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蘇亦工】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

        欄目:演講訪談
        發(fā)布時間:2019-07-06 18:34:24
        標簽: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

        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

        作者:蘇亦工

        來源:“雅理讀書”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六月初三日癸卯

                  耶穌2019年7月5日

         

        “雅理讀書”微信公眾號編者按:本文為清華大學蘇亦工教授在2019年清華大學法學院畢業(yè)典禮(2019年7月5日)上的致辭,感謝蘇老師授權(quán)雅理讀書首發(fā)。若您閱讀后有所收獲,敬請關(guān)注“雅理讀書”。

         

        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

         

        同學們好,在座的各位同學家長和各位老師們,大家好:

         

        院領(lǐng)導讓我在今天的畢業(yè)典禮上代表法學院教師發(fā)言。推脫不掉,只好勉為其難了,感到很慚愧,也很惶恐。首先我要聲明,我代表不了本院教師,只能談?wù)剛€人的一點想法,這是讓我感到慚愧的地方。其次,讓我感到惶恐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怕說得不中聽,引起大家的反感。我知道,今天這個場合,最簡單也最安全的講法是向大家說些恭維、祝福的套話。這些話我也會說,想必你們已經(jīng)聽得不少了。無非是:“你們是天之驕子”,“你們是狀元、才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是高智商的種群云云。大概你們一走進清華園,聽到的就是些諛辭艷句了吧?在你們行將走出清華園之際,如果還沉湎於這些華麗的辭藻里不能自拔,我怕你們在今後的生活環(huán)境里會水土不服的。

         

        不錯,你們確實都很優(yōu)秀。但是這個社會優(yōu)秀的人很多,應(yīng)該不止你們在座的這些吧?只是很多人沒你們這樣幸運罷了。你們能走進清華園,是憑著自己的優(yōu)秀呢,還是憑著幸運?抑或二者兼有呢?但愿你們心里都能有點兒數(shù)。不要稀里糊涂的進來,又稀里糊涂的出去。如果到現(xiàn)在還弄不清楚的話,以後難免會碰壁的,幸運之神不可能永遠站在你這邊。要知道,這個世界從來不缺聰明人,但據(jù)說這世界上的蠢事都是聰明人干出來的。《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很聰明。結(jié)果怎么樣呢?“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整天靠甩小聰明過日子是走不了多遠的!

         

         

         

        孟子說:“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剛開始做事很有條理的,不過巧智而已。但是能夠從頭到尾都做得很有條理,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yè)的,那可就是圣人了。圣人的事業(yè)靠投機取巧是不行的。

         

        看著你們即將離校走向各自的未來,就像看著我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初次離家遠行一樣。心情很是復雜,一方面為你們高興,你們終於長大了,終於可以不依賴父母了。但是,更多的一面則是為你們擔憂,擔心你們還太年輕,太單薄,太脆弱,能不能夠應(yīng)付得了當今這個險惡冷漠,復雜而又多變的世界?你們能行嗎?能扛得住嗎?

         

        我?guī)н^一個學生,周圍的老師和同學都夸她智商高,她自己也以為自己聰明絕頂。只有我這個導師說她傻,簡直是傻氣四溢。你說什么她都聽不進去,那只有隨她去了。畢竟以後的路要靠她自己走,走得怎么樣,只有憑她個人的造化了。這樣的學生,我在清華見到的可不止一個,應(yīng)該說不是個別現(xiàn)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同學,人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但就是做事不通情理。是何原因造成的呢?我反思了一下,應(yīng)該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尤其是法學教育,究竟教給了你們些什么?你們學到了些什么?你們學到的那些法學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依我之見,是一套經(jīng)過漢譯的西方話語體系,是全套的西方概念、制度、價值觀和文化背景的迻譯。我聽說,有位部門法博士生,記不得是民法還是刑法專業(yè)的博士生了,他說他感覺自己的文化祖國是德國。順此類推,憲法的博士生可能會覺得他們的文化祖國是美國。有的專業(yè)可能覺得他的文化祖國是英國、法國、日本,如此等等。他們有這樣的感覺應(yīng)該說毫不奇怪。但是我們不妨捫心自問,難道我們多年來處心積慮的教育就是要把你們培養(yǎng)成黃皮白心的香蕉嗎?就是要把你們培養(yǎng)成會說中國話但連自己的文化祖國都忘卻了的西方人嗎?這樣的教育和學習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後果呢?請大家不要做意識形態(tài)化的理解。我說的與政治無關(guān)。我個人以為,西方文化有兩個基本特征:那就是功利主義和斗爭哲學。法學應(yīng)該就是西方文化這兩個特征的最集中體現(xiàn)。著名的德國法學家耶林有本名著叫作《為權(quán)利而斗爭》,這個書名應(yīng)該說就是對全部西方法學的精確概括。

         

         

         

        西方法學上所說的權(quán)利是什么呢?學界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在我看來,說穿了:就是財產(chǎn)利益和可以折算成財產(chǎn)的利益。但不要忘了,西方的功利主義又是和個人主義捆綁在一起的。西方人鼓吹的斗爭哲學,通常都帶有濃厚的暴力色彩。這樣的一套為自身利益而拼命斗爭的學說體系經(jīng)過中國法學教師群體的概念化、教條化的理解或曲解并傳授給你們,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呢?

         

        隔壁大學有位已退休的教授錢理群先生說過一句名言,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如今中國大學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是一群“絕對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包不包括你們呢?應(yīng)該包括吧?但顯然不止你們,也應(yīng)該包括我們這些教過你們的老師們吧?

         

         

         

        再這樣說下去,你們要么很悲觀、要么很憤怒。在座的我的同事們可能會要站起來罵我,或者要把我趕下臺了。這就是一開始我就聲明我不代表本院教師的用意所在。

         

        好了,概括一下我方才說的這些話的意思,不外是說:你們這些年來學到的西方知識體系與你們即將面對的中國社會是格格不入、完全脫節(jié)的。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最大憂慮所在!

         

        如此說來,你們的所學豈不是全都白費了嗎?那倒也不至於。不要忘了,你們畢竟還是中國人,你們就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在中國人的社會中。只要你們能洗脫你們身上的四股氣,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認真解讀人生的這本大書,解讀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這本大書。一旦當你們真正讀懂了人生和社會文化這兩本大書的時候,你們就會脫胎換骨,獲得新生。你們就可以真正消化吸收這些年里學到的西方知識,并將這些西方知識變成有益的營養(yǎng),變成你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動力。

         

        哪位可能會說,您說的那四股氣是指什么,告訴你們,就是:傲氣、洋氣、嬌氣和俗氣!你們身上有沒有這四股氣?自己掂量去吧。不用跟我來爭!

         

        等到你們走出校門之後,可能很快會發(fā)現(xiàn),你們這些年里在清華辛辛苦苦學到的那些法學知識,不知不覺間就被忘了個精光。不過不要為此感到苦悶,學習最要緊的是明理,忘掉那些具體的知識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有兩句話希望你們一定要記住,永遠要牢記!那就是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句校訓想必你們早都耳熟能詳了。這兩句分別來自《周易》乾、坤兩卦《象傳》的校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你們認真思考過嗎?

         

         

         

        時間不多了,不能多講了。這里我僅借用《孟子·離婁上》的話來稍做闡釋:“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做事不成,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埋怨別人,更不要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能要求別人和你相向而行,要求別人配合你,跟你合作,甚至連夢都要求別人做得跟你一樣。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強加於人。什么事兒都不能強求,更不能靠暴力壓服。強扭的瓜不甜嘛!儒家說的自強是凡事要求自己,檢討自己,提高自己!

         

        還記得電影《霸王別姬》里的那位戲班子老師傅教戲時說的那番話吧?有兩點:一個是從一而終,一個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他是講唱戲做人的道理,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辦事做人的道理。做事要一以貫之,善始善終;做人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成全自己,不要有任何的僥幸心理。其實我們的校訓,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深意就在這里。希望大家能夠謹記不忘!

         

         

         

        古語說:儒者在朝則美政,在鄉(xiāng)則美俗。這話典出《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這里的儒者,與前面校訓里說的君子應(yīng)該是同指。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受過教育,有一定知識技能并有一定道德操守的人。你們都是受過一定教育、擁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這應(yīng)該是沒有疑問的了。但是你們是否都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呢?是否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呢?如果有,那你們就是儒者,就是君子!

         

         

         

        我希望我們清華法學院的畢業(yè)生都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也都能堅守住這個底線!儒者無論在朝在野,無論在上位在下位,無論為官、為商、為學、為民,無論走到哪里,都應(yīng)該給也都能夠給他所到之處帶去一股清新、和諧、高雅的氣象。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荀子在這里所說的“美”的含義,也是我對在座諸生的殷切期待!我想,這應(yīng)該也是養(yǎng)育了你們的父母和所有教導過你們的老師們的共同期盼吧?再說一遍:儒者在鄉(xiāng)則美俗,在朝則美政。不管你們走到哪里,不管你們從事什么職業(yè),我們都期盼著你們能給你們所到之處帶去一股清新、和諧、高雅的氣象!成為儒者,成為名副其實的君子!謝謝大家!

         

        2019年7月4日于清華法律圖書館樓107室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