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中學與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國學基地”共建簽約儀式
來源:“江蘇省宿遷中學”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臘月初四日壬子
耶穌2018年1月20日
2018年1月16日上午9時,江蘇省宿遷中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在宿遷中學明德樓五樓第一會議室成功舉行“國學基地”共建簽約儀式,儀式由江蘇省宿遷中學黨委副書記王勛主持。
上午8:30,在王孝玲校長陪同下,客人們參觀了宿遷中學校史館和校園,宿遷中學悠久的辦學歷史、深厚的辦學底蘊、出色的辦學成績、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給客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簽約儀式上,宿遷中學校長王孝玲首先代表學校致辭。王校長首先對中國人民大學到宿遷中學建設國學基地表示衷心感謝與熱烈歡迎。王校長在講話中表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它的某些內容,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意義,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卻超越時空的界限而亙古常青。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條件和文化主題與古代社會雖然已有本質的不同,但是歷史不能割斷,文化無法終結,研究國學,學習國學,繼承歷史,傳承文化,啟迪智慧,學本固基,指導人生,成就事業(yè);研究國學,學習國學,充分挖掘其優(yōu)秀成分,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追溯宿遷中學90年的辦學歷史,可以說與儒學、與國學水乳交融。此次中國人民大學與我校共建國學基地,是學校文化進一步深化發(fā)展的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疤┥讲蛔屚寥?,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我想,有了中國人民大學雄厚的學術支持和鼎力幫助,宿遷中學的國學根基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滋養(yǎng),宿遷中學的國學之樹一定會更加枝繁葉茂,也必將惠澤廣大宿中學子!我想,那一定是宿中之幸事!是宿中學子之幸事!是宿遷人民之幸事!
中國出版?zhèn)髅轿幕瘋鞑ビ邢薰疚幕逃荚囍行乃伪街魅?、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李萌昀教授在講話后,分別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中國出版?zhèn)髅轿幕瘋鞑ビ邢薰九c江蘇省宿遷中學共同簽訂了三方合作協(xié)議,李萌昀副院長授予宿遷中學“基地?!便~牌。
最后,宿遷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莊永之做了總結性發(fā)言,莊書記認為國學基地的建設非常有意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可以開發(fā)國學課程,探索出國學文化教育之路。
簽約儀式結束后,中國人民大學孫聞博教授與宿遷中學語文骨干教師進行了座談,并在宣德廳為高一年級學生、語文教師們開設了《從秦王政到始皇帝》專題講座。
宿遷中學初創(chuàng)之址為馬陵山下“鐘吾書院”,后遷址城南學宮,并以此為端,不斷發(fā)展壯大。學宮亦名黌學、孔廟,起初乃秀才讀書、祭孔之所。學校首任校長周宣德先生將首批所招三個年級分別名之以“智”“仁”“勇”, 又以“美文行忠信”為班級冠名。一方面源自學宮之址,另一方面更冀以儒家思想為綱,育德才兼?zhèn)?、仁義忠信之人才,彰顯了他對儒家思想之洞悉,寄予對學生成人成才之厚望。宿中選址與定址,可窺學校與儒學之淵源,年級、班級之命名,更可謂承儒家之衣缽,揚儒學之精粹。后來,宿遷中學雖幾易其址、數更校名,但宿中師者,守義為國,旨在育人以興邦;宿中學子,焚膏繼晷,意欲立業(yè)以圖強。師生秉持校旨,貞守校義。宿中文脈,浴戰(zhàn)火而未斷,逢亂世而不泯。近兩年,學校進一步淬煉出“大成”核心文化?!按蟪伞蔽幕唧w維度有四:教干成事,意指教干須德才兼?zhèn)?、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具有執(zhí)行力;教師成名,意指師者須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理念先進、具有影響力;學生成才,意指學子須素質全面、特長鮮明、人格健全、具有發(fā)展力;學校成功,意指學校須師生認同、家長信賴、社會滿意、具有示范力。四個維度,以“學生成才”為核心,彰顯辦學宗旨與價值追求。此次江蘇省宿遷中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簽署合作協(xié)議,標志著宿遷中學“人文”教育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