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夢解析
作者:王澤應(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一月廿十日辛丑
耶穌2019月1月5日
湖南長沙,岳麓書院船山祠。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明清之際的王船山是一個在苦難和困厄的現(xiàn)實人生中始終追尋夢想并不斷調動起全身心的動能去為夢想而奮斗的思想巨匠和哲學大師。船山一生經歷了一個由“曉夢”而“續(xù)夢”而“噩夢”而“筑夢”的心路歷程,“夢”成為他人生與時偕行的精神寄托和價值引領。盡管現(xiàn)實生活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他的夢想,可他還是能夠一次次從夢中醒來又一次次如同“精衛(wèi)填?!币粯永^續(xù)構筑自己的夢想,并始終不渝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希望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他的一生是為夢想而矢志奮斗的一生,船山魂與船山夢交融激蕩,彰顯出船山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和文明復興冀望。
曉夢:輕舟猶未渡江南
船山的“曉夢”萌生于他的少年時期并成為他青年時期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此即是試圖通過科舉考試實現(xiàn)內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將“明明德”與“新民”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皶詨簟笔窃谑芷涓感趾图覍W影響下通過自己的讀書明理逐步形成的青春之夢?!皶詨簟敝皶浴奔葘儆诜鲿院颓啻旱臅r序之意,也是其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心志所系。盡管他十五歲開始到武昌考舉人三次受挫落第,但科舉夢的敦勉砥礪卻使其不因落第而灰心,而是愈加勤奮研讀,二十四歲時終于以《春秋》第一考中第五名,受到督學高世泰、考官歐陽霖、章曠等的器重。正當船山尊父命與長兄取道水路趕赴北京參加會試之時,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已經席卷河南,橫掃安徽,船山曉夢因“中原多故”而未能如愿。他在《元日泊章江用東坡潤州韻》詩中寫道:“閑心欲向野鷗參,更聽魚龍血戰(zhàn)酣。何事春寒欺曉夢,輕舟猶未渡江南?!痹娭忻枋龅摹棒~龍血戰(zhàn)酣”顯然是指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與明官軍展開的血戰(zhàn),“何事春寒欺曉夢”是說船山已經預感到自己的科舉夢將被這種料峭春寒所毀滅。于是兄弟二人相商只好放棄北上的“曉夢”,遂由吉安轉云陽,下洣水返回故里。
續(xù)夢:力與天吳爭橫流
1644年初冬,船山一家遷居南岳雙髻峰下,在黑沙潭畔筑一茅屋,名曰“續(xù)夢庵”,以期“殘夢續(xù)新詩”(《憶得·土門望師子峰用舊作韻》)。
面對清軍入關后制造的“揚州十日”“血洗江陰”“嘉定三屠”等駭人聽聞的歷史慘劇,船山萌生了“反清復明”的民族意識,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清順治三年(1646)夏,船山只身赴湘陰,以一介書生上書時任湖北巡撫的司馬監(jiān)軍章曠,提出協(xié)調南明督臣何騰蛟、撫臣堵胤錫之間的矛盾(“南北不協(xié)調”,“南”指湖南巡撫,北指湖廣總督)和聯(lián)合農民軍一道抗清之方略,但是章曠不以為然,船山只能失望而歸。船山《盛夏奉寄章峨山先生湘陰軍中》詩云:“戎車六月正閑閑,救日朱弓向月彎。銅馬已聞心匪石,巴蛇敢恃骨成山。中原冠帶壺漿待,閔海絲綸啟戟頒。師克在和公自省,丹忱專在念時艱?!贝嗽姳戆鬃约旱墓⒐⒅倚募丛谟谌绾蜗朕k法攻克“時艱”。順治三年十月,明朝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擁立明桂王朱由榔監(jiān)國于肇慶,未幾稱帝,以次年為永歷元年。船山準備投奔永歷政權,以求有所作為。順治四年四月,船山獲悉永歷帝至湖南武岡,便與好友夏汝弼由湘鄉(xiāng)間道奔赴,行至湘鄉(xiāng)西南九十里的車架山時遇淫雨彌月被困于山中,故未能遂愿。船山后來寫有《放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的詩篇,披露自己“我與從之道阻修”的痛苦心境,以及“力與天吳爭橫流”的復國之志。順治五年(1648)十月,在大江南北出現(xiàn)抗清高潮形勢的鼓舞下,船山與好友管嗣裘、夏汝弼等人在南岳方廣寺舉兵抗清。這次起兵因湘潭人尹長民引清軍襲擊而招致失敗,管嗣裘一家老小遭到殺害,被株連而死達數(shù)十人。衡山起兵雖然失敗了,但是船山并未消沉,而是繼續(xù)懷揣著反清復明的夢想投奔南明朝廷,幾經周折,終于到達肇慶,官授行人司行人之職。船山的“續(xù)夢”是一個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不斷砥礪意志,不屈不撓為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也是一個民族主義意識提升并不斷內化為生命動能的過程。
噩夢:精衛(wèi)欲填填不得
“噩夢”是船山寫的一部著作的書名,系船山反清復明的夢想破滅之后,由對明朝的眷戀轉向對漢民族自取其辱的深刻反思的一部著作,以警醒世人,寄希望于后來者?!皢韬?!吾老矣,惟此心在天壤間。誰為授此者?故曰《噩夢》?!保ā敦瑝簟?,《船山全書》第12冊,岳麓書社版,第549頁)“噩夢”更是船山在永歷政權忠心為國卻被權臣陷害,深陷大獄,險至死地,獲救后為避清廷緝害,隱居祁、邵、衡三縣之界的耶姜山,后因清兵搜捕,流亡于零陵、郴州、耒陽、常寧一帶,曾變姓名為瑤人,寄居荒山破廟中等痛苦生涯的真實寫照。
在擔任永歷政權行人司行人一職期間,面對東閣大學士王化澄貪贓枉法,玩弄權柄以排斥異己,將當時志在振刷的金公堡、袁公彭年、丁公時魁、劉公湘客、蒙公正發(fā)指為“五虎”,廷杖下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嚴峻現(xiàn)實,船山抱著力挽狂瀾“死生已爾”的決心,認為如此則君臣義絕而三綱斁,力圖伸張正義,與管嗣裘同去懇請大學士嚴起恒“匍匐求貸”,以營救身陷囹圄的金堡等人,并三次上書彈劾王化澄一伙結奸誤國,王化澄惱羞成怒,蓄意制造“百梅惡詩”案(王化澄利用攸縣一狂人寫了百梅惡詩,假冒王夫之名寫了一篇序),“將構大獄”。后經大順農民軍領袖高一功仗義營救,才未遭毒手而得以逃往桂林依瞿式耜。逃往桂林時正值清兵攻克桂林,瞿式耜壯烈殉國,船山一家便隨同難民逃往永福,并遇霖雨困于水巖,絕食四日,幾乎死去。后與兄介之隱匿祁邵的耶姜山,開始了三年艱苦的流亡生活,“或在浯,或在郴,或在晉寧,或在漣邵”(王敔:《大行府君行述》,《船山遺書》第15冊,中國書店,第245頁),借住在瑤民山洞中,“嚴寒一張麻衣,廚無隔夕之粟”,飽嘗了人間顛沛流離之苦。
筑夢:殘燈絕筆尚崢嶸
順治十四年四月,船山帶著妻子鄭氏和未滿周歲的幼子王敔返回南岳蓮花峰下的續(xù)夢庵故居,結束了三年多的湘南流亡生活,開始了他在思想文化上艱辛筑夢的新征程。后由南岳續(xù)夢庵徙居衡陽金蘭鄉(xiāng)高節(jié)里,于茱萸塘筑茅屋,編篾為壁,名“敗葉廬”。繼又由敗葉廬遷往新筑草屋“觀生居”,并自題觀生居堂聯(lián):“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見《姜齋詞集》所載《鼔棹初集·鷓鴣天注》)又由觀生居遷于荒僻的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題堂聯(lián)云:“芷香沅水三閭國,蕪綠湘西一草堂?!贝皆凇皵∪~廬”“觀生居”和“湘西草堂”隱居期間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學術文化的總結和精神價值的“破快起蒙”中,縱使“前心不踐”,他還是要執(zhí)著地去構筑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故國余魂??~緲,殘燈絕筆尚崢嶸”。他克服了饑寒交迫、貧病交加的諸多困難,相繼寫出《周易內傳》《張子正蒙注》《讀通鑒論》《宋論》《楚辭通釋》《思問錄》等一系列哲學歷史著作,“使樸素唯物辯證法的理論形態(tài)發(fā)展到頂峰,并落足到天人、理欲等關系問題上的明確的人文主義思想,預示著新的哲學胎兒已躁動于母體而即將出世”(蕭萐父:《王夫之辯證法思想引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頁)。船山《詩廣傳·大雅》有一段論及學人之天職使命和擔當意識的話,可以視為是船山自己的心志表白,意即有誰能夠在上不遇明主、下不得民望的危亂之世仍然胸懷遠大志向,主動自覺地去問鼎天下的治理之道和文明的精神建構呢?而且唯恐自己的求道不高深卻絲毫不在意其道是否見容于世呢?有誰身居草莽仍然孜孜研求天下的治平之道,而且唯恐自己對道的體悟不深遠卻一點也不在乎深遠而招致他人的忌恨呢?船山本人就是這一段話的真誠踐履者。他在“敗葉廬”“觀生居”和“湘西草堂”的艱苦著述,并沒有任何人要他這樣做,歷史和社會都沒有賦予他這樣的責任和使命,他之所以要去探尋中華文明未來的復興之路及其內在機理,完全出于一種理性的自覺和個體對中華文明的擔當意識和天職觀念,是孔孟儒家“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責任倫理和“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信念倫理的雙重激勵使然。雖然“燈光半掩堆書卷,硯滴欲哭注藥瓶”的著述生活是凄苦而又悲涼的,但是船山的心中始終懷抱著希望以及筑夢的精神快樂?!扒橹D盡雪須消”,“雞聲歷歷曙光微”,他相信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堅執(zhí)地相信,我們民族的志士仁人一定能夠在上下求索中超越歷史的溝壑坎陷,形成振興民族的價值共識,矯正“孤秦”“陋宋”的制度弊端,找到一條“奠三極,長中區(qū)、智周乎四皇,心盡乎來許”,“清氣疏曜,血脈強固”(《黃書原極》)的復興之路。他還以“夢未圓時莫浪猜”的理性致思自勵,深刻地意識到能夠用自己的生命智慧揭橥中華文明復興的內在機理、路徑選擇及其壯闊景象,一種源自文明深處的倫理精神自信和文化自強品質正給予他無窮無盡的力量并使苦難的物質生活、清瘦如柴的一己形體有了特別的倫理意義。
船山一生是在一次次夢境被粉碎又奇跡般地重建夢想和為夢想而不屈不撓地奮斗的一生,曉夢未圓之際開始續(xù)夢,續(xù)夢遭遇失敗而不灰心,即便在噩夢中醒來還是依然孜孜去構筑新的夢想和為新的夢想而斗爭。在船山的心靈深處和精神世界里,不怕夢碎和夢醒,就怕沒有夢想作為人生的動原,就怕缺乏一種尋夢、追夢和筑夢的勇氣、熱情和毅力。而且他的夢想的深入、完善和臻美就是在一次次夢碎和夢醒之后的再出發(fā)、再構筑、再創(chuàng)造,體現(xiàn)出由己到群、由具象到抽象、由器至道的超邁和升華性。唯其如此,追夢、尋夢、筑夢彰顯出的倫理意義愈發(fā)高遠而清明,愈發(fā)成為他苦難人生和艱辛歲月的精神動力和價值源泉。船山夢,究其實而言,就是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及其所凝聚的志向氣節(jié),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在船山身上和心靈深處的內化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通過船山等許多志士仁人的創(chuàng)造性傳承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獲得了一種超越時空的神韻和魅力,也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為續(xù)寫中華民族新的輝煌提供新的動能和價值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