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源遠(yuǎn)流長的祭孔活動

        欄目:禮儀祀典
        發(fā)布時間:2021-09-18 10:58:07
        標(biāo)簽:祭孔活動

        源遠(yuǎn)流長的祭孔活動

        來源:中國孔子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八月初九日丙寅

                  耶穌2021年9月15日

         

        我國的祭祀文化源遠(yuǎn)流長。先民祭圖騰,帝王祭天地,百姓祭祖宗,久而久之,形成了隨處可見的祭祀文化。其中,祭孔是對"先賢"——萬世師表、至圣先師孔子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紀(jì)念活動。

         

         

         

        孔子生于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敦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歲。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業(yè)上的成就很高,影響極為深遠(yuǎn),所以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稱為“先師”以后,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鬃幼浜螅牡茏釉谒幼〉娜g茅草屋里,供奉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并且按歲時祭祀,第二年魯哀公正式到孔廟祭孔。之后,從漢高祖到清高宗的1700年間,有12位帝王先后來到孔廟祭祀,留下碑文。

         

         

         

        真正意義上的祭孔大典則始于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過魯,以“太牢”祭祀孔子,開歷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自淮南過魯,以太牢祀孔子”,同時封孔子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專主孔子祀事。東漢明帝時,詔命祀先師孔子和先圣周公。據(jù)《闕里志》載:“靈帝建寧二年,祀孔子,依社稷?!币簿褪钦f,孔子享受和社稷神同樣的規(guī)格。

         

        魏晉南北朝期間,有時又以孔子為先圣,以顏回為先師奉祀。拜孔揖顏之禮更多是在國家太學(xué)舉行,往往是國子監(jiān)祭酒負(fù)責(zé)典禮。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皇太子釋奠孔子用樂奏登歌,此為釋奠孔子用樂之始。東魏孝靜帝興和元年(公元539年)兗州刺史李珽修建孔子及十弟子容像,立碑于廟廷。

         

        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二年(619年)于國子學(xué)中立孔子廟和周公廟,親往釋奠。至此以后這項祭祀活動就多由皇帝和皇太子親自祭奠了。唐太宗以孔子為先圣,以顏回為先師,并昭尊孔子為宣父,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由皇太子釋奠,并作初獻(xiàn),以國子祭酒為亞獻(xiàn),以兗州刺史攝司業(yè)為終獻(xiàn)。以二十二位儒家學(xué)者配享。唐玄宗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初定十哲配祀孔子廟,在先圣廟樹立孔子、顏回等十哲雕塑坐像,并在墻壁繪上七十位孔門弟子和二十二位賢人的畫像。在東西二京,用太牢犧牲,一起舉行祭祀,音樂規(guī)格為宮懸,舞為六佾。這一切已是僅次于天子的規(guī)格了。

         

        宋代是孔氏受朝廷恩寵較為興盛的時期,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親謁孔子廟,詔增修祠宇,繪先圣先賢先儒像,釋奠用永安之樂。三年(公元962年)詔祭孔子廟,用一品禮,立十六戟于廟門。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賜孔子廟經(jīng)史,又賜太宗御制御書一百五十卷藏于廟中書樓。二年春二月,詔立孔子廟學(xué)舍。三月頒孔子廟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從上公制。夏五月詔追封孔子弟子,秋七月加左丘明等十九人封爵。三年(公元1010年)頒釋奠儀注及祭器圖,建廟學(xué)。

         

        從元到清,孔廟神靈的設(shè)置,都基本沿襲宋朝確定的格局。明初,朱元璋尊孔循禮,規(guī)定每年仲春和仲秋的第一個丁日,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國學(xué)。以丞相初獻(xiàn),翰林學(xué)士亞獻(xiàn),國子祭酒終獻(xiàn)。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廟,順治十四年(1657年),就曾在弘德殿祭先師孔子。順治定都北京后,在京師國子監(jiān)立文廟,廟內(nèi)有大成殿,專門用來每年舉行祀孔大典。文廟中還有啟圣祠,燎爐、瘞坎、神庫、神廚、宰牲亭、井亭等設(shè)施。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祀禮規(guī)格又上升為上祀,奠帛、讀祝文、三獻(xiàn)、行三跪九拜大禮。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