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平川一馬】朱子母親祝夫人墓前的幽思 ——走近朱子,會歷史中人

        欄目:青春儒學(xué)
        發(fā)布時間:2022-05-20 18:46:46
        標(biāo)簽:朱子母親祝夫人

        朱子母親祝夫人墓前的幽思

        ——走近朱子,會歷史中人

        作者:平川一馬

        來源:“石庵書院”微信公眾號

         

         

         

        朱文公像

         

        5月5日-5月14日,我們書院師生用了九天半的時間,完成了“重走朱子路”,大家都期待暑期再次出行。

         

        回來這些天,我們在整理一路的思想見聞。經(jīng)過商議,大家一致覺得現(xiàn)階段的課程可以調(diào)整,應(yīng)乘熱打鐵,借此契機和大家進一步親近朱子、學(xué)習(xí)朱子文化。選取此行遇到的幾位有代表性的理學(xué)人物傳記來讀,如胡安國、蔡元定、宋慈等諸賢,這樣有朱子的老師前輩,也有朱子弟子后學(xué),串起了朱子理學(xué)的脈絡(luò)。

         

        為了給學(xué)習(xí)有個更好的入門與開端,我們先從劉昆庸老師的朱子文化講座,以及紀(jì)錄片《大儒朱熹》開始。

         

         

         

        白鹿洞書院學(xué)規(guī)

         

        今天上午,學(xué)習(xí)劉老師講的《白鹿洞書院學(xué)規(guī)》,下午共學(xué)紀(jì)錄片《大儒朱熹》第二集源頭活水。大家感觸很深,如何找到君子之樂,如何尋得良師益友,如何有學(xué)問與道義之擔(dān)當(dāng),如何對生活有感……結(jié)束時,已經(jīng)五點半,趁著這份感動,加上視頻里所出現(xiàn)的多處地方,正好是此次我們徒步去過的地方,更有親切感,更有觸動,且金峰老師新來,于是我提議,大家一同到幾公里之外的寒泉塢去,那里正是朱子母親祝夫人的長眠之處,也是當(dāng)年朱子寒泉精舍著書講學(xué)的地方。

         

         

         

        寒泉精舍

         

        我騎摩托,帶著振涵,迎風(fēng)而行。大家乘車,不久即到寒泉林,在一排數(shù)十年樹齡的酸棗樹下,一邊交談,一邊走進歷史:

         

        路上一直在想,我們這些人為什么會對這些古跡感興趣?我想,大概是我們心中對這些歷史文化在乎,愿意接近這些古圣先賢。古圣先賢也“好古,敏以求之”吧,雖然我們看到的,有的是后人興建的,有的是很小的歷史遺跡,稱不上是很高級別的文物,但它們是一個重要的象征,是我們后人感受、靠近古人非常重要的實物媒介。我們見到這些遺跡,如同見到先人一般,不在于名貴,不在于盛大,而在于它與我們向往之人有關(guān)。因此,反過來說,一個珍視文化的人,是不會對周圍的文化古跡置若罔聞、熟視無睹、不加珍惜的。孟子說:“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明堂)矣?!敝熳舆@些先賢,每為官一方,必利用閑暇時光,尋找當(dāng)?shù)氐墓袍E去憑吊、到先賢的祠堂去瞻仰,去發(fā)思古之幽情。

         

        先賢尚且如此,我們豈能不效仿?有這樣的虔誠與恭敬,自然能夠與古圣先賢的精神往來,這不也是在接祖氣、接血脈?就如同釋迦牟尼佛去世后,他的物品為他子弟信徒所珍視一般,雖然那些不是釋迦牟尼佛本尊,但是卻象征著佛陀,禮敬珍惜它,就如同佛陀現(xiàn)前一般。

         

         

         

        祝夫人墓文物保護碑

         

        于是,我們不斷走訪這樣的古跡,學(xué)習(xí)了解這些遺跡所象征的古圣先賢的精神,我們似乎也與傳統(tǒng)同在。

         

        像裴老師去年才開始和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經(jīng)典,但因為有大量跟著愛盟探尋古圣先賢遺跡的經(jīng)歷,于他而言,珍視它們就如同珍視自己家的東西一樣,便很自然地就走進歷史傳統(tǒng),親近先賢人格。

         

        我們前些時間在學(xué)習(xí)《史記》,大家被司馬遷的人格深深打動。其實,司馬遷又何嘗不是被夫子一次次打動?所以,他特意到曲阜,去尋找他心目中的偶像,他在孔子墓前憑吊緬懷,他去看車服禮器,看孔子的后生在延續(xù)禮樂,一次次想念其為人,想象著這位令自己折服的圣人的音容笑貌,恍惚之間,他們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中相會,這是多么動人的瞬間。

         

         

         

        祝夫人墓

         

        我們今天到祝夫人墓前,雖然只是一塊小地方,想必和當(dāng)年真實景象有很多不同,但是這片地方就是朱子守孝之處,多少個日日夜夜,朱子在這里獨自徜徉思索呢?我們今日也登臨,能給八百年后的我們,幾多啟發(fā)呢?

         

        我常和孩子們說,我們喝的水,呼吸的空氣,似乎與古人沒有什么區(qū)別,我們與他們仰望同一片的藍天,同踩一片腳下的土地,甚至看過同樣的日出日落,走過一段同樣的林間小路,倚坐過同樣的石柱臺階,他們最后成圣成賢,而我們與古圣先賢是如此親近,他們的人格與背影,冥冥之中,對我們會有什么影響和啟迪嗎?如果我們愿意靠近他們,他們就在那里。圣賢光芒無處不在,也許朱老夫子已經(jīng)等了我們多年,也目送了很多人。

         

         

         

        祝夫人墓

         

        一般的體驗,電視里頭的畫面多離自己很遠。我們今天看紀(jì)錄片,里頭的很多畫面,離我們?nèi)绱酥?。我們想來,馬上就到畫面中來了??鬃诱f:“未之思也,夫何遠志有?!本拖裆衔缥覀儗W(xué)習(xí)《白鹿洞書院學(xué)規(guī)》,如果我們有心到白鹿洞書院去,我們只要半天車程,就可以到現(xiàn)場。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心向往之,如果真的向往,再遠,我們也會到畫面里。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圣賢之道也是如此。朱夫子讀到孟子說:“圣人與我同類”,會升起信心,原來圣人也可以學(xué)而至,那是怎樣的一種自覺?

         

        今天,我們在祝夫人墓前,可以想象的是,朱子讓母親顯耀榮光了。雖說母以子貴,但沒有祝夫人又豈有朱子?如果我們多了解祝夫人,會發(fā)現(xiàn)朱子的優(yōu)秀,祝夫人一定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么說?祝夫人生在婺源望族,其父祝確是英豪,積德行善無數(shù),在當(dāng)?shù)睾苡杏绊懥?,可想朱子母親在這樣的家風(fēng)之下成長,豈是等閑之人?世人留下多個祝母教子之故事即是佐證,祝夫人的眼界、格局、思想、修養(yǎng),都遠高于一般的婦人。我們看朱松的高情遠致,再聯(lián)想古人講求的門當(dāng)戶對,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追求,豈是現(xiàn)在人所能輕易明白的。所以,圣賢的母親,大多確也本來不普通,而他們的優(yōu)秀,又多源自于家庭重視教化與傳承。

         

        這些信息,雖然對于了解祝夫人來說,依舊單薄,但卻足矣令我們對這樣一位母親肅然起敬,我們憑吊緬懷她,如同與朱子一同慎終追遠,一同感念先人遺澤。

         

         

         

        位于建陽城南的蔡元定公園

         

        近來看《蔡元定傳》,蔡元定的母親,就不是一般的家庭出生,也是文化大家,這些都為蔡元定的教育打下了基礎(chǔ)。朱子高足黃榦也有一個了不起的母親,黃榦當(dāng)年大年三十要從江西冒雪來向朱子求學(xué),向母親請示,她母親居然二話不說答應(yīng)了,放在現(xiàn)在,真不敢想象。

         

        祝夫人去世時,朱子約40歲,由朱子高足蔡元定覓得寒泉這塊風(fēng)水寶地,而朱子守孝于此,6年時間里,四方來學(xué)者影從,于是在此處創(chuàng)辦了人生的第一所書院寒泉精舍,蔡元定、林用中、劉爚、黃干、詹體仁等等著名弟子,都于此聚集。在這里,朱子對自己的學(xué)說進行了整理,據(jù)說并于此處初步完成了《論語要義》《孟子集解》,《四書集注》中如此重要的內(nèi)容在此初具規(guī)模,何其偉大。此正是我們石庵書院每日誦讀講解所宗之本,我們生活于斯學(xué)習(xí)于斯,似乎就是為我們而寫一般,親近幾多,便會覺得《四書章句》于我們多了幾份溫度和厚重。

         

         

         

        呂祖謙(東萊先生)像

         

        朱子在寒泉期間,我母親的先祖——呂東萊(祖謙)前來,與朱子切磋月余,兩個偉大靈魂的交流與碰撞,歷十多日,理學(xué)重要著作《近思錄》便編纂完成,作為了解理學(xué)的捷徑,成為中國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空前絕后的千年一遇??梢韵胍?,我們現(xiàn)在所站的一小片土地,東萊先生和朱子,還有那一群門生,一定多次徜徉思索,涵泳交談其間,他們有文化的自知、自信與自覺,有文化的擔(dān)當(dāng),有家國的關(guān)懷,在為往圣繼絕學(xué),在試圖通過《近思錄》接引更多的世人走入儒門道統(tǒng)之中。這是怎樣的深度交流?又是怎樣的情與義呢?我們內(nèi)心里向往嗎?期待嗎?如果我們有幸與之相逢同一個時代,會有我們留下的痕跡嗎?這個時代的呂祖謙和朱子這樣的佳話,還會有嗎?

         

        順便說一句,朱子弟子劉爚,也由朱子引薦給東萊先生做弟子,這是古人的胸懷氣量與相尚以道,沒有門戶之見。多年后,學(xué)有所成的劉爚在一里外的馬伏村建有云莊書院,對后世亦很有影響,可惜已經(jīng)不見蹤影。

         

        因為東萊先生與朱子的此次小聚,又促成了不久之后在鵝湖的陸九淵陸九齡兄弟與朱子的鵝湖之會,開啟了中國學(xué)術(shù)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書院論辯的先河。而多年前在湖南岳麓書院的朱張會講,亦是盛況空前。這些先賢的風(fēng)骨精神、高情遠致,真令人向往呀。后來張栻、呂祖謙先后去世,唯余朱子與年紀(jì)稍小的陸九淵泛舟湖上,感慨天地人事,說:“自有宇宙以來,已有此溪山,還有此佳客否?”其中的深遠與孤獨,又有誰知呢?

         

        這讓我想起前些天我們的重走朱子路。祝夫人墓作為我們“重走朱子路”的第一站,不僅因為通過紀(jì)念祝夫人,來感念朱子的血脈之源,也因為寒泉精舍作為朱子所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書院,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我們來祭拜瞻仰,即是追溯考亭學(xué)派的精神之源,來續(xù)上我們后生的一點氣脈。

         

        夕陽西下,我們興盡而返,乘風(fēng)歸來。振涵同學(xué)說,我們今天是“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呀,我贊賞他的靈動雅量,這何嘗不是古圣先賢們努力追求的境界呀,我們大概是步他們的遺風(fēng)流韻吧。

         

        在詩經(jīng)河上,看著殘陽與歸棹,望著遠處的西山和云谷山,流水默默,思古悠悠,不忍離去。

         

        ——2022.05.17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