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超著《朱子的窮理工夫論》出版暨目錄
書名:《朱子的窮理工夫論》
作者:吳啟超
出版社: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南宋哲學家朱熹的窮理工夫論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溯源式的檢討、理論本身的檢討、展望式的檢討等三個向度,探究此一學說的理論效力。
書中首先勾勒朱熹工夫論的輪廓,剖析「工夫」與「工夫論」之要義,探討窮理工夫論的出現(xiàn),其立基是否穩(wěn)固;即朱熹自「中和舊說」轉(zhuǎn)向「中和新說」的窮理工夫論,本身是否有充分的理據(jù)?其次,作為修養(yǎng)工夫樞紐的「窮理」,本身既屬于「知」的活動,則它如何保證道德實踐之「行」?最后,立足于現(xiàn)代,朱熹的窮理之學要如何解答我們所面臨的難題?對我們的未來又能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期望透過盡可能準確且周延的詮釋,以及在三種向度下嚴格而深入的理論探討,讀者能較為全面地理解朱熹的窮理工夫論,以推進對朱熹哲學的研究,并為其進一步參與普遍哲學議題的討論,打下新的基礎(chǔ)。
【作者簡介】
吳啟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2009)。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導師(2008)、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導師(2009-2011)、助理教授(2011-2017),現(xiàn)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研究范圍包括先秦儒家哲學、宋代理學及當代中國哲學。近期中文論文刊載于《中國哲學與文化》《鵝湖學志》《東方文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等。現(xiàn)正合編英文朱子哲學論文集Dao Companion to Zhu Xi's Philosophy,預計2018年出版。
【目錄】
自序
導言
第一章 朱子的窮理工夫論
第一節(jié) 工夫與工夫論
第二節(jié) 工夫論的角色及工夫論分歧的成因
第三節(jié) 朱子工夫論的哲學前提:對「心」的特殊體認
第四節(jié) 朱子工夫論要義
第二章 朱子對「先識本心」的疑慮:轉(zhuǎn)向窮理工夫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背景
第二節(jié) 胡宏的「先識本心」
第三節(jié) 朱子的三點質(zhì)疑
第四節(jié) 逆覺體證:一心之自識
第五節(jié) 真正的疑慮:「發(fā)見」與「肯認」是同一種作用嗎?
第六節(jié) 朱子工夫論轉(zhuǎn)向的詳檢與證成
第七節(jié) 朱子的「是非之情」
第三章 朱子論知行關(guān)系與實踐動力
第一節(jié) 問題之由來
第二節(jié) 真知即能行
第三節(jié) 問題之深化
第四節(jié)「動力問題」之不圓滿答覆
第四章 非獨斷與可修正:窮理之學的開放性格
第一節(jié) 「復禮」作為對獨斷之制衡
第二節(jié) 讀書窮理之教的開放性格
第三節(jié) 文明對話值得預認天理嗎?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人名與學派索引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