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貶暗褒,孤憤獨(dú)抱
——王夫之絕筆散文《船山記》淺釋
作者:李康政(中共衡陽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
來源:“王船山故里”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臘月十四日丁亥
耶穌2024年1月24日
2024年的第一個周末,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學(xué)基地理事長胡國繁先生在雁城國家高新區(qū)的科創(chuàng)智谷新辟場館,我與王、章二先生往賀。在新年新場地的新氣氛中,我第一次跟著老師們通讀《船山記》,覺得這篇“記”很有特色,與曾經(jīng)熟讀過的《桃花源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等有不同,國繁先生追問,有哪些不同,我一時不敢作答。連續(xù)幾天,我抱著胡國繁、胡興衡共同編著的《船山文化經(jīng)典》,打開《船山記》,苦思冥想,漸漸有了些許感覺。
一是被“記”的對象不同。上古高士許由遁耕中岳,隱于潁水之陽,箕山之下,不受堯禪讓天下;為了避世阮籍、嵇康等人隱于山陽縣竹林;嚴(yán)子陵隱于桐廬富春江畔,司空圖隱于晉南深山絕壑之地王官峪,林和靖隱于千里鶯啼、菡萏接天的西子湖畔,無一不是“天與之清美之風(fēng)日,地與之豐潔之林泉,人與之流連之追慕”之勝地,是各位“主人”心儀并“記”的對象。而王夫之所“選”隱居之處,其“岡”“溪”“木”“草”“田”“沼”“前”“右”“禽”“獰者”“農(nóng)”“俗”等無一不透出鄙陋,王夫之要“記”的竟是一塊如船之“頑石”,迥異于秀美的小石潭和獨(dú)具特色的桃花源甚至大氣磅礴岳陽樓、泰山等。
二是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不一樣。許多的“記”通過寫景狀物,要么褒貶結(jié)合,抑揚(yáng)頓挫,甚或?qū)訉舆f進(jìn),一褒到底,讓讀者受用“形散而神不散”之美。而《船山記》幾乎通篇都是在“貶”,初讀后讓人覺得石船灰不溜秋,缺乏美感,雖欲“望道而有與謀”“懷貞而有與輔”,在世俗人的眼里,卻難覓“步影沿流”“長歌互答”之場景。
三是文章表達(dá)的意境不一樣?!短一ㄔ从洝方o我們推陳出沒有戰(zhàn)亂、自給自足、老幼怡然自得的理想社會;《小石潭記》給我們送來寂寞清幽、孤芳自賞之意境;《岳陽樓記》則通過景色描繪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情,表達(d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dá)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fù);《登泰山記》給我們描繪出“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的高曠和日出的壯觀。這些意境,作者們皆以快語道出,共鳴于讀者心靈,如泉水激石,如好鳥和鳴。而《船山記》寫景狀物不多,但意到境生,抒情蹇重頓挫,多讀幾遍,會有一股無可名狀的力量于心里潛滋暗長。
四是文章的筆法表現(xiàn)不一樣。通常的“記”往往表意明了,用語鮮明,然《船山記》筆致悲涼沉雄,用字略偏,用句略拗,晦澀難明,多讀即可感到似乎字下有意,話里有話,讓山之神韻與人之雄魂高度契合。石船山立于天地之間,不受草木禽畜待見,不受世人青睞;王夫之即以之自況,自喻“棘人”,不受歡迎,和船山這片“頑石”一樣只能生長在荒山野嶺,孤憤獨(dú)抱。此時石與人已互為知音,惺惺相惜,石船山變成了“此吾山”——王船山,“于此閱寒暑者十有七”,人像“頑石”一樣,將對生命和環(huán)境的需求降至最低,卻始終聚攏、守護(hù)心中最后一抹正氣元神,任憑狂風(fēng)驟雨、天崩地裂也不失散。王船山居此17載,最終坐集千古哲思,探求“古今之通義”,撰注數(shù)百萬言,為往圣繼絕學(xué),開六經(jīng)之生面。謙虛的總結(jié)“終于此而已矣”,實(shí)乃畢生夢圓之自信。通篇明貶,至此才讀出一份暗褒的情愫出來,深讀至此,才悟出王夫之先生隱藏筆下的不愿同流合俗的境界來。
五是文章的地位不一樣?!澳蠂辶值谝蝗恕钡耐醴蛑?,畢生只寫過兩篇游記,一篇為《小云山記》,另一篇就是相傳的絕筆散文《船山記》。后者寫于王夫之生命的終點(diǎn)到來之前,匯聚了先生一生之筆力,凝聚了先生一生之情愫,用含蔓隱晦的語言表達(dá)出自己“抱獨(dú)之情”和“亡國之恨”。王夫之先生當(dāng)初沒有想到,因這一“記”,自己眾多雅號之一的“船山”竟成為后世追隨者們最尊敬的稱呼,甚至蓋過本名“夫之”的風(fēng)頭。而《船山記》一文,自從擊敗柳宗元、曾國藩的相關(guān)代表作,躋身湖南三千年文章之“九章”,已點(diǎn)染古今散文集錦之畫屏,在文藝的高地上萬眾矚目。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