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李煒永】講信修睦:君子處世之道 國家執(zhí)政之基

        欄目:中央黨校機關(guān)報儒家道場系列
        發(fā)布時間:2023-01-06 18:51:43
        標簽:講信修睦

        講信修睦:君子處世之道 國家執(zhí)政之基

        作者:李煒永

        來源:《學習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壬寅臘月十一日庚申

                  耶穌2022年1月2日

         

        講信修睦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儒家經(jīng)典《禮記·禮運》篇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是目前所見“講信修睦”最早的出處。所謂“講信修睦”,就是人與人之間要重視誠信,進而和睦相處?!爸v信修睦”的首要思想是誠信?!墩f文解字》云:“誠,信也”“信,誠也”?!罢\”與“信”一體兩面、互為印證,故而構(gòu)成合成詞“誠信”。當然,若仔細深究,“誠”與“信”在內(nèi)涵上也有差別。誠的本義是真實無妄,強調(diào)思想上的真實或內(nèi)心的誠實;信則更強調(diào)行為方面,要求做事誠摯守信。簡單來說,誠是本質(zhì),信是表現(xiàn),所謂“誠信”,體現(xiàn)的是內(nèi)與外、體與用、哲學與倫理的統(tǒng)一。

         

        中國古人十分重視誠信,并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積淀成為一項基本道德規(guī)范。孔子說“信以成之,君子哉”,就是說靠誠信取得成功,這才是君子呀??鬃舆€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形象地將誠信比之車子的關(guān)鍵部件,喪失誠信的人,就像“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一樣,終是無法“上路”的。“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益者三友”,要與講誠信的人交朋友?!逗鬂h書·朱暉傳》載:東漢時,朱暉、張堪同為南陽名士。張堪早知朱暉講信義。原素不相識,后二人在太學相見,張堪把朱暉當朋友看待,并將妻兒托付于他。張堪英年早逝,他的妻兒生活非常艱難。朱暉聽到這個消息后,便年復一年資助關(guān)心他們。朱暉的小兒子覺得奇怪,便問,您過去和張堪沒什么交往,怎么對他的家人如此關(guān)心?朱暉回答說,我跟張堪的確相交不深。但他“嘗有知己者言”,“吾以信于心也”,我又怎能辜負這份信任呢?與利交,也要講誠信。盡管中國古代“重農(nóng)抑商”,但一旦參與經(jīng)商,即要遵循“市賈不貳,國中無偽”“童叟無欺”的準則,即商業(yè)經(jīng)營活動必須誠實可信。

         

        講誠信同樣是立國之本、執(zhí)政之源?!墩撜Z·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边@是說當政者必須取信于民,政府一旦失去民眾的信任,也難以立得起來。南宋朱熹說:“無信如何做事?如朝更夕改,雖商鞅之徒亦不可為政?!痹谒磥?,誠信不再是單純的道德要求,更是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前提。推而廣之,國家交往也應該講信義。管子說,“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即誠信是團結(jié)天下人的紐帶。而像有的國家那樣,為一己之私之利,屢屢背信棄義,說一套、做一套,也必失信于國際社會,失道寡助,寸步難行。

         

        “講信修睦”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睦”?!墩f文》云:睦,目順也,一曰敬和也。《廣韻》:親也,敬也。《六書故》:睦,目諧也。凡人喜慍,必形于面目,故和為睦??梢姡澳馈倍嗯c“和”相通,即和睦、和順、友善。中國人給人的印象就是溫文爾雅、親善友愛,這是由中華文化內(nèi)傾性的特質(zhì)決定的。與西方諸民族“好戰(zhàn)健斗”的特點不同,中華民族崇尚“中庸和平”。比如,儒家講“仁”,強調(diào)“仁者愛人”,即在道義和情感上人們應相互尊重和關(guān)愛。講“中庸”“中和”,很大程度上是“抑其血氣之剛”,從而使人的生理與道德理性合為一體。此外,道家強調(diào)“不爭之德”與中道思想,墨家強調(diào)“兼相愛、交相利”,這些都對塑造中國人的性格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日常生活實踐中,中國人也歷來重視和諧對穩(wěn)定社會的重要作用,講究“家和萬事興”,不僅夫妻之間、長幼老弱之間要和睦,而且朋友之間、同窗同事之間、進而陌生人之間都要和睦,萬事以“和為貴”。

         

        由于中國文化是和平寬大的文化,由此塑造的中華民族亦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愛好和平的民族。儒家倡言“民胞物與”,以善心對待一切;老子強調(diào),“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不以兵強天下”;墨子認為:“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并說:“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眾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國,莫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害也?!笨v觀歷史,中國重文輕武,崇拜圣人超過崇拜英雄,軍事戰(zhàn)備多是用于自衛(wèi),很少用武力去侵略、壓迫和吞并弱小民族。即使與異國的戰(zhàn)爭,也往往是在迫不得已之時才起而抗戰(zhàn),極少主動挑起戰(zhàn)事。

         

        講信修睦的道德倫理觀主要源于古典的農(nóng)業(yè)社會,因此當下要弘揚講信修睦就必須賦予其當代的意義,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有種種違背誠信甚至惡德的事情就否定這套常道的價值觀。上升到國際層面,恃強凌弱、零和博弈是行不通的,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面對局部地區(qū)沖突、疫情、環(huán)境保護等全球重大問題,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立面對。以誠待人,講信修睦,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美美與共,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我們?nèi)祟愖非笮腋I畹恼嬲雎贰?o:p>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