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楊潤東】《論語》與我生活的一部分

        欄目:青春儒學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15:20:43
        標簽:《論語》

        《論語》與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楊潤東

        來源:“書院研究”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三月二十日己酉

                  耶穌2021年5月1日

         

        編者按:2021年春季學期開設的《倫理學與生活》通識選修課上,蘭州交通大學杜華偉老師以儒家經(jīng)典《論語》作為重要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一起誦讀《論語》相關篇章,一起探討《論語》中的孝道、好學、仁義等思想,一起立志在學習經(jīng)典中修身養(yǎng)性。結課論文是學習《倫理學與生活》的心得體會,孩子們在這份手寫作業(yè)中記錄著自己的上課經(jīng)歷,表達著對教學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評價,透露著對任課教師的認可與感謝......

         

        《論語》與我生活的一部分

         

        楊潤東

         

        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要離開大學校園了,這是我參加的為數(shù)不多的線下選修。大一的時候上過一次線下選修課,然后就是這門《倫理學與生活》了。

         

         

         

        因為個人原因,在高中沒有對傳統(tǒng)文化過多地投入,同時加上環(huán)境的原因,在生活倫理方面又有所欠缺,因此就選擇了該課程,也希望能在選修的同時適當學習東西來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因為專業(yè)課程還有外語學習的壓力,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不是特別好,下意識想通過這類課程來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

         

         

         

        因為外在原因,原本八周的課只上了七周。其實七周也過得非??欤徽Q鄣墓Ψ蚓鸵呀?jīng)結課了。第一次來上課看了課程表以為是男老師,結果讓人想不到是位女老師。

         

         

         

        第一節(jié)課留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因為坐在第一排,就被老師叫了起來為大家誦讀《論語》第一期的內(nèi)容,因為好久好久沒有在課堂讀過文學類的作品,當時讀完我的臉唰一下子就紅了,感覺當時臉非常燙。

         

         

         

        但到后來覺得這門課的氛圍還是比較輕松的,每個同學都在積極分享他們對于《論語》當中某一句話的理解與認知。但很遺憾,我原本想遇到一篇能引起共鳴的句子來分享,可由于種種原因我還是錯過了發(fā)言的機會。

         

         

         

        那么,這次我就用書面的方式來分享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段話: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笔紫冗@句話直譯過來是:“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經(jīng)過學習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難去學的,又是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難仍不學的,這種就是下等的了。”

         

         

         

        因此孔子也將學習分為三個境界,他從“在什么情況下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將獲得知識的方式分為三種不同境界,即“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這三個境界由高到低、由難到易的順序排列。

         

         

         

        所謂“生而知之”就是指生來就知道,不必經(jīng)過學習。這種人生來就具有某種天賦,在某方面可以無師自通,我們稱這種人為天才。歷史上,有許多文官或平民并沒有學過兵法,但他在軍事上也建立了卓著的功勛,這就是天賦異稟,比如太平天國楊秀清,本身是個沒讀過書的燒炭工,更沒有學過兵法,但是史書記載他指揮作戰(zhàn)“暗含兵法”,可見他是個軍事天才。

         

         

         

        王安石寫過一篇《傷仲永》,文中的方仲永就是一個“生而知之”的天才,他長到五歲也未見過書寫工具,然而有一天向父親索要這些東西,一眨眼的功夫?qū)懥怂木湓?,還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作的詩,文采和道理都有令人稱道之處,這就說明他在這方面有天分。不管怎么說,我們必須承認,有些人的確可以生而知之,但畢竟是少數(shù)。

         

         

         

        “生而知之者”的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達到的,大多數(shù)人都處在“學而知之”與“困而學之”的境界?!皩W而知之”是說通過學習充實自己,體現(xiàn)了人的主觀能幼性??鬃訌牟徽J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說,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懂得很多東西,是因為自己的后天努力?!皩W而知之”強調(diào)的是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個境界人人可以達到,就看愿不愿意。

         

         

         

        “困而學之”是說平時用不到的時候就不學習,等遇到困難,要用這方面的知識了,這才返回去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管是知識還是技能,都是需要積累的。知識不能到用的時候才去學習,這樣做時間倉促,效果不好。

         

         

         

        “困而學之”雖然不如“學而知之",但在遇到困難通過學習來解決,這種態(tài)度還是可取的。如果遇到團難還不知學習,這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才真正可怕。由此可見,“生而知之”雖然得天獨厚,但仍然需要通過“學而知之”來鞏固或加強,再不濟也要做到“困而學之”,否則天才也會變成庸才。

         

         

         

        通過對這句話的解讀,現(xiàn)在我想通過這句話來分享和回憶一下我的三年大學是如何度過的,是如何從“困而不學”到“困而學之”再到“學而知之”的一段過程。

         

         

         

        我是2018年入的學,剛來學校因為環(huán)境與氛圍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緊迫的環(huán)境變得寬松了起來,因為之前我是一個比較散漫的人,第一學期便沉浸在了學習以外的所有地方,上課不聽課,課后的作業(yè)也基本是抄,也就進入了所謂的“困而不學”的狀態(tài),這樣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一個學期,好在最后考試,一是由于試題簡單,二是最后一段時間的約束,讓自己懸崖勒馬了回來,沒有掛科,就這樣結束了第一學期。

         

         

         

        第一學期的寒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自己也說不上來,可能是自己血液里流淌著不屈、不認輸?shù)捻g勁吧,我覺得我必須做出一些改變。因此我從學習英語開始,以通過英語四級為目標。

         

         

         

        起初的幾天人往往做事是比較興奮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也不是很久,由于之前背的單詞遺忘了,或者堅持的過程比較枯燥,一度嚴生了想放棄的念頭,但好在堅持了下來。一點點、一步步大概堅持了四個多月,六月中旬開始考試了,考完試的當天下午我就對了答案,因為想知道自己是否通過努力與堅持取得進步,但很遺憾,往往事與愿違。

         

         

         

        于是我又開始第二次準備,每天背單詞、練聽力、刷視頻,周末去輔導班補課,現(xiàn)在回想起來依然五味陳雜,無數(shù)的夜晚失眠,洗完頭后水池里掉的無數(shù)頭發(fā)質(zhì)疑著我的堅持與執(zhí)著,詞匯過了一遍又一遍,真題做了一套又一套,以為自己準備的已經(jīng)是無懈可擊了。

         

         

         

        考試再一次來了,考完后的自己十分忐忑,我又忍不住對了答案,結果晴天霹靂,感覺又有點懸了,但我調(diào)整了心態(tài)以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度過著每一天,成績出來之前還是照常背單詞、練聽力,到了出結果那天我通過了分數(shù)線,只記得看到成績的一瞬間整個手機屏幕已經(jīng)被淚水打濕,這也是第二個階段“困而學之”。

         

         

         

        然后突如其來的疫情就爆發(fā)了,開學進入了無限期的推遲階段,那段時間在家里瘋狂學英語以準備六級,開學后的第二學期剛來不久就進行英語考試了,結果令人差強人意,又沒過。晚上我和室友去爬了座山,讓自己平復了下來就又開始準備,無時無刻不在學英語,第二次考六級就過了。查成績那天還是在家,同樣的時間點,同樣的場景,只是這次眼淚沒有流下。

         

         

         

        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準備考雅思了,同時也不全把時間與精力放在學英語上,有時間還會看會兒金融、投資、思考方面的書來提高自己的認識,一次次的成長磨勵與失敗已經(jīng)讓我變得堅不可摧了。

         

        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進入“學而知之”的階段了!

         

         

         

        作者簡介:

         

        楊潤東,蘭州交通大學2018級物流管理專業(yè)學生,愛好健身籃球、投資學。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