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自我定位、價值認同與秩序安頓——“華夷之辨問題再反思”學術研討會綜述

        欄目:會議講座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00:48:08
        標簽:華夷之辨問題再反思

        自我定位、價值認同與秩序安頓——華夷之辨問題再反思”學術研討會綜述

        來源:“解釋”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十九日乙酉

                  耶穌2019年11月14日

         

         

         

        “華夷之辨”一直是關乎中國乃至東亞在歷史轉折時期自我定位、價值認同與秩序安頓的重要議題。2019年11月8號至11號,由中山大學哲學系和中山大學禪宗與中國文化研究院聯(lián)合舉辦的“華夷之辨問題再反思”學術研討會,在廣東西樵山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舉行,來自海內外的3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圍繞這一議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切磋討論。

         

         

         

        9號上午,會議開幕式由中山大學哲學系陳立勝教授主持,中山大學哲學系吳重慶教授致辭。吳重慶教授將會議的緣起追溯到了人文東亞論壇,認為將這一多邊交流方式制度化有利于發(fā)掘更多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其后,研討會正式開始。北京大學的馬場公彥教授以日本近代的國家轉型為背景,分析了日本對傳統(tǒng)中華文明的仰慕心理的復雜轉變。韓國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趙京蘭教授細致梳理了朝鮮華夷意識的三次演變,認為不應把東亞各國的儒學僅僅視為中國的外傳,并期待儒學得以獲得適合各國特色的發(fā)展。臺灣師范大學東亞學系張崑將教授考察了鄭成功的形象在東亞各國被脈絡化的情況,展現(xiàn)了其背后時空環(huán)境與政治文化的復雜性與多元性。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安鵬以文天祥在晚清的形象轉變?yōu)槔?,揭示出晚清時期“天下”“華夷”概念分別被“世界”“民族”概念所取代的一場思想轉型,并嘗試論證文天祥抗元殉國行為在兩種不同語境下的內在理據(jù)。

         

        9號下午,美國蓋茨堡學院宗教研究所的司馬黛蘭教授對丘濬的《大學衍義補》進行了細致的文本分析,考察了丘濬及其時代對“內在”與“他者”、“凈化”與“污染”的思考。中山大學哲學系劉偉教授基于經(jīng)學視角來解讀《禹貢》,指出天下是一個空間概念,“居止”是其最根本的涵義之一,對塑造中國農(nóng)耕文明的思想傳統(tǒng)意義重大。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蔡振豐教授突破“中心”本位主義的觀點,從《春秋》三傳中的華夷觀出發(fā)討論明清交替前后東亞世界的夷夏論。中山大學哲學系張豐乾教授關注作為經(jīng)學家的董仲舒,以《春秋繁露》為文本基礎,分析了董仲舒的“古今”觀與“華夷”觀。

         

        10號上午,中山大學政治科學系黎漢基教授從夷狄拯救中國的視角出發(fā)重新解讀《榖梁傳》的相關文本,認為傳文雖篤守中國為內、夷狄為外的區(qū)別原則,但并未確立中國為善、夷狄為惡的敵我范疇。首爾大學校哲學科王超博士以朝鮮北學派奠基人洪大容的華夷觀為縮影,考察了朝鮮王朝華夷觀之轉變。中山大學哲學系李長春教授用公羊學的“內外”結構深化了對華夷問題的理解,并認為以《春秋》為依托的儒家政治哲學與漢帝國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思想有頗多暗合,可以作為我們今日應對主權秩序難題的借鑒。

         

        會議期間,與會學者就上述議題展開熱烈深入的對話交流,為促進相關思想的進一步研究有重要意義。研討會閉幕式由李長春教授主持,六位與會嘉賓進行了閉幕致辭。馬場公彥教授指出可以借用華夷之辨問題的歷史演變經(jīng)驗解決現(xiàn)實問題。司馬黛蘭教授認為“華”與“夷”的界限還有待進一步探討。趙京蘭教授提醒學界注意中國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的區(qū)分。張崑將教授倡導超越自我中心的華夷論,共建具有凝聚力的亞洲共同體。方映靈研究員總結到本次會議極有利于拓寬近代研究的視野。最后陳立勝教授真誠地感謝了遠道而來的與會嘉賓,并指出華夷之辨問題在近代演變成了東西文化比較的議題,在多元文明架構的全球化時代如何再談華夷之辨值得我們繼續(xù)致思。

         

         

         

        10號下午,與會嘉賓同游了康有為故居和松塘古村落,在思想碰撞之外,還感受到了當?shù)氐奶厣幕c淳樸民風。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