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渡邊英幸 著《古代中華觀念的形成》出版
書名:《古代中華觀念的形成》
原作名:古代〈中華〉觀念の形成
作者:[日]渡邊英幸
譯者:吳昊陽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2月
【作者簡介】
渡邊英幸 1974年生,曾任日本東北大學(xué)東北亞研究中心講師、日本學(xué)術(shù)振興會特別研究員,現(xiàn)任日本愛知教育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史、中國思想史。吳昊陽 慶應(yīng)義塾大學(xué)東洋史碩士畢業(yè),青年譯者,現(xiàn)供職于廣州市增城區(qū)某中學(xué),任歷史和日語教師。主要譯著有《古代中國的宇宙論》《漢字》《陶瓷》《宦官》《歷史的基因:英國》《花粉癥與人類》。
【內(nèi)容簡介】
《古代中華觀念的形成》利用傳世文獻(xiàn)和出土文獻(xiàn),將中華這一概念的形成視為始于先秦并在后世不斷發(fā)展的含義和語言的層累,討論中華概念構(gòu)建的過程,分析構(gòu)建中華概念的基礎(chǔ)以及不同中華觀念間的差異與聯(lián)系。揭示先秦時期漢語中的“中華”“夷狄”、華夷思想雛形的形成經(jīng)過及其蘊(yùn)含的層累性差異和動態(tài)性聯(lián)系,進(jìn)而討論處于誕生期的中華觀念和華夷思想的各個層面,重新定位其在先秦歷史上的地位。
【目錄】
序 章 何謂“中華” 1
第一節(jié) 本書的寫作目的 1
第二節(jié) 前近代的“中華”觀念 6
第三節(jié) 華夷思想的邏輯與位相 13
第四節(jié) 黃河流域的環(huán)境與文化 20
第五節(jié) 課題安排 28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華夷言論 39
序 言 39
第一節(jié) 西周史料中的“夷狄”認(rèn)識和“中華”觀念 40
第二節(jié) 春秋史料中“夷狄”的層累性 53
第三節(jié) 《左傳》的“中華”言論 67
第四節(jié) 《公羊傳》《谷梁傳》的“中華”言論 74
第五節(jié) 春秋史料中華夷認(rèn)識的層累性 80
第六節(jié) 戰(zhàn)國史料的華夷言論 83
結(jié) 語 91
第二章 春秋時期的“戎” 93
序 言 93
第一節(jié) 春秋時期的“戎”“狄”問題 93
第二節(jié) 山戎與北戎 100
第三節(jié) 晉國對“戎”“狄”的掌控與《左傳》的“戎狄”觀念 108
第四節(jié) “九州之戎”與戎蠻氏——春秋時期“戎”的居住
模式 113
結(jié) 語 120
第三章 鮮虞中山國的建立 123
序 言 123
第一節(jié) 中山國的歷史及其問題點(diǎn) 125
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中山國的文獻(xiàn)記載 129
第三節(jié) 鮮虞中山、戰(zhàn)國中山的各種關(guān)聯(lián)學(xué)說 136
第四節(jié) 春秋時期的“狄”與鮮虞中山的建立 141
結(jié) 語 155
第四章 春秋時期的國際會盟與華夷秩序 157
序 言 157
第一節(jié) 夷不亂華 158
第二節(jié) 春秋時期的“國際”會盟與蠻夷戎狄 161
第三節(jié) 蠻夷戎狄與諸侯國之間的會盟及來朝 165
第四節(jié) 多國會盟對蠻夷戎狄的排斥 167
第五節(jié) 同盟諸侯與兄弟甥舅 175
結(jié) 語 187
第五章 晉文公流離各國的故事及其背景 215
序 言 215
第一節(jié) 春秋晉國的性質(zhì)與霸主體制 216
第二節(jié) 《左傳》《國語》《史記》中的晉文公故事 219
第三節(jié) 踐土策命 226
第四節(jié) 晉文公故事的背景(1)———晉國與戎狄、諸侯的
關(guān)系 231
第五節(jié) 晉文公故事的背景(2)———齊宋楚秦與蠻夷戎狄 235
結(jié) 語 238
第六章 從禹跡到諸夏 240
序 言 240
第一節(jié) 夏朝傳說 243
第二節(jié) 大禹創(chuàng)造的世界 248
第三節(jié) 從禹跡到諸夏 257
結(jié) 語 266
第七章 秦公諸器銘之探討 270
序 言 270
第一節(jié) 秦公諸器銘文及年代 274
第二節(jié) 何謂“蠻夏” 280
結(jié) 語 289
第八章 秦律中的夏與臣邦 292
序 言 292
第一節(jié) 前人對秦律的“夏”“夏子”之解釋 293
第二節(jié) 睡虎地秦簡中的“臣邦” 298
第三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秦國統(tǒng)屬下的各邦 305
第四節(jié) “夏”“夏子”之所指 318
結(jié) 語 320
終 章 先秦時期的“中華”觀念與華夷思想 323
參考文獻(xiàn) 335
后 記 356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