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王亞靈 葛紅鑫 趙楠楠】與《論語》相伴的日子,我們一直在成長

        欄目:青春儒學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18:05:12
        標簽:《論語》

        與《論語》相伴的日子,我們一直在成長

        作者:王亞靈、葛紅鑫、趙楠楠

        來源:“書院研究”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二月初十日巳

                  耶穌2021年3月22日

         

        今天,2021年3月22日,對王亞靈、葛紅鑫和趙楠楠同學來說,是一個值得開心和紀念的日子,因為她們堅持誦讀《論語》達365天、200天。于是,我們一起來聊聊與《論語》相伴的日子......

         

         

         

         

         

        明明德讀書會成員王亞靈同學

         

        只待驀然回首

         

        大家好,我是王亞靈,今天是我《論語》誦讀打卡的第365天,很榮幸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誦讀《論語》一年來的一些所思和所感。

         

        因為《倫理學與生活》這門選修課,我結識了杜老師,加入了老師創(chuàng)辦的明明德讀書會與大學共學,并且于2020年暑假在家鄉(xiāng)開展了“傳統(tǒng)文化三下鄉(xiāng)”活動。

         

        大學期間再次學習《論語》,少了初中閱讀時的那種淺顯,也沒了高中學習的功利性,不僅重新認識了孔子,也在誦讀過程中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處世心態(tài),以及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此時的學習,不再淺顯地停留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層面,而更多地傾向于“溫故而知新”。通過溫習舊的知識來獲取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就像我們誦讀《論語》,周而復始,由剛開始的讀音錯誤到后來加注自己的理解之后更有感情地去誦讀,這何嘗不是一種“知新”的收獲?對于父母,也不再是“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而是更多地理解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一懼”的現(xiàn)實。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變老,能夠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所以“珍惜”這個詞變得越來越重要。

         

        晃眼間,一年時間已過,還記得當時和老師約定誦讀一個月時的討價還價。確實,我也沒想到自己能夠堅持這么長時間,但就是這樣,一個月又一個月,不知不覺就堅持了一年。雖然不敢奢求自己能夠馬上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那種境界,但多多少少也能從經(jīng)典中汲取生活中所需要的智慧。

         

        和經(jīng)典相伴的日子,我們永遠在路上…

         

         

         

         

         

        明明德讀書會成員葛紅鑫同學

         

        光而不耀,靜水流深

         

        數(shù)數(shù)日子,今天已經(jīng)是我誦讀《論語》的第365天了,回望堅持的這些日子,從生疏磕巴到熟讀成誦,從一個個瓶頸期到現(xiàn)在的完全適應,每天誦讀《論語》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一種習慣,《論語》也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細細品讀書中的一字一句,就好像和千百年前的圣人進行一場思想上的交流。

         

        在2020年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中,我把《論語》教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他們求知若渴的眼神和新奇的想法讓我覺得,他們才是我的老師,我也應該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著溫柔和熱情。我也把經(jīng)典《論語》帶回我的家鄉(xiāng),和家人們共讀《論語》。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捏捏肩,把從《論語》中學到的孝道踐行到實際生活中。這些難得的實踐機會,都會成為我生命中最特別的經(jīng)歷和寶貴的財富。

         

        《論語》中的為學之理、為人之道,值得我們反復去體悟、反復去實踐。在這里,我主要談談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關于學習的論述??鬃雍苤匾晫W習態(tài)度,強調(diào)要終身“好學不厭”,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干,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要養(yǎng)成經(jīng)常思考問題和審視自己的習慣。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形成有理有據(jù)的判斷,那就是要勤奮學習、勇于實踐、善于總結,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不斷溫故舊學、收獲新知。

         

        誦讀《論語》的日子,我們收獲了很多;誦讀《論語》的路上,我們一直在成長......

         

         

         

         

         

        明明德讀書會成員趙楠楠同學

         

        學深悟透,起而行之

         

        總有人問:我們?yōu)槭裁匆x《論語》?

         

        理由無他,因為《論語》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作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它真正講透了安身立命的大智慧,也因此被眾多名人大家捧在手心,一讀再讀。

         

        學者章太炎說:讀《三字經(jīng)》不如讀《百家姓》,讀《百家姓》不如讀諸子百家,讀諸子百家不如讀《論語》。教育家錢穆認為:《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就連商業(yè)大鱷馬云也說:《論語》是真正人類的智慧,是我重復看、不斷看的書。

         

        梁啟超由《論語》悟出歷史:“茍無孔子及《論語》,則中國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楊絳在《論語》里見到了不同的人:“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書里的一個個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個樣兒,各不相同。”林語堂在《論語》里得到了許多趣味:“吾嘗細讀《論語》,精讀《論語》而咀嚼之,覺得圣人無一句話不幽默?!庇嗲镉暝凇墩撜Z》中體味到了美德:“美德的優(yōu)秀文本,是孔子的《論語》?!薄?o:p>

         

        今天,是我正式加入明明德讀書會的第200天,也是我誦讀《論語》的第200天。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日子里,《論語》教給我的卻是值得窮盡畢生去參悟,去踐行的人生智慧。

         

        對《論語》產(chǎn)生的重新認知,是在大二上學期的第一節(jié)馬原課上,杜老師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課題——“《論語》走進馬原課堂”。一本傳統(tǒng)經(jīng)典和一門思政課程,到底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這讓我感到新奇和困惑,后來我明白了杜老師教書育人的良苦用心,也從此與明明德讀書會結緣。

         

        自加入讀書會的第一天起,每天堅持誦讀《論語》,作為一名中文系學生,對于《論語》這類經(jīng)典著作本就充滿興趣,所以從開始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相反,在誦讀的過程中,我能夠沉下心來,一字一句去細細品味和琢磨。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會主動去查閱資料,或者與老師、同學交流探討,使我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富,這對于我的專業(yè)學習也是十分有益的。

         

        除了知識的積累,《論語》帶給我更多的是人生智慧,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孝”道。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論語》中,“孝”被看做仁之本,而“仁”又是《論語》的核心思想,從此便足以看出“孝”的重要性。古代將“孝”看做百善之首,以“孝”作為治國理政的基礎。

         

        《論語》中對于“孝”的對象界定,不僅局限于父母,還包括宗族中的長輩、去世的祖輩,甚至日月山川之鬼神。作為一個普通的個體,我主要想談一談對父母的“孝”。夢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眽糗沧訂栐鯓硬攀切?,孔子說:“不要頂撞父母。”頂撞父母這件事,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做過,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嘮叨,也許是因為他們的管束,但是不管父母怎么做,都是出于對孩子的關心,而我們可能會因為厭煩這種過度的愛而去頂撞他們,這時的父母肯定是傷心難過的,我們也十分慚愧,所以下一次希望我們能夠耐心地、心平氣和地與他們溝通。

         

        做到對父母的敬重,這一點《論語》中也有記載: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曾經(jīng)讀到過一段感人至深的話:“你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我已經(jīng)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對不起,從未讓你們驕傲,你們卻待我如寶?!边@讓我想到《論語》中的那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蔽覀?nèi)諠u長大,父母慢慢老去,一方面為父母的老去感到憂懼,一方面又為他們的健康感到欣慰,所以給父母多一點愛與陪伴,不留遺憾。

         

        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說:“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所以,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夠將《論語》推薦給更多人學習,將《論語》中的智慧和美德,推己及人,傳遞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現(xiàn)在《論語》誦讀已過半,我一定會繼續(xù)認真讀完《論語》剩余部分,《大學》《中庸》《孟子》等后而繼之。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要用人一生的時間和整個生命去參悟,去踐行,這就是經(jīng)典。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