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御史碑刻之一 海瑞"壽字碑""去思碑":節(jié)儉祝母壽 政德留人間
作者:宋柳楊 毛勇鋒(浙江省杭州市紀(jì)委監(jiān)委 浙江省淳安縣紀(jì)委監(jiān)委)
來源:中央紀(jì)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時間:西歷2018年4月20日
海瑞像
海瑞(1514-1587年)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谑校┤?。明代著名清官,一生歷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xiāng)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吏部右使、右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yán)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有“海青天”之譽。萬歷十五年(1587年),海瑞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獲贈太子太保,謚號忠介。
杭州千島湖龍山島海瑞祠中海瑞生平簡介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懷抱濟世安邦之志,步入淳安任知縣。為體察民情,他與書童徒步上任,上任伊始就著手改革舊規(guī)陋習(xí)。為減輕百姓負擔(dān),他親自制定耗銀,嚴(yán)禁縣衙借公差吃喝,加收耗銀,貪贓枉法。海瑞在淳安為官四年,革除陋習(xí)、整頓吏治、發(fā)展民生,深受百姓愛戴。海瑞離任后,淳安百姓為緬懷先賢、砥礪后人,修建海瑞生祠(海公祠)。
千島湖龍山島海瑞祠
海瑞祠正門
海瑞祠中的思賢院
思賢院中的海瑞塑像
在海瑞祠前廳的碑廊中,碑刻林立,陳列了多塊海瑞書寫和緬懷海瑞的碑文,其中以“壽字碑”最為有名。
海瑞祠碑廊
碑廊里充滿歷史斑駁印跡的“壽字碑”
“壽字碑”源于海瑞為母親節(jié)儉祝壽的故事。海瑞為官清廉、生活簡樸,單靠薪俸維持全家生計,為補貼家用,常與仆人一道種植稻麥、蔬菜,或上山打柴以自給,一年到頭吃不上幾回肉。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母親七十大壽,海瑞僅以“市肉二斤”而過,并書寫了這個狂草“壽”字作為禮物,傳為美談。
這個壽字有幾大特點,一是正看倒看都是壽字;二是這個壽字由“生母七十”四個字組成。如果細看還可發(fā)現(xiàn),“壽”的上半部分是個“生”字,下半部分是個“年”字,整個字去頭去尾則是個“老”字,而“生”字的最后一橫和“老”字的最后一筆卻構(gòu)成了“百”字。所以整個“壽”字分開看就成了“生老百年”,和起來就是“壽生老百年”。獨特的字體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海瑞對母親濃濃的孝順之情。
海瑞祠“去思碑”
“去思碑”背面
海瑞祠中還存有一塊“去思碑”。碑的背面刻著《海剛峰先生去思碑記》。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海瑞奉調(diào)離開淳安,恰逢淳安人徐廷綬考中進士榮歸故里,淳安父老便請徐廷綬寫懷念海瑞的碑記。徐廷綬早就敬慕海公為人,遂應(yīng)鄉(xiāng)親之托,寫下此文,追思海瑞的政德。
數(shù)百年來,海瑞節(jié)儉務(wù)實、勤政愛民的踏實作風(fēng),剛正不阿、不畏強權(quán)的人格品質(zhì),為官清正、廉潔奉公的道德素養(yǎng)猶如一汪清水,滋潤人們心田,恰似一座豐碑,受到世代敬仰。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