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鄧曉芒坑師案”真相大白

        欄目:思想動態(tài)
        發(fā)布時間:2010-07-10 08:00:00
        標簽:

        當時他的這番話說的何等的好??!

        ——“鄧曉芒坑師案”真相大白
        作者:東湖水起
          
          
         
            在2007年,中國學術界爆發(fā)了一件特大“奇聞”,被人稱之為“鄧曉芒坑師案”。此事來龍去脈,可見有關文章:
          
          2007年9月15日,有人在天涯社區(qū)網(wǎng)站發(fā)表了一篇《武漢大學驚爆學術丑聞,無恥教授鄧曉芒學術不端坑蒙老師》的文章,作者署名為“高原草根”。此文痛斥鄧曉芒申報教育部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時,故意省略了《康德三大批判新譯》的校對者楊祖陶教授的名字,以鄧曉芒個人譯作的名義申報并獲得哲學類一等獎,一人獨吞了獎金及榮譽。該文作者認為鄧曉芒的無恥至少有二:一是見利忘義,在利益面前不擇手段,為了貪圖名利竟然連自己的恩師也要坑蒙拐騙。二是剽竊他人成果,把兩人合作成果據(jù)為已有,這是典型的學術不端、學術腐敗行為。除此之外,作者疾言厲色地批評鄧曉芒給他的“恩師”楊祖陶先生帶來了巨大傷害,“楊祖陶先生已經(jīng)年邁體衰”,無精力也不屑與弟子鄧曉芒計較,所以呼吁有關方面“懲治鄧曉芒的學術不端行為,還楊祖陶先生一個公道”。(駱佳山:《天生有一種經(jīng)不起誘惑的本質--“鄧曉芒坑師案”掃描》)
              
          在2007年9月20日,也就是揭露鄧曉芒“坑蒙老師”的文章發(fā)表后的第五天,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在線”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一篇落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社會科學部”的《關于“武漢大學驚爆學術丑聞,鄧曉芒學術不端坑蒙老師”一文的聲明》,《聲明》公布了五條“調(diào)查結論”,對“高原草根”所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否定。
            
          這個《聲明》一發(fā)布,頓時引發(fā)網(wǎng)友的激烈爭論。有人認為還了鄧曉芒清白,鄧曉芒遭了小人陷害。有人認為此事由武漢大學官方發(fā)布聲明不能令人信服,武漢大學有“自遮家丑”的嫌疑,應該由教育部學風委員會組織調(diào)查。有人則從法律角度分析鄧曉芒侵犯了楊祖陶的著作權,認為應該訴諸法律來解決。更多的人則質疑為什么“受害人”楊祖陶教授不表態(tài)?就在聚訟不已之際,在2007年9月29日,法學評論網(wǎng)發(fā)表了一篇署名“陸不平”的文章《鄧曉芒申獎有沒有抹去合作者楊祖陶的名字?——對武漢大學關于鄧曉芒坑師案“聲明”的質疑及建議》,讓此事更加撲朔迷離。陸不平在文章中提出了五點質疑:誰是真正的受害者?誰發(fā)布了《聲明》?誰抹去了楊祖陶的名字?及時平分了獎金沒有?楊祖陶先生很高興嗎?獲獎證書究竟署了楊祖陶名字沒有?從這五點質疑和詳細的分析中,明顯可以看出,作者堅信楊祖陶教授受到了傷害,獲獎證書上并沒有楊祖陶的名字,而且鄧曉芒故意抹去了合作者的名字,這與教育部的申報程序和工作無關。尤其令人震驚的是,作者指出《聲明》至今沒有在武漢大學哲學院的官方網(wǎng)站上公布,反而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網(wǎng)站上首發(fā)公布了,從而暗示這個《聲明》是鄧曉芒偽造的。(駱佳山:《天生有一種經(jīng)不起誘惑的本質--“鄧曉芒坑師案”掃描》)
          
          就在人們在熱議武漢大學哲學院的官方“聲明”是否偽造的時候,又爆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消息:有網(wǎng)友指出,即使武漢大學哲學院發(fā)布的辟謠《聲明》是“真”的,但也沒有任何說服力和權威性,因為這個《聲明》是由鄧曉芒的學生負責調(diào)查并公布的。
         
             此事盡管熱議不斷,但當事人楊祖陶和鄧曉芒都不公開表態(tài),讓人更覺蹊蹺。
         
            終于,在2008年11月25日,鄧曉芒和蘇德超在一個“鏗鏘三人行,哲學攬?zhí)煜隆钡墓?jié)目中,對這個公案進行了初次回應:“當時我和楊老師就用魯迅的方法對待這些謠言,即‘眼睛珠子都不轉過去’,時間長了,不實的謠言終會散去?!?
         
            雖然鄧曉芒如此輕描淡寫,但當事人楊祖陶始終沒有表態(tài),給人的感覺仍是“迷霧未散”。楊祖陶為什么不說話?如果說話,他又會怎么說呢?
         
            2009年3月,楊祖陶在網(wǎng)絡上公開發(fā)表了《康德“三大批判”新譯的七個寒暑》文章,在詳細回憶了這段學術歷程后,文章結尾如此寫道:
         
        〔人民出版社在2008歲末、2009年初始與作者續(xù)簽了有關“三大批判”的多份6年合同。今舉一例,來表明原“二方合同”已改為“三方合同”了。 
         
            圖書出版合同:甲方(著作權人):楊祖陶 鄧曉芒
            乙方(出 版 者):人民出版社
            作品名稱:康德三大批判合集
            作者署名:康德 著 鄧曉芒 譯 楊祖陶 校
            第十七條 本合同一式叁份,甲(貳人)乙方各執(zhí)一份為憑,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最后,我要引用除提供初譯稿、還承擔了大量具體工作的合作者鄧曉芒教授在《實踐理性批判》的中譯者序的最后兩句話作為我的全文的結束:“楊先生傾其平生所學有以教我,令我終身難忘。目前已全部完稿的三大批判的翻譯,就是我們以學術和真理為基礎的忘年交的最珍貴的紀念”。當時他的這番話說的何等的好啊!〕
         
            楊祖陶以“當時他的這番話說的何等的好啊!”為結束語,可謂意味深長,也為“鄧曉芒坑師案”正式給了自己的說法。不知道鄧曉芒看到此話時有何感想?是不是也和自己的恩師一樣心涼而碎?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