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蜀學的歷史與未來發(fā)展
——“2022第二屆全國蜀學論壇”在西華大學舉行
作者:趙徐州 曾江 張雪蓮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十一月十五日乙未
耶穌2022年12月8日
“2022第二屆全國蜀學論壇——蜀學的歷史與未來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西華大學舉行。西華大學/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 通訊員 張雪蓮)12月3日,“2022第二屆全國蜀學論壇——蜀學的歷史與未來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西華大學舉行。
研究蜀學弘揚蜀學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西華大學蜀學院執(zhí)行院長潘殊閑主持開幕式。西華大學黨委副書記、西華大學蜀學院院長張力致開幕辭。他首先轉達了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高中偉,四川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朝先對論壇舉辦的祝賀,同時介紹了西華大學的基本情況及學校在蜀學教育、傳承與弘揚方面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績。西華大學作為四川省屬高校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大學,以蜀學來構建西華大學的發(fā)展特色。2003年,西華大學就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共建了蜀學研究中心,以“研究蜀學,弘揚蜀學,為四川文化建設作貢獻”的宗旨,并創(chuàng)辦《蜀學》研究輯刊,至今已經出版了20期,在海內外產生了良好影響。另外,成立于2003年的地方文化資源保護開發(fā)研究中心,與西華大學圖書館共有“四川地方文化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數據庫”,在岷江流域文化研究、四川名人研究、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四川文化產業(yè)研究等方面突出。圍繞蜀學傳承與發(fā)展的需求,西華大學結合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和四川經濟社會發(fā)展,產出一批較有影響力的系列科研成果和系列社會服務。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王元勇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加強與西華大學的合作,全力支持蜀學研究中心和西華大學蜀學院工作。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向論壇發(fā)來賀信,對西華大學蜀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并回顧了自己從事蜀學研究的歷程,總結了蜀學作為地域學派的主要特征。西華大學科技處處長朗方年宣讀了全省高校重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學院“西華大學蜀學院”學術顧問、學術委員等名單。
全方位探究蜀學
“文章冠天下,蜀學垂無窮”,四川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蜀學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資源富集,歷史底蘊深厚,是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流派之一。在隨后的主題論壇上,專家學者圍繞“蜀學的歷史與未來發(fā)展”主題,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川,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紅霞,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徐希平分別主持了三場主題論壇,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員楊世文、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譚平、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明華分別對主論壇發(fā)言作點評。
論壇共收到參會論文及發(fā)言提綱80余篇,涵蓋蜀學中的經學、史學、考古、文學、語言、教育、數學、禪學、書法繪畫等眾多領域,充分體現了蜀學“兼綜百科”的特質。與會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在挖掘蜀學、闡釋蜀學、辨析蜀學,殊途而同歸,為全方位探究蜀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論壇由西華大學主辦,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四川省第一批全省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學院西華大學蜀學院、地方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fā)研究中心、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蜀學研究中心承辦。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來自海內外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200余位專家學者相聚云端,共議蜀學的歷史與未來發(fā)展大計。
據介紹,西華大學將以“西華大學蜀學院”的建設為契機,認真落實四川省委政府“一干多支、五區(qū)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戰(zhàn)略部署,以后還將繼續(xù)召開“蜀學論壇”,高水平地建設好西華大學蜀學院和蜀學研究中心,持續(xù)辦好《蜀學》輯刊,進一步提升巴蜀文化影響力,把蜀學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建設與西部經濟發(fā)展高地相適應的文化強省。同時,西華大學蜀學院,將積極把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發(fā)展趨勢和本質要求,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為傳承與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貢獻“蜀學智慧”和“蜀學方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近復
【下一篇】【李成 曹瑋】從奪簋看西周法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