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劍按:去年,我們推出“2005中國人文關鍵詞”以后,得到了各界朋友的關注和好評,同道們也希望將此定制,每年都推出一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故此,我們決定在每年歲終,擇選出本年度發(fā)生的若干熱點人文話題,特別邀請同道學友撰文評述,回顧去歲,以望來年。
今年,我們擇選了以下二十一個話題:電視劇《施瑯大將軍》(予沉),上海重寫歷史教科書(冼巖),魯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張波),美國總統(tǒng)布什會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成員風波(陳勇),中韓申遺之爭(謝泉峰),國學大師評選(趙晶),孔子標準像(謝泉峰),易中天(謝泉峰),李銀河(石勇),趙麗華(思芬),女兒狀告父親婚外戀(石勇),教師節(jié)改期(冼巖),廢除中醫(yī)(東民),草根歷史(謝泉峰),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簡照霜),學部委員遴選(趙晶),七夕情人節(jié)(東民),于丹說《論語》(謝泉峰),大國崛起(王達三)、十博士生倡議抵制西方圣誕節(jié)(謝泉峰),匯輯曰“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由原道網(wǎng)(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ǎng)(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ǎng)(www.zgrj.cn)聯(lián)合發(fā)布。
孔歷2559年(西歷2007)年1月1日
目錄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一:電視劇《施瑯大將軍》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二:上海重寫歷史教科書
2006中國人文關健詞之三:魯訊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四:孟母堂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五:美國總統(tǒng)布什會見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成員風波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六:中韓申遺之爭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七:國學大師評選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八:孔子標準像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九:易中天
2006中國人文關健詞之十:李銀河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一:趙麗華
2006中國人文關健詞之十二:女兒狀告父親婚外戀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三:教師節(jié)改期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四:草根歷史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五: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六:學部委員遴選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七:廢除中醫(yī)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jié)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九:于丹說《論語》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議抵制西方圣誕節(jié)
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九:于丹說《論語》
作者:謝泉峰
發(fā)布:原道網(wǎng)(www.yuandao.com),孔子2000網(wǎng)(www.confucius2000.com),中國儒教網(wǎng)(www.zgrj.cn)
于丹這個名字以前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自從她上了百家講壇之后,不知道她的人就少多了。她講的《論語》心得,百家講壇不僅在短時間內重播,而且還圍繞她專門做了一期節(jié)目,以滿足觀眾想了解她的愿望,不僅如此,百家講壇甚至還把她簽名售書的消息公然在電視臺當廣告散發(fā),可見其影響之熱烈。
順便提一下,最近這幾年,大陸興起了一個“大陸新儒家”圈,里面有康曉光、蔣慶、盛洪、韓星、陳明……名單很長,還可以不斷排下去,但“于丹”這個名字卻并未列入其中。百家講壇讓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美女(這里且用上易中天對于丹的稱呼)來講《論語》,的確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幸好于丹并沒有讓百家講壇失望。至少我認為,在說《論語》上,于丹確實做到了巾幗不讓須眉。
雖然從電視上看,于丹不如易中天那么會“表演”,她的題材也沒有紀連海講的那樣詼諧幽默,她講的是《論語》,一部幾千年來被無數(shù)學者文人詮釋過無數(shù)遍的“中國的《圣經(jīng)》”,能夠供她自我發(fā)揮的余地并不大,可于丹成功地講出了她的精彩,而這份精彩目前還沒有多少人能講出來。
于丹的精彩是從敘述方式開始的。自古以來,許多人都欣賞史書中那種敢于直言強諫的人物,認為他們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正直和勇氣,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種諫言除了為發(fā)言的人帶來名聲之外,未必真能為國家?guī)硎裁磳嶋H的益處。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極少有人會喜歡那種成天苛責自己,見面就批評的人,也很少有人愿意去聽取這種人對自己提出的意見。于丹知道這一點,所以她不愿意去做一個令聽眾討厭的人,雖然她與大多數(shù)儒家代表人物一樣,也對當前社會的浮躁有很多不滿,但她的表述方式是委婉的,是建議性的。聽于丹說《論語》心得,你會感覺到一種輕松,一種愉悅,它不是來自于丹所選的卡通動畫,而是來自于丹所講到的那些寓言故事。她用這種柔和的方式啟迪聽眾,為大家提建議,這種方式自然更容易讓聽眾所接受。
于丹不是儒家,也從來沒有自封為儒家,她只是在說,孔子告訴過我們一些什么,這些對我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可能會有什么幫助。所以,她講的《論語》心得保留了一種難得的開放心態(tài)。表面上看,她和許多人也沒有多大區(qū)別,因為她也是在講儒家的道理,但是她講的這些道理沒有強迫別人承認或者接受的成分在里面。她甚至不想與人爭論,只是說這是她的心得、她的體會,并不要求所有人都這樣認識。她很清楚,她不是傳教士,不是那種一心想著要把自己的“道”傳給別人,哪怕是死纏爛打或者是槍炮助陣,也要去“解放”其它那些“無知”且“可憐”人的“先知”,這是于丹的魅力之所在。
如果我們愿意細細去想,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孔子從來都沒有說過自己是先知,也從來都沒有說過自己是圣賢,他甚至就沒有使用過一種教材,去教學生譬如“周公說過什么”、“你們必須按周公說的辦”之類的東西。孔子只是在學生們有疑問的時候耐心地說出他自己的看法,對有些人行事的方式,他可能會不認同,但是孔子仍能認可他們,認為他們是隱士、是賢人。非常遺憾的是,今天有些傳道者卻并不是這樣。他們只是滔滔不絕地向其他人證明自己摸到的是真理的“大象”,從來就沒有考慮過為什么別人一定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摸它。這種爭論到最嚴重的時候,“大象”本身究竟是什么樣反而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說的是對的!這種行為與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所為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于丹沒有去爭“大象”究竟是什么樣,她講的《論語》心得是她自己的感想,她對“大象”的認識。按她的說法,她是將自己對《論語》的理解與大家分享,看她對“大象”的看法能否對別人有所幫助,這種坦蕩的心態(tài)不正是“君子”的心態(tài)么!可以說,于丹深刻地理解了孔子思想的內涵,主動將孔子那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利用媒體傳播了出去,讓她的每一個聽眾在品味《論語》那深刻思想內涵的同時也保持了自己內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她在幫助聽眾反思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幫助那些對現(xiàn)實生活產(chǎn)生了困惑的迷途者重新回到內心中原來那份從容鎮(zhèn)定,從而重新把握自己的幸福。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她得到了聽眾的認可。
記得《倚天屠龍記》里張三豐教張無忌練太極拳,再三強調“用意不用力”,《笑傲江湖》里風清揚教令狐沖練劍,也是首先要把劍招忘得干干凈凈,這樣做的原因在于,真正的高手總能隨環(huán)境出招,不同的環(huán)境,出的招道理相同,招式卻未必一樣??鬃泳褪沁@樣教學生的,所以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他無論是對“仁”的解釋也好,是對“孝”的解釋也罷,都有所不同,這就是用意不用力。于丹的確還沒有孔子那種本事,她用了力,她引用了孔子的說法,但她用意比用力更多,前者是能力問題,后者則是思路問題。在還沒有當代大儒的今天,能做到這一點已經(jīng)算是非常了不起了。我只知道,于丹沒有想過去一段一段地解釋《論語》的文字,這樣會把她的思路局限在孔子已經(jīng)說過的話語上面,從而陷入死胡同,她只是試圖用自己的理解去重組《論語》的思想脈絡。且不論這種新組合是否無懈可擊,我認為,有了這種思路、這種格局就儼然已是一代宗師的風范。雖然我并不認為她已經(jīng)成功地跳出了那種話語的表象,開始探尋《論語》的實質了,但她沒有使自己陷入陳舊招式中去的努力卻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于丹所做的還不僅如此,她在試圖用她所理解的《論語》精神內涵來幫助今天的人走出生活中的困境,也就是說,她在試圖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演出新的招式,雖然這種新招式還比較粗糙,也有些生硬,但她探索的方向卻與孔子當年相同。我相信,這是百家講壇找到她而不是別人的原因。我同樣相信,這也是她講的《論語》心得能迅速獲得觀眾認可的原因。
來源:原道網(wǎng)、孔子2000網(wǎng)、中國儒教網(wǎng)
【上一篇】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十八:七夕情人節(jié)
【下一篇】2006中國人文關鍵詞之二十:大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