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圖書館 編《古籍藏書目錄廿三種》出版
書名:《古籍藏書目錄廿三種》
編者:重慶市圖書館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編者簡介】
重慶圖書館,為中國大型綜合性的公共圖書館,重慶市主要文獻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務(wù)中心,也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圖書館、重慶市文明單位。其前身是“國立羅斯福圖書館”,1987年定名“重慶圖書館”,2007年6月重慶圖書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重慶圖書館從建館之初就重視地方文獻的征集整理與研究工作,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地方文獻體系。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重慶圖書館藏古籍藏書目錄二十三種,均為稀見之本,大多未曾刊行。有明代孫能傳、張萱等編《內(nèi)閣藏書目錄八卷》,清代陸漻撰《佳趣堂書目》,民國林集虛編《目睹天一閣書錄》、羅振玉編《續(xù)匯刻書目十卷》、恩華輯《八旗藝文編目》等,跨越明、清、民國三個時期,兼涉活字本、鉛印本、影鈔本、手稿本等多種版本形態(tài),并大多都有詳列書目作者、卷帙、版本、序跋、凡例、板框、行款、名人校跋及附錄等信息,對作者生平、每卷內(nèi)容及序跋、凡例內(nèi)容等多有介紹,對該書版本始末、遞刻情況有詳細(xì)介紹和考證,具有極高的目錄學(xué)價值。其著作作者,有羅振玉、劉承幹、孫殿起等學(xué)術(shù)名家,其著作時期跨越明、清、民國;其著錄義項,則考證豐富、體例嚴(yán)謹(jǐn),例如《目睹天一閣書錄》區(qū)四部而不分門類,著錄書名、卷數(shù)、存卷、著者、紙張、本數(shù)、版本、版式、書根題字、藏書印等。又有《天一閣藏書考》在描述三百年前浙東藏書盛況的基礎(chǔ)上,詳細(xì)記述了天一閣的有關(guān)情況,盡可能地為讀者提供了所有想從書中了解的信息,在相當(dāng)程度上揭示了相關(guān)書目在藏書史、目錄學(xué)方面的地位與價值。
【出版說明】
中國有深厚的目錄學(xué)傳統(tǒng)。自劉向、劉歆始,歷來學(xué)者無不視目錄學(xué)為入學(xué)之門徑,治學(xué)之津逮。大致來說,古籍目錄可分官修目錄、私撰目錄、史志目錄三種類型,它們交互為用,記往事、寓教誨、供考證,為文化傳承做出了卓越貢獻。
有鑒于古籍目錄在傳承前人智慧、賡續(xù)文化薪火方面的重要作用,重慶圖書館擇其館藏中之稀見與價值重大者,依出書時間順序排列,萃為一編,曰《古籍藏書目錄廿三種》,所收以官修目錄、私撰目錄為主,多是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代表性書目。其涵蓋范圍,跨越宋、元、明、清、民國各個時期;其版本形態(tài),包括活字本、鉛印本、影鈔本、手稿本等。具體而言,本書所收書目分別是《帶經(jīng)堂書目》五卷、《江南圖書館善本書目》不分卷、《內(nèi)閣藏書目錄》八卷、《續(xù)匯刻書目》十卷、《江蘇第一圖書館覆校善本書目》不分卷、《佳趣堂書目》不分卷、《煙嶼樓讀書志》十六卷《筆記》八卷、《續(xù)補匯刻書目》三十卷、《云間韓氏藏書目》不分卷、《測海樓舊本書目》四卷、《天一閣藏書考》不分卷、《內(nèi)閣大庫書檔舊目》不分卷、《墨海樓書目補提要》不分卷、《粹芬閣珍藏善本書目》不分卷、《叢書目錄拾遺》十二卷、《內(nèi)閣大庫書檔舊目補》不分卷、《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雁影齋讀書記》不分卷、《浙江省立圖書館善本書目甲編》四卷、《目睹天一閣書錄》四卷、《嘉業(yè)藏書樓明刊本書目》四卷、《八旗藝文編目》四卷補一卷訂一卷、《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第一輯五卷。
《古籍藏書目錄廿三種》所收的大部分書目,并非著錄簡單的簿錄,而是詳列版本、卷數(shù)、序言、跋文、凡例、版式、名人??奔案戒浀刃畔⒌牟貢?,如《江南圖書館善本書目》,依據(jù)經(jīng)、史、子、集分類,共計收書兩千五百余種,每種古籍分別記錄書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等信息,并按順序分為一百號。此外,書末還附有十四個書櫥的書目信息。又如《浙江省立圖書館善本書目甲編》,其所著錄的每部古籍,均含書名、卷冊,著者姓名、時代、籍貫,版本時代,刊刻地點,版刻者等,其他如缺卷、印記、題跋、批校等信息,也擇要附注于末。
此外,更有不少私人藏書之目,如帶經(jīng)堂、煙嶼樓、測海樓、天一閣、五十萬卷樓、嘉業(yè)堂等各私人藏書樓書目,因書制宜,主人專攻何學(xué),涉獵何書,一一反映于書目之中,其治學(xué)之特點,閱即可知。如《帶經(jīng)堂書目》,錄有版刻圖記、收藏印記、題跋和書目提要等內(nèi)容,卷一“春秋繁露十七卷”條目下著錄云:“蘭雪堂活字本。漢董仲舒撰,末有蘭雪堂華堅活字板印行圖記”;卷一“蘇氏易解九卷”條目下著有“明刊本。宋蘇軾撰,明南京吏部較刊,板心刻‘冰玉堂’三字”,都反映出著者對于古籍研究的獨到見識與深厚功底。除了一般性的綜合目錄,另有不少專題性目錄,對相關(guān)專業(yè)研究者大有裨益。如《續(xù)匯刻書目》《續(xù)補匯刻書目》兩種,以收錄補充已有匯刻書(即叢書)目錄為主,專門對叢書目錄進行匯編,前后共補充匯刻書目近兩千種;《八旗藝文編目》收錄清代以來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共計一千零三十五位作者的一千七百九十九部作品書目,是八旗文化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書。
《古籍藏書目錄廿三種》所收書目,是一批值得保護好、傳承好的珍貴典籍,也是一批值得利用好、傳播好的文獻遺產(chǎn),相信它們對文獻研究、古籍保護和文化傳承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特此影印出版,以饗讀者。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北京文獻出版中心
二〇二四年十月
【目錄】
第一冊
帶經(jīng)堂書目五卷 〔清〕陳樹杓 編次 清宣統(tǒng)間順德鄧實依閩陳氏稿本鉛印本 三冊
江南圖書館善本書目不分卷(經(jīng)、史、子) 江南圖書館 編 清末南洋印刷廠鉛印本 一冊
第二冊
江南圖書館善本書目不分卷(集) 江南圖書館 編 清末南洋印刷廠鉛印本 一冊
內(nèi)閣藏書目錄八卷(卷一至六) 〔明〕孫能傳 張萱等 編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烏程張氏適園叢書依人月雙清館抄本刻本 四冊
第三冊
內(nèi)閣藏書目錄八卷(卷七至八) 〔明〕孫能傳 張萱等 編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烏程張氏適園叢書依人月雙清館抄本刻本 四冊
續(xù)匯刻書目十卷(卷甲至乙) 羅振玉 編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連平范氏雙魚室刻本 十冊
第四冊
續(xù)匯刻書目十卷(卷丙至己) 羅振玉 編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連平范氏雙魚室刻本 十冊
第五冊
續(xù)匯刻書目十卷(卷庚至癸) 羅振玉 編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連平范氏雙魚室刻本 十冊
江蘇第一圖書館覆校善本書目不分卷(一) 胡宗武等 編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江蘇第一圖書館鉛印本 四冊
第六冊
江蘇第一圖書館覆校善本書目不分卷(二) 胡宗武等 編 民國七年(一九一八)江蘇第一圖書館鉛印本 四冊
佳趣堂書目不分卷(一) 〔清〕陸漻 編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長沙葉氏觀古堂刻本 二冊
第七冊
佳趣堂書目不分卷(二) 〔清〕陸漻 編 民國八年(一九一九)長沙葉氏觀古堂刻本 二冊
煙嶼樓讀書志十六卷筆記八卷(煙嶼樓讀書志卷一至十一) 〔清〕徐時棟 撰 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鄞縣徐氏蘧學(xué)齋鉛印本 八冊
第八冊
煙嶼樓讀書志十六卷筆記八卷(煙嶼樓讀書志卷十二至十六、煙嶼樓筆記) 〔清〕徐時棟 撰 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鄞縣徐氏蘧學(xué)齋鉛印本 八冊
第九冊
續(xù)補匯刻書目三十卷(卷一至十八) 劉聲木 編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廬江劉氏直介堂刊本 五冊
第十冊
續(xù)補匯刻書目三十卷(卷十九至三十) 劉聲木 編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廬江劉氏直介堂刊本 五冊
云間韓氏藏書目不分卷 〔清〕韓應(yīng)陛 撰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〇)影印本 一冊
第十一冊
測海樓舊本書目四卷 陳乃乾 校錄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冀縣王氏鉛印本 二冊
天一閣藏書考不分卷 陳登原 著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金陵大學(xué)中國文化研究所鉛印本 一冊
第十二冊
內(nèi)閣大庫書檔舊目不分卷 方甦生等 輯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鉛印本 一冊
墨海樓書目補提要不分卷 周郇 編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南京中國圖書大辭典編輯館影印周氏手稿本 一冊
粹芬閣珍藏善本書目不分卷 沈知方 編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上海世界書局鉛印本 一冊
第十三冊
叢書目錄拾遺十二卷 孫殿起 編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冀縣孫氏刊本 四冊
第十四冊
內(nèi)閣大庫書檔舊目補不分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一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一至二)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第十五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三至六)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第十六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七至十)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第十七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十一至十四)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第十八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十五至十八)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第十九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十九至二十一)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第二十冊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二十二卷(卷二十二) 莫伯驥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wù)印書館鉛印本 二十二冊
雁影齋讀書記不分卷 〔清〕李希圣 撰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虞羅氏蟫隱廬石印本 一冊
浙江省立圖書館善本書目甲編四卷 浙江省立圖書館 編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浙江省立圖書館鉛印本 一冊
第二十一冊
目覩天一閣書錄四卷 林集虛 編 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鄞縣林氏藜照廬活字本 四冊
第二十二冊
嘉業(yè)藏書樓明刊本書目四卷 劉承幹 輯 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〇)烏程劉氏鉛印本 一冊
八旗藝文編目四卷補一卷訂一卷 恩華 輯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鉛印本 二冊
第二十三冊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第一輯五卷 國立中央圖書館 編 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國立中央圖書館油印本 二冊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