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繁露”探微
作者:多洛肯(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教授)
? ? ? ? ? 張俊婭(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博士生)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五月廿一日乙卯
??????????耶穌2020年7月11日
西漢春秋公羊學博士董仲舒有《春秋繁露》一書存世,是他闡釋《春秋》的著述,因此《春秋繁露》中“春秋”二字大家都能明白;“繁露”二字,筆者認為就是指《春秋》繁多滋潤,因為《春秋》義理繁茂,而這些義理就是滋潤養(yǎng)長天下萬民的。但歷代以來,對于“繁露”二字取名之意有較多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繁露”是“綴緒”“引申”的意思?!端膸烊珪偰俊肪矶鸥戒浿姓f:“繁或作蕃,蓋古字相通。其立名之義不可解?!吨信d館閣書目》謂‘繁露,冕之所垂,有聯貫之象,《春秋》比事屬辭,立名或取諸此?!嘁砸鉃檎f也?!薄端膸烊珪偰俊凡幻靼住胺甭丁比∶木売桑J為《中興館閣書目》中的說法是猜想。宋代王應麟根據《逸周書·王會解》中的“繁露,冕之所垂也,有聯貫之象”之說,認為“春秋屬辭比事,仲舒立名,或取諸此”。宋代程大昌認為董仲舒每每書寫一物而發(fā)揮己意,有垂旒凝露之象,因此借“繁露”二字作為書名。兩位以書寫的形式解釋“繁露”命名之意,都沒能說通董仲舒的本意,清代蘇輿批評各家所推測的書名含義都是附會,而程大昌更是大錯,今人賴炎元也批評程大昌的說法。但是兩位學者都是批而未立,沒能進一步說明“繁露”的確切意思。馮友蘭說:“董仲舒以解釋《春秋》而著名,能夠引用《春秋》來證實他的哲學的各方面。實際上,他不過是引《春秋》以為他的權威的主要來源。他的著作題為《春秋繁露》,原因就在此?!保ā吨袊軐W史》)馮友蘭重在說明《春秋繁露》中“春秋”的意思,但他既然說《春秋》是來源,則相對來說,“繁露”就是“源頭”的末流,推理來說,馮友蘭也認為“繁露”是“春秋”的引申或者余緒。直到現在,仍有人持近似的說法。陳其泰根據《中興館閣書目》中的說法,認為“‘繁露’既是‘冕之所垂’,就有引申、發(fā)揮的意思”(《清代公羊學》)。以上各家的說法要么以帝王帽旒的形象比喻“繁露”,要么推理說“繁露”就是《春秋》的延續(xù),這些說法都不具有說服力。
第二種說法認為“繁露”是帝王的象征,代表人物是徐復觀。徐復觀將《春秋繁露》的內容分為“春秋學”“天的哲學”和“以祭祀為主的雜文”三大部分,認為《春秋繁露》用“春秋”一詞概括第一部分的內容,用“繁露”一詞概括第二部分的內容,總稱為《春秋繁露》。為什么用“繁露”命名第二部分的內容?徐復觀根據《逸周書·王會解》與《博物志》中的相關論述說,大概“繁露”這個詞,是指董仲舒所寫的許多篇章的內容,其實是帝王之術,因此就用“繁露”作象征。(《兩漢思想史》)結合《春秋繁露》中有許多關于為王之道治理國家的論述,比起前面以書寫形式來解“繁露”而言,徐復觀的說法比較合理,但仍然略顯突兀。
第三種說法認為“繁露”就是滋潤繁多的意思?!吨芏Y·大司樂》賈公彥疏注中說:“前漢董仲舒作《春秋繁露》。繁,多;露,潤。為《春秋》作義,潤益處多?!惫P者認為,這種說法最合董仲舒之意。宋王應麟《玉?!肪硭氖f:“《索隱》曰:《繁露》?!抖Y·大司樂》注: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學?!瑁撼觥斗甭丁?,以為繁多露潤?!薄胺倍嗦稘櫋保鄬Χ?,互文注釋,繁即多,露即潤,可以說是灼識之見?!胺薄?,《康熙字典》:“多也”“猶盛也”。成語“繁花似錦”“繁稱博引”“繁文縟節(jié)”中的“繁”都是多的意思?!奥丁?,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注曰:“露:滋澤也。”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中亦說:“露,潤澤也。”
我們再從董仲舒自己對《春秋》的看法中觀察“繁露”的意思。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說“《春秋》,義之大者也”,又說“圣人所欲說,在于說仁義而理之”,“考意而觀指,則春秋之所惡者,不任德而任力,驅民而殘賊之”。是說《春秋》有一顆愛民之心,《春秋》是講仁義之書,是要君王施行仁政、以德治國的書。他又說:“孔子明得失,差貴賤,反王道之本。譏天王以致太平。刺惡譏微,不遺小大,善無細而不舉,惡無細而不去,進善誅惡,絕諸本而已矣……《春秋》記纖芥之失,反之王道?!笔钦f孔子在《春秋》中的刺譏誅惡、舉善記失,所有的《春秋》筆法的目的就在推行王道,也是揭示《春秋》仁者之心。《春秋繁露》中“露”字出現9次,3次是顯露的意思,顯然與《繁露》無關,其他“露”要么是甘露,要么與“霜”齊舉并說。董仲舒在論及五帝三王治理天下,君民和諧、天下安康的時候說“故天為之下甘露,朱草生,醴泉出,風雨時,嘉禾興,鳳凰麒麟游于郊”;說天欲成物就需“少霜而多露”,說從物初生到長成,有露水的日期遠遠多于有霜降的日期。在與霜的比較中,可知露是有利于萬物生成、養(yǎng)長萬物的。
《春秋繁露》就是指《春秋》繁多露潤,前人也有類似的認識。《春秋繁露》中有一篇叫《竹林》,關于篇名的意思,蘇輿說:“司馬相如《上林賦》有‘覽觀《春秋》之林’,《文選》如淳注曰:‘《春秋》義理繁茂,故比之于林藪也?!谱銈湟涣x?!保ā洞呵锓甭读x證》)筆者認為,如淳所說的“《春秋》義理繁茂”,正好用來解釋《春秋繁露》的取名,《春秋》中的義理,就是用來滋潤天下萬民的露,“義理繁茂”就是“繁多露潤”?!洞呵铩返牧x理就是為天下萬民謀幸福,這與“露”的普遍滋潤養(yǎng)長萬物在情感基調上是一致的?!洞呵锓甭丁方沂尽洞呵铩分x、董仲舒勸君王行仁道,聯系孟子所說的“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莊子所說的“《春秋》經世先王之志”,這些說法中的《春秋》在意義的取向上是一致的:《春秋》就是講義理之書,而這些義理就是為天下大眾謀福利??鬃淤x予《春秋》王者之心,其目的是為萬民謀幸福,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春秋》大義?!洞呵锓甭丁肪褪侨∫庥凇洞呵铩返亩嗔x,“義”即為滋養(yǎng)天下萬民之“露”。因此,《春秋繁露》的命名之意就在于《春秋》多義,“露”就是孔子隱藏于《春秋》中的、為蒼生謀福利的“義”。同樣,這“義”就是滋潤、養(yǎng)長天下萬物的“露”。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