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qū)W”第六次會讀記錄
來源:“春秋公羊讀書會”微信公眾號
時間:西元2019年12月29日
時間:2019.12.29
地點:文科實驗樓209
1. 秋,八月,公會諸侯、晉大夫盟于扈。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公失序奈何?諸侯不可使與公盟,眣晉大夫使與公盟也。
(1) 不見序,為文公諱文。
(2) 按時間順序,先逆祀后喪娶,但是先寫喪娶,后寫逆祀,疏中有“而先引喪娶者,正以納幣之前,仍有數(shù)禮,不妨在大事之前,故見之?!?/span>
(3) 不日:前文為文公避諱,不書日,“正以日為不信辭故也?!边M一步避諱。
(4) 按照正常情況,會盟要列舉出諸侯。如果第一次相同的人會盟,第二次可以不列舉諸侯。
(5) 諸侯不序:《左傳》中此事為文公遲到,《公羊傳》中“文公內(nèi)則「欲久喪而後不能」,喪娶、逆祀,外則貪利取邑,為諸侯所薄賤?!薄豆攘簜鳌分蟹秾幗又涡莸挠^點,清代鐘文烝補注認為此處是略之。
2. 冬,徐伐莒。
此處只稱徐,為夷狄之。莒為被伐者,不狄。從寫法的角度講被伐者只能稱國名,不能講伐莒人等類似說法。
3. 公孫敖如莒蒞盟。
(1) 《公羊傳》中他國到魯國結(jié)盟為來盟,魯國到他國結(jié)盟為蒞盟,具有王魯之意。
(2) 《左傳》對于此條的看法是莒國被伐之后派人到魯國請求結(jié)盟,魯國派公孫敖到莒國蒞盟,同時公孫敖娶莒國之女。
(3) 關于大夫能否娶他國之女的記載為“大夫越境逆女,非禮也?!?/span>
4. 例:天子記卒不記葬。
5. 例:書日為不信之盟。
6. 嗣君之名例:君薨嗣君自稱子某,葬后稱子,諸侯嗣君踰年大臣稱公,三年之后自稱公。天子嗣君踰年大臣稱王,三年之后自稱王。
7. 晉人殺其大夫先都。
《公羊傳》例為“大夫相殺稱人”、“大夫相殺例皆時”?!豆攘簜鳌氛J為稱人為貶稱。
8. 關于夫人姜氏如齊與至自齊:“出獨致者”,“故以致起得禮也”《公羊傳》講夫人無外事,“唯三年之喪乃可越境而奔之。”《谷梁傳》范寧認為夫人出,不書致為常例,書致只有國君得以享受,此條譏刺文公過度寵愛夫人。
記錄人:劉璐璐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許石林】李光耀先生被曲解誤傳的一句謙辭
【下一篇】“春秋公羊?qū)W”第七次會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