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王承略】尋見“曲阜”:《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讀后

        欄目:書評讀感
        發(fā)布時間:2023-11-17 21:15:18
        標簽:

        尋見“曲阜”:《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讀后

        作者:王承略

        來源:《走進孔子》2023年第4期

         

        作為孔子的故鄉(xiāng),“東方圣城”曲阜在千百年郁郁文氣的洗禮中,留存了諸多與孔子相關的文物和遺跡??讖R、孔林、孔府、少昊陵、周公廟、尼山、顏廟等處,至今尚存有不少與孔子、與儒學相關的碑碣石刻。由于孔子及孔子之道對于傳統(tǒng)中國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曲阜頗受歷代統(tǒng)治者及其下屬官員的關注。歷代帝王將相、各級官員抵達曲阜,留下碑刻,以表達對孔子和儒學的尊崇。這些遺存下來的儒家碑刻,作為“特殊存在空間里的儒家文獻”(《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導論》),具備極高的研究價值和文化意義,既有助于人們理清儒家文化與古代中國的種種關系,更能對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的確立等提供有益的資鑒。

         

         

         

        孔林一角

         

        楊朝明先生主編的《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一書,是對曲阜地區(qū)儒學碑刻進行的一次重要統(tǒng)計與整理。皇皇巨制,金石鏗鏘。筆者拜讀大作,認為該書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和價值。

         

        第一,忠實碑刻原貌,具有保存文獻的價值。曲阜地區(qū)與儒學相關的碑碣石刻甚多,然而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與時間的推移,這些碑刻的風化剝蝕程度將日漸加重,直至漫漶而不可卒讀,十分可惜。該書對曲阜儒家碑刻的收集比較全面,整理工作亦頗為精細。每塊碑刻都于碑文之前進行詳細介紹,既有助于讀者了解碑刻本身的信息,亦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其歷代著錄情況,有助于研究者按圖索驥。對于碑文的整理,該書以碑刻現狀為準照實全錄,又參考金石文獻、方志文獻以及相關碑刻研究成果,做了大量的??惫ぷ鳌τ谝恍p毀嚴重、未能出釋文的碑刻,該書亦做了存目工作,將《曲阜儒家碑刻存目》附于書末。這種實事求是的整理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保存文獻的價值意義,為學界提供了一個收錄相對全面、文字比較可靠的儒學碑刻版本。

         

        第二,注釋詳實,考論豐富,可為儒學研究與碑刻研究提供資鑒。該書不僅對碑文做了大量???、考釋的工作,力求文字準確,且于一些重要碑文之下,詳列“注釋”和“論說”,具備較高的學術價值?!白⑨尅敝幸孟嚓P文獻,對于讀者來說大有裨益。如《建寧四年博陵太守孔彪碑》中有“泣踰皋魚”句,此句用“皋魚之泣”的典故,注釋即引《韓詩外傳》,以明此典出處;再如《天歷二年曹元用代祀闕里孔子廟碑》中有“百石卒史”,“注釋”引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所藏永興元年《乙瑛碑》以作參證,詳述該碑相關內容。凡此皆有益于閱讀。“論說”部分則從多個研究角度切入,圍繞碑刻的內容進行深入且扼要的闡述,有助于對碑文深入了解和進行相關研究。一些論說篇目考證詳實,提供、梳理了不少有益的資料。另外,該書還指出了前人釋文和標點中存在的一些錯誤,對于補正以往研究有所裨益。

         

        第三,在碑刻文獻整理的基礎上,重視對曲阜碑刻的儒學價值與史學價值的闡發(fā)。曲阜所存與儒學相關的碑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對于儒學的不同重視程度,可謂是一部“官修儒學史”,具備較高的儒學價值與史學價值。此書對曲阜碑刻之儒學價值與史學價值的重視,一方面體現在注釋與論說中,其中對儒學價值和史學價值的闡發(fā)用力頗多。書中對于碑文的論說,有諸多篇目是從發(fā)掘其儒學意義的角度出發(fā),亦有不少篇目對碑文的史學價值進行了考述。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該書對曲阜碑刻的專門研究中。該書附錄的相關論文,以曲阜碑刻文獻為切入點,從多種角度、多個層面進行儒學或史學的研究,其中不乏佳作與卓見。

         

        總而言之,該書對于曲阜儒學碑刻的文字整理是比較全面、可靠的,注釋、考論亦頗詳實、豐富,兼具文獻保存與學術研究的雙重價值,且在碑刻文獻整理的基礎上,比較注重對曲阜碑刻的儒學價值與史學價值的闡發(fā)。

         

        正如本文開頭所言,曲阜是孔子生于斯、葬于斯的故鄉(xiāng)。對于儒學浸潤之下的古代中國而言,“曲阜”不僅作為一個地名而存在,更是作為一種政治、一種文化乃至一種精神信仰的寄居所。一幢幢與儒學相關的碑碣石刻,在歷史滄桑中森然矗立,沉默地見證了孔子以及孔子之道所曾承受的尊崇或冷落。此書收錄的近七百篇碑文以及書前選錄的數十幅碑刻圖片,將我們的視野拉回了遙遠而親切的過去。在大致可靠的文獻整理與精細的考證論說之中,我們讀到一個備受歷代帝王將相、孔子遺裔以及儒門后學所關注的“曲阜”。然而,孔子與儒學并不只是作為一種“過去”存在于書里。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只要人們還在繼續(xù)思考、研究、探索,這些遺存在時間里的文化遺跡,其積極、有益的一面便仍然會對中國人的現實生活產生新的意義。楊朝明先生主編的《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一書,或許正是為我們尋見這樣的“曲阜”提供了一個契機。

         

        作者簡介:

         

         

         

        王承略,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有:先秦兩漢文史、目錄版本??睂W、中國經學史、海外漢籍。出版《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續(xù)刊》《姚振宗集》等研究與古籍整理著作40多部,在《文學遺產》《文史哲》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10多篇。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