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信人: Isaiah (SKIASONARANHR), 信區(qū): Reader
標 題: Isaiah聲明:所謂“匿名舉報”從不存在
發(fā)信站: 水木社區(qū) (Mon Jul 19 22:48:32 2010), 站內
今天看到一則《新京報》的新聞:“‘朱學勤抄襲事件’舉報人已向復旦轉交相關材料”(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7/19/1796346_0.shtml),不由感到驚詫莫名,也感到對這種說法有加以澄清的必要。
文中稱:葛劍雄教授表示,“舉報朱學勤的網友Isaiah已通過某報記者提供了他在網上公布的全部材料,以及相關圖書資訊”,在此基礎上,葛劍雄教授代表復旦大學學術規(guī)范委員會,要求本人直接聯系該機構,并提供某些原始資料。
關于本人“匿名舉報”的說法,在網上曾有一些網友提及,本人本來認為,對這種明顯的誤解不需要多說。但是葛劍雄教授代表有關機構在公共媒體上如此聲稱,卻不免讓本人十分費解。
何謂“舉報”?本人手頭沒有中文辭書,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是:“舉報是指公民或者單位向司法機關或者其他有關國家機關和組織檢舉、控告違紀、違法、犯罪,依法行使其民主權利的行為?!边@個定義是符合日常理解的。據此,舉報有三個要素:(1)面向特定的組織機關單位;(2)陳述關于被舉報者的特定負面事實;(3)要達成對被舉報者進行某種處理的目的。
事實上,關于朱學勤教授涉嫌抄襲事件,本人所有的公開言論僅僅是在水木社區(qū)BBS讀書版先后貼出了七篇相關文章及若干回帖,并接受了《東方早報》一個簡短的采訪,從未和復旦大學學術規(guī)范委員會等有關機構有過任何接觸,也未向其提交任何材料。顯然,本人言論的性質,屬于對公共知名人物的公開著作發(fā)表評論,是對自身見解的公共表達,而非任何意義上的“舉報”,更談不上“匿名舉報”。
為審慎起見,本人仔細檢查自己的原文,其中唯一可能被誤認為是“舉報”的只有下面這段話:
【按照西方通行的芝加哥倫比亞特蘭大馬士革命思想委員會之學術規(guī)范學生手冊學界規(guī)則及潛規(guī)則,朱學勤為抄襲,絕對無疑。筆者在此鄭重呼吁中外學者立刻成立 “朱學勤抄襲問題調查委員會”,對這一嚴肅問題進行公正客觀的調查。“以盡早建立防止學術腐敗的有效機制,制定解決學術爭端的游戲規(guī)則。(注明:此段引自易中天教授6月7日在《南方都市報》發(fā)表的文章,遵守學術規(guī)范,從我做起。)”】
首先,無論從文本本身還是從上下文都可以看出,關于成立委員會云云,本身是很明顯的parody,并非嚴肅的主張。其次,即使將其視為嚴肅的主張,“鄭重呼吁中外學者”也僅僅是面向不確定對象的呼吁,絕非通過相關渠道向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學術機構檢舉揭發(fā)。在舉報的三個要素中,只有(2)勉強符合,(1)和(3)均不符合。
事實上,本人的興趣,僅僅限于探討朱學勤教授著作中的一些事實性問題,并不要求相關機構對朱學勤教授個人有任何調查和懲處,本人也在之前的言論中,多次強調這一點:
【因此我真的不主張苛責上一代人,至少我,沒有那個資格?,F在隨便是個小子就可以眼高于頂,誰都看不上,這個要取消學位,那個要掃地出門。處處帶著一種anachronical的淺薄和虛榮。但是我們自己,又能在這個時代留下什么呢?】(“感言”)
【我并不主張(雖然也不反對),當事人出來道歉,或者取消學位,或者受到什么嚴厲懲處,但是既然陰差陽錯由我揭露這件事,那么我必須對它的真實和可靠做出保證?!浚ā凹m正與補充”)
【我的文章的初衷是故意反話正說,不是為了打倒誰,而是為了說時代和學術規(guī)范的變遷問題??偟膩碚f,我認為學界的態(tài)度應該是同情之理解。對這類事情,如果要批判的話,最好不要針對個人,這是歷史,也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要完全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浚ā啊稏|方早報》采訪記錄”)
本人認為,在以上言論中,本人的立場和態(tài)度是清楚、明確的、不存在誤解的可能。有關機構也從未試圖通過本人不難查找的聯系方式和本人有過任何聯系,因此不存在“匿名舉報”這一事實。
至于新聞中反復提及的“轉交舉報材料”也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本人從未委托任何人向有關機構轉交任何材料。的確,本人同意任何讀者使用本人在網絡上公開發(fā)布的言論,文字,包括寄給有關機構,只要不是抄襲了自己發(fā)表——如果有人將其轉寄給相關機構作為參考,這是讀者的自由,本人并無反對意見。但這一點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應當視為本人授權他人以自身的名義向復旦大學學術規(guī)范委員會提供材料。
因此,本人認為葛劍雄教授對本人的要求是基于并不存在的事實基礎:既然本人從未向復旦方面有過舉報,自然也不承擔任何相關的聯系或舉證的義務。與之相應的,復旦或上大的任何調查結果和處分方式都與本人的意愿無關,至多只是和事實是否吻合的問題。
當然,這一點絕不應當被曲解為:本人回避承諾自身就“抄襲事件”所發(fā)表相關言論的真實性。本人認為,目前網絡上可見的材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其中一部分是其他網友提供)。如果有人能夠有力地證明本人的文章中有嚴重不符合事實之處,譬如朱學勤教授宣稱的“所有指控無一條成立”,本人才有正面回應的必要。而在目前情況下,本人尚未看到這種必要性。
--
※ 修改:•Isaiah 于 Jul 19 22:49:05 2010 修改本文•[FROM: 193.190.253.*]
※ 來源:•水木社區(qū) newsmth.net•[FROM: 193.190.253.*]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07/16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