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陳嘉許】蓍占原理試解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shí)間:2022-08-16 17:28:13
        標(biāo)簽:蓍占原理

        蓍占原理試解

        作者:陳嘉許

        來源:作者賜稿儒家網(wǎng)

        時(shí)間:西元2022年8月16日

         

        作者簡介:陳嘉許,男,西元1979年生,主要研究先秦儒學(xué)與宗教。

         

        關(guān)于先秦時(shí)期的蓍草筮法(《系辭上》所載),歷來難知其詳。漢唐以后,占居主流的解釋與操作方法,是“過揲法”、“掛扐法”(兩者大同小異),每三變成一爻,共十八變成六爻,非常繁瑣,以致在實(shí)際應(yīng)用中,蓍草筮法基本上被梅花易數(shù)和金錢卦等簡便方法取代了。

         

        通常認(rèn)為,《系辭上》所記載的占筮過程過于簡略,導(dǎo)致后人無從確知。本文試圖在前賢基礎(chǔ)上,對經(jīng)典原文某些關(guān)鍵地方重新解釋,看看有沒有可能存在更為簡便的蓍占方法,聊備一說而已,當(dāng)或不當(dāng),有俟高明。

         

        原文如下:

         

        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shí),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cái)?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cái)?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朞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矣!

         

        以下依次對原文展開釋讀。

         

        【原文】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注】“大衍之?dāng)?shù)五十”的象征含義,也許可以用“一中一極”的原理來解釋。中,象征的是內(nèi)在中心;極,象征的是外在邊畔(或者說可以延伸的半徑極限)。一中一極,就把內(nèi)外框架大局定下來了。天地十個(gè)數(shù),陽取其中,為五;陰取其極,為十,合起來五十。這與爻辭描述六爻陰陽屬性的時(shí)候,用6、9來象征,原理是一樣的,都是“一中一極”,只不過在描述爻性的時(shí)候,陽取其極,陰取其中。就天地范圍而論,先有《乾》然后才有《坤》,即《系辭》講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從陽之健運(yùn)而演化出無量無邊,陽在內(nèi),陰在外,故陽取其中,陰取其極。就某事某物等局限范圍而論,有了內(nèi)在的根基(或者說土壤),才談得上各種具體的向外發(fā)展,陰在內(nèi),陽在外,故陽取其極,陰取其中。陽動,陰靜,故天地總體其實(shí)是不動的(邊畔為陰),以十為極;而具體事物的發(fā)展是無窮無盡的(邊畔為陽),以九為極。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天數(shù)是一、三、五、七、九,地?cái)?shù)是二、四、六、八、十,陽取其中即五,陰取其極即十,象征天地的演化。衍是向前發(fā)展的意思,從河流之義引申而來。

         

        【文義參考】世界演化的大數(shù)字是50,用蓍草占筮的時(shí)候則用49。差額的1,象征太極。

         

        【原文】分而為二以象兩,掛(1)一以象三,揲(2)之以四以象四時(shí),歸奇(3)于扐(4)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注】(1)掛:《說文》:“畫也?!苯绠嬏锏兀@里指形成三爻一卦的卦象?!霸賿A而后掛”的“掛”同義。(2)揲shé:《說文》:“閱持也?!保?)奇:四組蓍草里,數(shù)量最少的那組。(4)扐lè:拿到一邊。

         

        【文義參考】把這49根蓍草隨意分成上下兩組,分別象征陰陽兩儀。再把其中任意一組分為兩組,這樣桌面上就有了三組,象征天、地、人三才。再從三組里的任意一組再分出一組,這樣桌面上就有了四組,象征春夏秋冬四時(shí)。目測哪組蓍草數(shù)量最少,拿出來放在一邊,象征閏法,這樣就剩下了上、中、下三組。分別計(jì)算上、中、下三組的蓍草數(shù)量,依據(jù)個(gè)位數(shù)的陰陽性質(zhì)得出下卦。例如,上、中、下三組的蓍草數(shù)量分別為13、12、18,則下卦為《艮》。五年會有兩次置閏,于是再把下卦三爻的這三組蓍草歸到一起,重復(fù)以上分二、象三、揲四、歸奇的程序,就得出了上卦。上下卦結(jié)合起來,即成一卦。

         

        【原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cái)?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cái)?shù)三十,凡天地之?dāng)?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文義參考】天數(shù)是1、3、5、7、9,都是陽數(shù);地?cái)?shù)是2、4、6、8、10,都是陰數(shù);每組里面的每個(gè)數(shù)字,各與另一組里面的數(shù)字匹配相合。天數(shù)五個(gè)數(shù)字相加,是25;地?cái)?shù)五個(gè)數(shù)字相加,是30;天地之?dāng)?shù)總共是55,爻的陰陽就依據(jù)天地之?dāng)?shù)的陰陽屬性而確定下來,成其變化而行其神妙。

         

        【原文】乾之策(1)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dāng)朞(2)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也。

         

        【注】(1)策:籌策,即用來占卜的蓍草。(2)朞jī:整年或整月或整日,這里指整年。

         

        【文義參考】兩次歸奇的結(jié)果,如果都是陽,則爻性為9、9、9、9、9、9,此即《乾》,每爻乘以“四時(shí)”(春、夏、秋、冬),即每爻數(shù)為36,《乾》數(shù)對應(yīng)為36×6=216。兩次歸奇的結(jié)果,如果都是陰,則爻性為6、6、6、6、6、6,此即《坤》,每爻乘以“四時(shí)”(春、夏、秋、冬),即每爻數(shù)為24,《坤》數(shù)對應(yīng)為24×6=144。216+144=360,象征一年(包含四季)的天數(shù)。包括上下篇兩篇在內(nèi),全經(jīng)陰陽爻數(shù)量各為192,24×192=4608,36×192=6912,4608+6912=11520,這象征萬物之?dāng)?shù)。

         

        【原文】是故四營(1)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可與佑神矣!

         

        【注】(1)四營:“營”有建造的意思,這里可以理解為擺出四組的動作。(2)酬酢:泛指與世間人打交道。主答客曰酬,客報(bào)主人曰酢。

         

        【文義參考】從分二、掛一象三到揲之以四,陰陽、三才、四時(shí)的象征意義已在其中了,換句話說,到了桌面上有四組蓍草的時(shí)候,“易”的意義已經(jīng)完備了。2(陰陽,即“分二”)+3(三才,即“掛一象三”)+4(四時(shí),即“揲之以四”)=9,一卦要重復(fù)兩次這樣的變化過程,9×2=18,可以說一卦是通過18變才起出來的。上下兩個(gè)八卦都起出來了,還只能稱為初步小成,真正要考驗(yàn)的是斷卦水平,觀察上下卦象、總體卦象、卦辭爻辭,結(jié)合所占事項(xiàng)的具體情況,甚至結(jié)合斷卦者的靈機(jī)一動,確定占筮結(jié)果,這件天地之間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算完成了。像“道、神”這種形而上的存在,“德、行”這種形而下的存在(平常的層次是從高到低、從隱到顯),都顯象在了推演過程中,所以占筮的意義,下能與世人推誠互動,上能與神明恭敬溝通啊!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