任之初,黎紅雷就做了幾件“大事”——引進人才并整頓辦公室。黎紅雷表示,辦系,人才最重要。黎紅雷先后從美國、法國、加拿大、香港以及國內(nèi)各著名高校引進了二十多位關鍵崗位的人才?!爸裢馓一ㄈ齼芍?,春江水暖鴨先知”、“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黎紅雷引用詩句分別展現(xiàn)人才引進過程中的甜酸苦辣,當然,更多的是充滿著喜悅與自豪。

         

        人才來了,如何留得???除了大家熟知的“事業(yè)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之外,黎紅雷還特別提出“服務留人”。那時,教授們常常要浪費很多時間在報銷、買機票上面,為了讓人才能夠踏踏實實地做學問促進學科發(fā)展,黎紅雷決定整頓辦公室,搞末位淘汰,重新競聘上崗?!耙酝k公室是為系主任服務的,現(xiàn)在開始要跟著我為老師們服務。我當時定的治系方針是‘公正、效率、和諧’,所有老師的出差、辦會、報銷一律由辦公室負責,一下子效率提高了,風氣也大變了。擺脫了這些瑣事,教授們才有可能一心一意搞學問。”

         

        在黎紅雷的治理下,哲學系的面貌煥然一新,在學科評估上的成績也節(jié)節(jié)攀升,早期中大哲學系在全國排名第8,2005年教育部第一次學科評估,中大哲學系上升到了第5,2009年第二次評估排名第3,黎紅雷的治系成效十分明顯。按規(guī)定,系主任只能連任兩屆,每屆4年,一共8年。2009年初,任期屆滿的黎紅雷準備交班,新的系主任人選也已經(jīng)公示,但在校長的挽留下,黎紅雷延后了兩年多,直到系友捐建的哲學大樓建成竣工才退下來?!熬窆布覉@一體,名師與大樓齊輝”——黎紅雷撰寫的哲學大樓碑記讓他頗為得意。如今,無數(shù)學子來來往往,感受著大師和大樓的風貌,這也是黎紅雷送給后學們的“禮物”。

         

           

         

        2013年11月9日,中山大學哲學系系樓“錫昌堂”落成典禮現(xiàn)場(資料圖圖源文匯)

         

        教授《弟子規(guī)》,以“清醒劑”醒人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苯衲?月1日上午10點,中山大學哲學系2017級百名本科生齊聚哲學樓八樓禮堂,聆聽老系主任黎紅雷的開學第一課:《弟子規(guī)》與大學生。這是該系自2005年以來一直堅持的“規(guī)定動作”。課上,黎紅雷給出了三道題,第一是“計算題”,讓同學們計算上大學4年預計要花費父母多少錢;第二是“思考題”,自己將來如何回報父母;第三是“課外作業(yè)”,把開學第一課的感受寫一封信給自己父母??此坪唵蔚囊徽n效果卻出奇的好,很多父母給系里寫信,“這么多年來第一次收到孩子的信,滿是對父母的感恩之詞,把孩子交給你們培養(yǎng)我太放心了”。在黎紅雷看來,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權利意識過分泛濫的今天,《弟子規(guī)》所強調(diào)的人的義務意識不失為現(xiàn)代社會難得的一副“清醒劑”。

         

        黎紅雷將自己編寫的圖書《弟子規(guī)行為準則》和《國學經(jīng)典九百句》送給同學們。他告訴記者,《弟子規(guī)》的核心精神是“感恩愛眾,自律自強”,學會感恩,就要從身邊最親近的人開始。“不僅僅是《弟子規(guī)》,還有各種經(jīng)典書籍,我最早在開學第一課上講的是《中庸》,并且將其列入學生的必讀書目,因為我們中大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及我們哲學系的系風‘尊德問學’都來自《中庸》。從2001年開始,每位學生在開學時就發(fā)一本《中庸》,我還專門開設了《中庸精讀》這門課,到畢業(yè)時學生要把《中庸》背出來我才給他發(fā)畢業(yè)證書?!崩杓t雷笑言。

         

           

         

        黎紅雷在中山大學校園內(nèi)率領學生朗讀《弟子規(guī)》(資料圖圖源文匯)

         

        現(xiàn)在,這一做法已經(jīng)在中山大學全面推廣。每年在新生的入學通知書中指定一部經(jīng)典,讓新生們在入學前閱讀并撰寫一篇學習心得,在報到時統(tǒng)一上交。經(jīng)典篇目每年不一樣,2013年是《弟子規(guī)》,今年是《大學》,為的就是讓學生們不要“忘本”,接上五千年中華文明這個“根”??鬃拥慕逃砟钍恰皩W以成人”,自小浸潤家風家訓、為傳統(tǒng)文化所感染的黎紅雷,對當代學子的“成人”教育有著天生的使命感,“為往圣繼絕學“已經(jīng)成為他和他的中山大學同事們念茲在茲的終身事業(yè)。

         

        三、星斗浩瀚:展商道智慧,以儒家思想培植企業(yè)

         

        “一直以來,我都堅持這樣的理念,源遠流長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當而且可以轉(zhuǎn)化成現(xiàn)代人可以踐行的智慧。”三十年來,黎紅雷癡心不改,走出“象牙塔”,扎根大社會,在企業(yè)儒學、鄉(xiāng)村儒學、青少年國學教育方面深耕細作,久久為功,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大眾的充分肯定。

         

        扶植華商書院等6大機構,賦予企業(yè)家“文化資本”

         

        自1993年起,黎紅雷開始陸續(xù)在各種企業(yè)家學習班、MBA班上講課,開啟了儒家商道智慧傳播之旅,此后華商學院、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博鰲儒商論壇等品牌陸續(xù)叫響,而黎紅雷也多次受邀赴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新加坡、越南等國家講學。

         

        黎紅雷任中大哲學系主任期間,先后扶植了6個培訓機構,其中以華商書院最有“名望”。2006年,黎紅雷受教育部委托撰寫的《中國管理智慧教程》出版,作為管理院校學生的教材?!敖滩哪脕砼囵B(yǎng)學生,學生成為老板至少要5年、10年,那我還不如直接培養(yǎng)老板?!痹谶@樣的初衷下,華商書院在當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日成立,12月1日在曲阜正式開學,至今已經(jīng)開辦編制班73期,編外班26期,培育弟子五千余人。2013年5月,黎紅雷受哈佛大學之邀前往做報告,其中一場《中國企業(yè)家的國學教育》便是以其提議創(chuàng)辦的華商書院為例。

         

        華商書院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中國唯一只為董事長、總經(jīng)理開放的書院,也是中國唯一采用“實地游學”教學方式的書院。黎紅雷為書院題寫了院訓“尊德問學,修己安人”,確定了辦院的宗旨“育商海領袖,鑄中華商魂”,通過品讀國學經(jīng)典,探討古代治國之道,兼修現(xiàn)代企業(yè)治理理論。黎紅雷向記者介紹,華商書院提倡重視實踐教學的風氣,鼓勵各班級組織學員企業(yè)互訪,支持各地校友會組織已結業(yè)學員的后續(xù)學習,讓學員感受到“一日進華商,終生不畢業(yè)”的熏陶,實現(xiàn)從“草根”到“君子”的轉(zhuǎn)變。

         

        十年間,華商書院學員中諸多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壯大以至上市,背后都有儒學和國學思想的指引?!拔覀兣囵B(yǎng)的都是中小企業(yè)的老板,當時開辦的時候還沒有一家是上市公司,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幾十家成為上市公司了?!逼髽I(yè)越走越正、越做越大,黎紅雷也隨之有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家“鐵桿粉絲”。但在學術與商業(yè)的分岔路口,黎紅雷始終不忘初心?!白隼习宓牟蛔隼蠋?,做老師的不做老板,我的本分就是幫助企業(yè)家成長?!泵献又畼酚校骸把霾焕⒂谔欤┎烩粲谌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黎紅雷正是這樣一位行之樂之的醇厚儒者。

         

           

         

        復建后的“世德園”(資料圖圖源文匯)

         

        復建“世德園”,文化涵養(yǎng)青少年

         

        忙碌的黎紅雷并沒有停下腳步,在向企業(yè)家弘揚商道的同時不忘關注青少年群體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對于2010年開始創(chuàng)辦的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黎紅雷就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深沉的情感,“我來自海南省瓊海市大園古村,那是一個有500年歷史的傳統(tǒng)耕讀文化古村,村里人不多,只有46戶人家,200多人,在‘吃番薯飯也要送仔讀書’的古訓激勵下,形成了重視教育、自強不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明清時期這里先后哺育出了3位舉人、9位貢生和63位秀才。近百年來共哺育出了153位大學生,其中有4位博士。我本人就是在這里接受啟蒙,從小吃百家飯、讀百家書長大的?!彼臅褰?jīng)、鄉(xiāng)風民俗,深厚的文化土壤滋潤著黎紅雷的成長,也造就了他儒雅的性格。2010年春節(jié),黎紅雷回家過年,竟發(fā)現(xiàn)古村早已物是人非,大人們熱衷于掙錢打麻將,孩子無書可讀,這一幕讓黎紅雷倍感痛心,“絕不能讓村里五百年的文化根基斷送在我們這代人手上?!?/p>

         

        感覺責任重大的黎紅雷開始為之奔波,召集村民恢復傳統(tǒng)。收集家風家訓、建設文化長廊,復建昔日的祠堂兼學堂“世德園”……2012年春節(jié),面貌一新的大園古村被海南省文明辦掛牌為“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每年舉辦夏令營,平時舉辦悅讀班、書法班。并以此為基地,帶動全省青少年乃至社會公眾的國學教育。如今,大園古村已經(jīng)蜚聲全市、全省乃至全國,2017年9月,被國家農(nóng)業(yè)部命名為“中國美麗鄉(xiāng)村”。目前,當?shù)卣谕度胫亟鸫蛟?,使其成為萬泉河邊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一幕幕欣欣向榮的景象讓黎紅雷深感欣慰,“希望全國各地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教育基地,讓更多的孩子能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痹捴链颂帲杓t雷鏗鏘有力、目光堅定。

         

        發(fā)布“博鰲儒商榜評估體系”,首創(chuàng)精神財富評價

         

        1980年代,張岱年先生用他的大歷史觀遠見卓識地展望,中國將迎來理性紀念和研究孔子的新時代。1985年,由張岱年受聘擔任所長的“中華孔子研究所”在北京國子監(jiān)成立。近五年后,正式更名為“中華孔子學會”。從2005年開始,湯一介先生接任中華孔子學會第二任會長,黎紅雷為副會長之一。2015年,中華孔子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決定成立儒商會,黎紅雷兼任儒商會會長。

         

        如何建立學者與企業(yè)家交流的平臺,“打通最后一公里”,將儒學界的研究成果轉(zhuǎn)化為企業(yè)家的實踐智慧?黎紅雷萌發(fā)了舉辦儒商論壇的想法。在哪里辦呢?黎紅雷想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海南省瓊海市正是大名鼎鼎的“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拔覀兙娃k‘博鰲儒商論壇’!”黎紅雷的想法得到國際儒聯(lián)、中國孔子基金會、中華孔子學會這三大國家級儒學組織,以及海南省當?shù)卣拇罅χС帧?016年12月28日至29日,以“儒家商道智慧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為主題的博鰲儒商論壇首屆年會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匯集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的數(shù)十位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企業(yè)家,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發(fā)表了視頻講話,學者與企業(yè)家們同臺論道,收獲滿滿。

         

        中國的企業(yè)家,特別是改革開放早期的民營企業(yè)家,在他們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基本上沒受過什么現(xiàn)代管理科學的教育。那么,他們到底靠什么辦企業(yè)?對此,黎紅雷給出了一個答案:“文化資本”,并為此進行了廣泛的調(diào)查和深入的研究,以揭示當代中國企業(yè)家的文化基因和財富密碼。今年6月,黎紅雷新著《儒家商道智慧》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學術界與企業(yè)界的巨大反響,被譽為“企業(yè)儒學的拓荒之作”。

         

           

         

        2017年6月,黎紅雷新著《儒家商道智慧》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資料圖圖源文匯)

         

        走別人沒走過的路,讓別人有路可走?!肮磐駚碇挥腥嗽u價物質(zhì)財富,比如福布斯排行榜,但從來沒人評價過精神財富,它很難評,但我就要做好這件事。若這個體系建立起來,不僅有益于中國,還將影響未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睔v時半年,先后征求了海內(nèi)外一百多位學者以及上千位企業(yè)家的意見,九易其稿,今年9月17日,黎紅雷攜其團隊正式向海內(nèi)外公開發(fā)布“博鰲儒商榜評估體系”,為當代企業(yè)家運用儒家商道治理企業(yè)提供了一條便利可行的操作途徑和嚴謹規(guī)范的評價體系。其中最核心的評價標準“德以治企、義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創(chuàng)業(yè)、仁以愛人、勇以擔當”,更是黎紅雷希望看到的現(xiàn)代企業(yè)家的君子風范、儒家風貌。“這些評估標準接下來還將進一步細化,首屆評估結果將于12月16日舉行的博鰲儒商論壇2017年年會上正式公布?!?/p>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黎紅雷樂此不彼。

         

          

         

        2017年9月17日,黎紅雷在上海作《關于博鰲儒商榜評估體系的說明》(資料圖圖源文匯)

         

        路漫漫其修遠兮,遵循著儒家思想的道路,黎紅雷一步一個腳印把儒與商完美結合,將古人智慧實踐于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經(jīng)世致用,知行合一。好之、樂之,更起而行之。黎紅雷曾在博鰲儒商論壇首屆年會上賦詩一首:“海浪河波一線連,商儒攜手更無間。濟民濟世思同向,立命立心責共擔。端木生涯存舊典,陶朱事業(yè)續(xù)新篇。放觀玉帶灘頭外,碧水藍天點點帆?!睙o人走過的路,正在腳下。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