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鄧洪波: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來源:“儒果兒”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九月十八日癸亥
耶穌2023年11月1日
2023年10月28日晚,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辦的“儒家文明論壇第八十九期——書院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學術講座在知新樓A座1916室舉行。本場講座由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湖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鄧洪波主講,儒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古典文獻學教授何朝暉主持。講座線上線下同時舉行,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王承略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教授聶濟冬及來自北京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高校的一百五十余名師生參加本次講座。
鄧洪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書院文化研究,兼及歷史文獻、科舉制度,涉及歷史、教育、哲學等領域。著有《中國書院史》《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湖南書院史稿》《岳麓書院史》《中國書院辭典》等。曾榮獲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全國古籍圖書獎一等獎、二等獎。
講座伊始,鄧洪波介紹了本次講座的五個部分:書院與書院文獻、書院文獻分類、書院文獻整理、書院文獻研究與反思。以書院與書院文獻為切入點,鄧洪波指出書院新生于唐代,源自民間和官府,是讀書人圍繞書籍開展一系列相關活動,進行文化積累、研究、創(chuàng)造、傳播的文化教育組織。書院文獻則是在千余年的書院發(fā)展歷程中,為記錄書院沿革軌跡而形成的有關教育、學術、思想等各方面的文獻。鄧洪波將書院文獻分為書院志、書院課藝、書院規(guī)章與其他專書文獻,其中以書院課藝與書院規(guī)章為大宗,他特別介紹了外國書院文獻,同時展示了大量珍稀書院文獻。
在介紹書院文獻的整理時,鄧洪波將其分為影印、點校與匯編,詳細介紹了《中國歷代書院志》《中國書院志》《中國書院文獻叢刊》《中國書院史資料》等成果。他指出,書院文獻的研究主要圍繞書院志、書院課藝、書院講義等展開,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而書院文獻數(shù)字化研究則是圍繞鄧洪波《書院文化數(shù)據(jù)庫》建設專案,探討書院文獻的數(shù)位化處理方式、分類標準與知識產權等問題。
最后,鄧洪波對現(xiàn)有書院文獻整理與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反思。他認為未發(fā)掘的書院文獻尚多,書院文獻的整理尚待開拓,相關研究應將書院文獻置于其歷史語境中全面考察。深入發(fā)掘現(xiàn)有書院文獻,進而深度整理,將為研究學者打破制約書院研究的瓶頸提供助力。在從事研究過程中,既要注重史料的獲取、考訂,又要在理論與方法、視角上尋求突破,如此,才可能促進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在提問環(huán)節(jié),聽眾密切關注《中國書院文獻叢刊》的出版動態(tài)與書院文獻的數(shù)字化整理,圍繞書院刻書商業(yè)化、書院藏書等進行提問,鄧洪波逐一進行了解答。
何朝暉表示鄧洪波對書院文獻進行了詳盡而清晰的梳理,對書院文獻整理與研究作了回顧與展望,為有志研究者指點了門徑,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他表示,鄧洪波提出的書院文獻研究的新思路與書籍史研究相契合,研究者不僅要將書院文獻當做史料,還要放在文獻的發(fā)展脈絡中,探討其生成與傳播。王承略對鄧洪波百忙中給師生們帶來一場精彩演講表示感謝。鄧洪波的講座深入淺出,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