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崔慶】書生虞詡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8-10-22 17:36:18
        標簽:


        書生虞詡

        作者:崔慶

        來源:《學(xué)習(xí)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九月十四日丁亥

                 耶穌2018年10月22日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好男兒,不讀書,何以用?但只讀書、讀死書,書生就變成了“書呆子”,有人也常用“百無一用是書生”自嘲。真正的書生絕不是這樣!胸懷家國,劍膽琴心,萬卷書通萬里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東漢的虞詡就是這樣一位書生,如果說班超是天賜漢家的將中魁元,那么虞詡就是從書生中脫穎而出的百勝戰(zhàn)神。

         

        邊事大討論

         

        虞詡生活在東漢安帝、順帝年間,是一顆讀書的好種子。父母早逝,他苦學(xué)不倦,12歲能通《尚書》,深知孝義。他為贍養(yǎng)九十高齡的祖母,甚至婉拒了地方官的舉薦。后來祖母仙逝,虞詡服孝期滿,才應(yīng)征入仕,擔任太尉李修府中的郎中。初入仕途,這位書生就引發(fā)了一場舉朝關(guān)注的大討論,這源于朝廷談?wù)撐鞅边吺隆?/p>

         

        東漢中期,朝廷經(jīng)常被西部諸羌和北部匈奴侵擾。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春,羌兵劫掠西部,聲勢浩大,形勢急迫。先零羌首領(lǐng)滇零襲擊褒中(屬漢中郡),漢中太守鄭勤率軍迎敵,卻戰(zhàn)死亂軍之中。同年七月,總督諸羌事宜的護羌校尉、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段禧病逝,漢朝的西部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大將軍鄧騭能左右時局,他打算放棄西部的涼州,收縮戰(zhàn)線、集中力量,經(jīng)營北部的朔方,抗擊北方強敵匈奴。小小郎中,原本無資格上朝談議國事。但虞詡位卑未敢忘憂國,得知朝廷有意放棄涼州,心中萬般焦急。他先痛陳利害,說服太尉李修代為上奏,力諫萬萬不能放棄涼州。

         

        涼州地處關(guān)西,俗語說“關(guān)西出將,關(guān)東出相”,從地理看,涼州是漢朝重要的邊塞屏障;從人口看,涼州是漢帝國的重要兵源地。為了國家的整體利益,無論有多大困難,都絕不能放棄涼州。國雖大,寸土尤貴。虞詡的諫言警醒了更多公卿大臣,反復(fù)討論之后,無人再言放棄涼州了。

         

        妙計安朝歌

         

        大將軍鄧騭因為虞詡“攪局”心懷不滿,尋機報復(fù)。不久,虞詡被任命為朝歌的地方長官。此時的朝歌是“死地”,叛匪四起,已有多名地方官被殺,親朋故舊都勸說虞詡不要赴險,他反倒勸說大家不要擔心。虞詡早已成竹在胸,朝歌將是牛刀小試之地。

         

        在眾人的嘆息聲中,虞詡火速上任,并向上級河內(nèi)太守馬棱報到。馬太守感嘆說,虞詡啊虞詡,一介書生,在朝廷里謀劃方略、動動嘴皮子就行了,來這險惡之地干什么啊?虞詡慷慨對答說,既然身為人臣,何敢避難。虞詡不僅有勇氣,也有眼光。他馬上給馬棱分析戰(zhàn)況,指出叛匪雖然人數(shù)眾多,但是他們沒有占領(lǐng)軍事重地敖倉和兵器庫,可見只是烏合之眾,毫無大志。虞詡向馬棱許諾,只要有寬松政策,允許靈活應(yīng)敵,就有信心平定叛亂。反正是死馬當活馬醫(yī),馬棱一路綠燈,同意讓虞詡放手一搏。虞詡得到了政策支持,便開始積極籌劃反擊。

         

        虞詡不拘一格,招納人才。赦免那些好勇斗狠之人、雞鳴鼠盜之輩,擇其精銳,組成了一百多人的隊伍,讓他們混入叛匪之中,鼓動叛匪離開根據(jù)地,外出劫掠。虞詡事先在途中設(shè)下埋伏,消滅了大批叛匪。虞詡又秘密招募善于縫紉之人,讓他們受雇為叛匪縫補衣服,乘機給衣服標注記號。叛匪穿此衣服,出入城市鄉(xiāng)村的,被官兵一一捉拿。叛匪屢屢受挫,認為神靈護佑虞詡,心里害怕,隊伍也就散了,朝歌安定下來了。由此,朝廷真正認識了虞詡這位“書生”。


        增灶惑羌兵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羌兵再次叛亂,進攻涼州武都郡,西線再次告急。國難思良將,掌控朝政的鄧太后果斷派遣虞詡為武都太守,并親自接見了他,大加勉勵。

         

        五年之前,正是虞詡力排眾議,建議國家絕對不要舍棄涼州,慷慨之言聲猶在耳。那么現(xiàn)在,是時候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了。不遇盤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乎?要救武都,就得先到達武都,然而去往武都之路已經(jīng)是危機四伏。

         

        羌人早就知道虞詡的大名,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路上截殺虞詡,不讓他進入武都。數(shù)千羌軍集結(jié)在漢軍的必經(jīng)之路陳倉崤谷,準備伏擊虞詡所部。虞詡探知到了羌人的部署,就不再向武都方向前進,讓部隊就地駐扎,佯裝出戰(zhàn)略相持的姿態(tài)。同時,四處散布消息,宣稱不會救援武都,需要等待朝廷更多的援軍。羌兵聽說后,放松了警惕,分兵四處劫掠去了。這時,虞詡下令部隊馬上急行軍,穿過敵人的伏擊圈,一天趕路兩百里,并讓每位士兵沿途每日加倍造灶。“虜見吾灶日增,必謂郡兵來迎”,虞詡制造出了友軍相援的聲勢,讓羌軍不敢輕易追趕。

         

        武都三板斧

         

        虞詡順利進入武都郡,清點守軍,發(fā)現(xiàn)加上自己帶來的部隊,可用之兵一共才三千人,而武都外圍的羌兵已經(jīng)超過了萬人。此地不是當年的朝歌,打大仗需要本錢,虞詡手中的牌不多,但這不妨礙他使出“三板斧”。

         

        第一招,換弩滅敵。與羌兵的第一仗在赤亭,赤亭和武都郡治下辨成掎角之勢。敵軍兵臨城下,虞詡讓士兵先用射程比較短、殺傷力也很弱的小弩迎敵。羌兵一看,漢軍的弓弩太小兒科了,便放心縱兵攻城。羌兵一靠近,虞詡馬上下令全軍換用射程遠、穿透力強的強弩殺器,集中射擊羌兵的主力部隊,箭雨突至,漢軍大獲全勝。

         

        第二招,兵不厭詐。首仗告捷,但羌兵仍然勢眾,不肯輕易退去。第二天,虞詡集合所有部隊,從東門出城,再從北門入城。同一批部隊,改換服裝,往復(fù)循環(huán)多次。羌軍偵探消息,不知漢軍到底有多少兵馬,軍心動搖,開始潰散。

         

        第三招,攻其必潰。經(jīng)過幾次和羌兵短兵相接后,虞詡估計敵人將要撤退。于是,在其撤軍必經(jīng)的河道處設(shè)下伏兵。果不其然,羌兵乘著夜色撤退,結(jié)果正入漢軍的“口袋”,大敗潰散。

         

        安邦定國乃書生大志,也是虞詡所愿。武都保衛(wèi)反擊戰(zhàn)之后,局勢安定,虞詡馬上轉(zhuǎn)入經(jīng)營建設(shè)。虞詡四處勘察武都郡內(nèi)地形,擇其要處,構(gòu)筑一百多處營壘,也就是軍事?lián)c,形成了完整的防御體系。同時,召回流民,鼓勵農(nóng)桑,發(fā)展民生經(jīng)濟。虞詡初到武都,郡中戶口只有萬戶左右,而兩三年后,武都人口達到了四萬戶。

         

        寧為骨鯁之臣

         

        一介書生在懷疑聲中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績,當然書生還是書生,書生永遠都有硬骨頭。永建元年(公元126年),虞詡擔任司隸校尉,巡查京畿,監(jiān)察百官。當時,東漢受制于外戚和宦官,朝政每況愈下。虞詡不改書生本色,秉中持正,不避權(quán)貴,上任幾個月內(nèi)就連續(xù)彈劾了太傅、太尉和好幾位中常侍,試圖以一己之力挽回國家的頹勢。如同當年爭論西北邊事一樣,朝中再次震動。朝堂之上好久沒有這樣格格不入的“奇人”了,居然引發(fā)三公聯(lián)名彈劾,堪稱千古奇談。當時,順帝知道虞詡忠義,兩邊都不責備,和稀泥了事。

         

        然而,虞詡認準了理,就不會放松。沒過多久,虞詡準備查辦中常侍張防,張防是官宦首腦之一,深受順帝信任,權(quán)勢熏天。虞詡多次上奏都是泥牛入海,憤慨之下,采用極端方式,自投廷尉的大牢,上書順帝,陳述張防罪狀,拼死一搏。然而張防巧言辯解,獲得順帝的信任,虞詡被免官,“輸作左?!?,也就是服苦役,進行勞動改造。張防對虞詡欲除之而后快,派人兩天之內(nèi)連續(xù)拷問虞詡四次??v然是金剛鐵骨,也難受煎熬,連獄卒都看不下去,勸說虞詡自盡了事,圖個痛快。然而虞詡依然不改豪氣,坦言“寧伏歐刀以示遠近”,絕不自殺。后來,浮陽侯孫程、祝阿侯張賢為虞詡抱不平,順帝醒悟,終于翻案。后來,虞詡還擔任過尚書仆射和尚書令。

         

        無論在哪一任上,虞詡都是忠于職守。彈劾官吏,針砭時弊,談?wù)摮?,絕無私情,因此也屢屢觸怒權(quán)貴,也多次遭到審查和刑罰,但始終不改書生本色。學(xué)能通經(jīng)明理、有報國之志,行能兼具忠義,有報國之才,這才不愧是真正的書生。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