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王立新】讀書須鍛造出屬于自己的“寸鐵”

        欄目:演講訪談
        發(fā)布時間:2016-05-11 21:12:35
        標簽:

         

         

        讀書須鍛造出屬于自己的“寸鐵”

        作者:王立新

        來源:湖南教育新聞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三月十九日丁丑

                   耶穌2016年4月25日


         

         

         

        【專家簡介】王立新,深圳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學(xué)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國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北京大學(xué)湖湘文化研究會顧問、武漢大學(xu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等。主要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的教學(xué)與研究,在宋明理學(xué)、湖湘文化的研究領(lǐng)域取得豐碩成果。著有《從胡文定到王船山:理學(xué)在湖南地區(qū)的奠立與開展》等多部學(xué)術(shù)著作。先后在湖南教育電視臺“湖湘講堂”欄目主講《天地大儒王船山》《理學(xué)開山周敦頤》;在深圳電視臺主講《自然生態(tài)和心靈生態(tài)》《中國的圣人和圣經(jīng)》;在哈爾濱電臺主講人生哲學(xué),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主講《論語《老子》等傳統(tǒng)經(jīng)典。

         

        記者余孟孟

         

        讀書是精神的滋養(yǎng),讀書是心靈的還鄉(xiāng)。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在第五屆湖湘教師讀書論壇上,著名學(xué)者、深圳大學(xué)教授王立新先生以《讀書創(chuàng)造人生》為題開壇布講。他對中國人的讀書現(xiàn)狀和目的進行了直接的分析,對歷史上的優(yōu)秀讀書人,特別是宋明湘賢的讀書境界和思想進行了獨到的闡釋,希望當代中國人讀書,要從功利主義的閱讀,走向人文精神的閱讀;從“活命的閱讀”,走向“生命的閱讀”;從世俗瑣碎的“小閱讀”,走向能通達天地大道的“大閱讀”。真正讀透一兩部經(jīng)典,從而切實做到明理、亮心。

         

        讀書是育人成人的重要方式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名言影響了無數(shù)人對讀書的看法和期待。通過讀書考取功名、獲得財富、攬入美人,確實是讀書的一部分功能和價值。然而,如果只把這些當作了讀書的目的,那就把讀書看低了、也看偏了。讀書更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對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滋養(yǎng)、哺育和陶冶,從而使這個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上學(xué)也叫讀書。學(xué)校教育也主要是通過引領(lǐng)青少年學(xué)會讀書、愛上讀書,從而將讀書所學(xué)的知識和智慧再應(yīng)用于社會和人生來實現(xiàn)的。然而,全國各地有很多以“育才”為名的學(xué)校,即育才學(xué)校,卻很少見到叫“育人”的學(xué)校。當前的現(xiàn)實是:不管叫不叫育才,所有的學(xué)校都在積極地追求育才;不管會不會育才,所有的教師都在標榜育才;不管懂不懂育才,所有的家長都想育才。

         

        其實,學(xué)校首先是一個通過讀書來育人的地方。育人,是學(xué)校的核心目的。即使是追求育才,也應(yīng)該是通過育才來最終實現(xiàn)育人。教育首先應(yīng)該考慮的不是培養(yǎng)哪一方面人才的問題,這是急功近利地追求技術(shù)化、數(shù)量化、標準化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在教育領(lǐng)域的顯現(xiàn)。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锹乃囆g(shù),要通過潛移默化和“潤物細無聲”的力量,逐漸培養(yǎng)出一個具有鮮活生命力和高尚情操,同時又富有無限創(chuàng)造力的人。在這種意義上,不管什么樣的技術(shù)高手、專家能人,首先都必須是一個實實在在、有血有肉、有品有格的人。這種人的身上始終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力量,始終是走在更善良、更寬容、更高尚的路上的。

         

        因此,讀書最要緊、最核心的意義不是獲取名利,也不是成為某方面技術(shù)高手和專家,而是養(yǎng)成高尚的精神情操,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天地大儒王船山先生在其所著《讀通鑒論》中就說:“見之功業(yè)者,雖廣而短;存諸人心風俗者,雖狹而長?!边@話也可理解為:為功業(yè)名利而讀書,其效果是短命的;為人心風俗而讀書,其力量則是悠遠的。

         

        讀書須“有見處”

         

        宋明理學(xué)是中國思想史發(fā)展的第二次高峰。其思潮興起時,學(xué)派林立。在諸多學(xué)派當中,人們把南宋時期在湖南地區(qū)形成的以胡安國、胡宏、張栻等人為代表的理學(xué)學(xué)派稱之為湖湘學(xué)派。湖湘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都是富有精神氣象的讀書人,正是有了這群讀書人在歷史舞臺上的華麗身影,湖南才有了“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美譽,也才有了“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的豪情。

         

        如果說胡安國是湖湘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那么,其子胡宏則可稱得上湖湘學(xué)派的奠基者。胡宏因長期寓居湖南衡山五峰之下,人稱為五峰先生。五峰先生自幼有志于學(xué),淡薄功名利祿,隱居湖南衡山二十多年。他創(chuàng)辦或主持了湘潭的碧泉書院、南岳的文定書堂、寧鄉(xiāng)的道山書院,潛心講學(xué)育人。

         

        五峰先生對弟子們的教學(xué)方法,遵循《中庸》提出的“學(xué)、問、思、辨、行”的原則。所謂“學(xué)”,主要就是讀書。怎么讀書呢?他對弟子說:“讀書一切事,須是有見處,方可。不然,汩沒終身,永無超越之期矣?!?/p>

         

        讀書關(guān)鍵在“有見處”。什么叫“有見處”?

         

        首先指要在讀書的過程中,從文字中讀出義理和經(jīng)世的方略來。這就要求讀書的人努力克制那種淺嘗輒止、自以為至足的毛病。他明確告誡弟子:“今之學(xué)者,少有所得,則欣然以天地之美盡在己,自以為至足矣。今當以速成為戒爾?!?/p>

         

        讀書“有見處”,還指要從書中讀出文字以外的精神來。五峰先生有個學(xué)生,家境不錯。他在自家附近開了一小塊地,種起菜來。不久,便有人開始嘲弄他:“一個正經(jīng)讀圣賢書的人,怎么能種菜呢?豈不有辱斯文!”這個學(xué)生覺得顏面無光,認為自己不該做自認為不符合讀書人的事。他便寫了封信給自己的老師。五峰先生回信教導(dǎo)弟子說,歷史上高潔的讀書人如管寧、陶淵明等,都是在讀圣賢書的同時,自己種菜。怎么讀書人一參與體力勞動就不是讀書人了?圣賢并沒有這樣教導(dǎo)過我們?。】梢?,五峰先生教導(dǎo)弟子讀書,不是要弟子們恪守書本中的內(nèi)容,而是要從書的文字中讀出人生和生命的真諦出來?,F(xiàn)代有些讀書人,書讀多了,學(xué)問做大了,便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很多事情不必親自做了,而丟給家人、助理、秘書了。這樣的讀書人就是讀書沒讀到“見處”。

         

        讀書“有見處”,還包括讀書要根據(jù)社會和人心向背的需要,做出取舍。我們讀《三國演義》,當諸葛亮跟曹操、司馬懿等人每每進行勾心斗角、運用心機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諸葛亮是最了不起的。其實,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形象,完全是湖湘學(xué)派的胡寅、張拭,以及閩學(xué)的朱熹他們造出來的。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如果站在功利的角度上,可以說管、樂是能人;但若站在人文的立場上,他們就成了君主強取豪奪的幫兇。湖湘學(xué)派讀書人站在當時南宋偏安一隅的現(xiàn)實情況下考慮,必須造就出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賢相、圣相形象。張拭等人便有意識忽略了孔明自比管樂的事,而將他為國為民、智慧高尚的事跡和形象不斷放大。這便為諸葛亮成為圣賢奠定了基礎(chǔ)。

         

        可見,讀書“有見處”,方能察人之所未察,識人之所未識。

         

        讀書須鍛造出屬于自己的“寸鐵”

         

        讀書讀得多就好嗎?讀書按照所謂的“必讀書目”就能讀出真學(xué)問嗎?未必。

         

        首先說多。有人看書,論篇、論頁、論一月讀多少書,一年讀多少書。其實,這不是讀書,是數(shù)數(shù)。這樣數(shù)著、趕著、算著地讀書,離真正的讀書越來越遠,人會越讀越迷茫。這也不是真正的博覽群書,而是雜亂無章。對此,胡五峰先生認為,讀書要讀出效果,讀出益處,取得更大的成績,首先就要區(qū)分博與雜、約與陋的概念。他說:“學(xué)欲博,不欲雜;守欲約,不欲陋。雜似博,陋似約。學(xué)者不可不察也?!弊x書學(xué)習(xí),一定要視野開闊、涉獵廣泛,盡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但博卻不等于“雜”,“雜”是缺乏系統(tǒng)性的胡亂讀書,也缺乏目的性和規(guī)劃性。另外,讀書除了注重“博”外,還要注重“約”。它是指讀書要抓住重點,掌握核心的知識領(lǐng)域和方向,并在這個領(lǐng)域不斷深入下去。但“約”不同于空疏而淺薄的“陋”。

         

        說到“約”,也就是“精”,這是讀書最核心的要義。現(xiàn)代人讀書易于博,也往往失于博,不懂得精讀一本書、讀透一本書的價值和意義。南宋時期,禪宗名師大慧宗杲,看見有人在練武,他一會兒刀槍劍戟,一會斧鉞鉤叉,一會又鞭锏錘抓,練得虎虎生風,十分精彩。宗杲說“一看便知不是殺人手段。我有寸鐵,便可殺人?!敝熳影堰@個故事講給學(xué)生們,用來指導(dǎo)學(xué)生讀書。意思是說:殺人是不必用這么多兵器的。什么意思?要殺人,精熟的“寸鐵”在手即可。所以,朱熹教導(dǎo)人讀書,特別強調(diào)廣博基礎(chǔ)上的精讀,要品味出書的真精神。

         

        王立新先生新作《大宋真天子》好評如潮。有人問他讀了些什么書才能寫出這樣一本書?他回答:其實主要是王船山先生的《宋論》,其他書籍都是些材料,最終要靠對于歷史的真實見地,把這些材料“熔鑄”成書??梢圆孪耄喝绻淹趿⑿滤x的與宋太祖相關(guān)的所有書給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也未必能寫出這樣一本《大宋真天子》。因為這個人讀書沒有自己的“寸鐵”。王立新先生一再說,幾十年來研究文史,他讀書不少,但“用來殺人”的“寸鐵”,就是王船山。王船山的著作就是他研究、寫作、講學(xué)的“寸鐵”,就是他在學(xué)術(shù)的園地里耕耘、收獲的“寸鐵”做成的鋤杷等農(nóng)具。

         

        讀書有沒有自己的“寸鐵”、有沒有“鍛造成”自己的“寸鐵”,這是一個人是否會讀書、是否懂讀書的標志所在。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寸鐵”。有人的寸鐵是王陽明,有人的寸鐵是曾國藩,有人的寸鐵是《論語》,還有人的寸鐵是杜威,不管這個寸鐵是什么,只要它在,其他一切書籍都只是自己讀書的材料而已。惟其如此,讀書才能真正做到讀有所得、讀有所見。

         

        為“明理”和“亮心”而讀書

         

        一個人為什么要讀書?讀書對人的生命成長究竟意味著什么?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看,這是個悠久且重要的問題。晚晴重臣、湖湘大地有影響力的讀書人曾國藩就明確說,讀書重在明理。他認為,一個人一生快不快樂,不在于做多大官、賺多少錢,而在于是否找到心靈的歸宿。讀書便是找到心靈歸宿的重要途徑。他多次說過:“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彼麑ψ訉O的期待只是“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p>

         

        那么,讀書應(yīng)該明哪些理呢?首先,是天地萬物運行、生滅之理。朱熹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边@個理,其實就是支配天地自然運動的自然規(guī)律。其次,是社會發(fā)展和人際交往之理?!案缸佑杏H,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傳統(tǒng)中國社會運行之理,也即道德規(guī)律和規(guī)范。最后,是做人成人之理。讀書就要學(xué)會做人,做什么樣的人,如何做人,怎樣通過讀書不斷提升自己的做人的境界,這些都是讀書明理的題中之義。比如王船山就認為讀書就要做一個圣賢兼豪杰的人。他說:“有豪杰而不圣賢者矣,未有圣賢而不豪杰者也”。豪杰,是成就圣賢的“前導(dǎo)”階段。讀書人要做圣賢,首先要有勇氣沖決世俗的網(wǎng)羅,先做一個不甘沉淪在瑣細的生存事務(wù)之中的豪杰。

         

        除了“明理”,讀書的另外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亮心”。如果說“明理”是讀書向外求,那么“亮心”就是讀書向內(nèi)心。何謂“亮心”?就是擦亮我們被世俗所覆蓋和遮蔽的那顆晶瑩剔透、純真無邪的心靈,從而呈現(xiàn)出它的本來面目。胡五峰先生就從人自我的本心出發(fā),認為“人有不仁,心無不仁”。他還說“人盡其心則可與言仁矣,心窮其理則可與言性矣”。所以,五峰先生教導(dǎo)弟子讀書時,要存疑、精思、講論,進而力行,最終讓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澄明亮堂起來。對現(xiàn)代人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很多人事業(yè)有成,財大氣粗,每天忙忙碌碌地,但卻活得不幸福,心靈得不到歸屬和安寧,十分浮躁。通過讀書,其實可以逐漸凈化心靈,洗去附著在心上面的污垢和雜質(zhì),讓人通明快樂起來。

         

        可見,“明理”加上“亮心”,一個人在讀書過程中便會真正通透起來。

         

        做一個宋代式的讀書人

         

        宋人讀書,與其他朝代不同,以人們熟知的唐朝為例來作對比更能說明問題。

         

        唐朝在建國之初,就確立了用功利釣人的方針。唐太宗所謂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得意,雖然有招攬人才的欣喜,但也流露出玩弄天下讀書人的隱衷?!疤诨实壅骈L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边@句詩最能反映唐太宗的用心。在這種功利主義方針的引導(dǎo)下,唐朝讀書人讀書的目標便主要在于獵取功名,炫耀鄉(xiāng)里。孟郊在《登科后》詩中寫道:“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边@是標準的功利性的自我表達。李賀在他的《南園》詩中這樣寫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聲萬戶侯?”這樣的話語有明顯貶低讀書人的意思。當時中國民間還因此流行一句話,叫“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就是唐朝讀書人的功利主義取向。

         

        和唐朝相比,宋朝的讀書人卻是另一番景象。范仲淹在他的《岳陽樓記》中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狈吨傺偷淖龇?,后來被大理學(xué)家朱熹概括為“以天下為己任”。這種勇于擔負責任、不局限于利祿,心系民族和國家的追求,在南宋時依然強烈。胡五峰先生在其所著《知言》里就說:“一身之利無謀也,而利天下則謀之;一時之利無謀也,而利萬世者謀之?!庇终f:“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大賢之分也;達則兼善天下,窮則兼善萬世者,圣人之分也?!边@樣的情懷代表著宋代讀書人的普遍心志取向和人生目標。

         

        排除一些個例,從大處上講,唐代讀書人重視功名,宋代讀書人重視節(jié)操;唐代讀書人追求才氣的發(fā)揮,宋代讀書人強調(diào)理想的實現(xiàn);唐代讀書人強調(diào)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宋代讀書人追求為國家民族做貢獻。據(jù)此,我們可以說,做一個宋代式的讀書人,就更像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本文經(jīng)王立新先生審定)



        【記者手記】一位讀書人的精神氣質(zhì)

         

        文/余孟孟

         

        和王立新先生相識,緣于兩年前的一次瀟湘文化之旅。對我而言,那次旅行的目的,就是跟隨一群文史教授去尋訪周敦頤的文化足跡,去感受那傳說中的摩崖石刻。在這群教授當中,王立新先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學(xué)、幽默、快意人生。一路上,他總能用自己的獨特見識和風趣語言讓眾人沉浸在歡快的氣氛當中。特別是那晚,微風、小雨,我和立新先生拿著小板凳坐在一棵大樟樹下,漫談中國思想和文化史上的趣事。他對人物的評點、對史事的分析、對思想的解構(gòu)、對學(xué)術(shù)的辨彰都讓我難忘,且受益匪淺。

         

        這次因為湖湘教師讀書論壇的事,我和立新先生有緣再次相見,并且非常榮幸地成為他此次講學(xué)的助理和跟班,所見所聞,皆為佳話。對立新先生的精神氣質(zhì)也有了一番真切的感受。

         

          

         

        首先,是書卷氣。立新先生高大挺拔、儒雅溫潤,始終散發(fā)著一種飽讀詩書后形成的高雅氣質(zhì)和風度?!都t樓夢》里說:“才華馥比仙,氣質(zhì)美如蘭。”用在立新身上也不為過。上次在文化旅行中,他隨時吟風弄月、評點古今。特別是在周敦頤故居,他竟當起了導(dǎo)游,給我們講述濂溪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如何援引佛道入儒學(xué),從而成為理學(xué)開山鼻祖的點點滴滴。這次,一進他的房間沒多久,我們就聊起他的新作《大宋真天子》來。宋太祖是中國歷史上優(yōu)秀的值日生,是真正寬容、仁義的君王,是順應(yīng)天道的真天子。聊著聊著,他把書遞給我,讓我翻到386頁看著,而自己卻像小學(xué)生一樣背起書來:“這位不允許別人在臥榻之側(cè)酣眠的英明君主,就在自己的酣眠聲中,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連遺囑都沒有來得及留下。征討北漢的各路大軍,還在不斷地向朝廷傳送捷報,太祖卻再也不能跟他的將士們共同分享勝利的喜悅了……”真令人驚訝,立新先生竟然背得幾乎一字不差。此刻,這個人在我面前就是個書生,就是個充滿書卷氣的讀書人。

         

        其次,是豪杰氣。立新先生雖然常年在南方工作、生活、講學(xué),但他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北方人,骨子里也透著北方人特有的豪邁之氣。因為求學(xué)和工作的原因,我和學(xué)術(shù)圈走的比較近,也結(jié)識了一些專家學(xué)者。他們當中不乏高雅之士,也有書生意氣的暢快,但較少有豪杰、豪俠的氣概。有些人有的只是市井的俗氣和匪氣,讓人敬佩不起來。立新先生則屬例外。記得上次在文化旅行中,他就充滿豪氣地說:“能與有肝膽者共事,人生樂事也?!币宦飞纤更c江山、笑談古今。特別是在月巖,自己站在高高的石堆上竟然唱起歌來,我們都為他鼓掌。我還拿起手機錄了一段,可惜后來換手機丟掉了,否則又是一段佳話的憑證。這次來長沙講學(xué),他偷偷告訴我:“身體有些不舒服,肚子疼,總想上廁所?!蔽冶銕退ベI了些藥。吃完藥有些好轉(zhuǎn),但晚上要和一幫老朋友吃飯,自然免不了喝酒。我勸他盡量不要喝,第二天還要講課。他卻說:“還是喝一點吧,大家難得見一面,不然就掃興了?!碑斖?,他與朋友喝酒,我陪著。那種豪杰之氣,尤為令人感佩。第二天講課,他依然激情高漲、豪情萬丈,最后竟然還在800人的現(xiàn)場唱起了歌,全場掌聲雷動。另外,立新先生推崇的船山先生倡導(dǎo)要做一個“圣賢兼豪杰”的讀書人。我想,立新先生的豪杰之氣也一定受到了船山先生思想的影響和滋養(yǎng)。

         

        最后,是童真氣。除了儒雅的書卷氣和粗獷的豪杰氣之外,立新先生還有一種氣質(zhì),那就是淳樸的童真氣。從立新先生的臉上,我們看到的永遠是幽默的笑臉,即使因肚子疼而引起的皺眉咧嘴的表情,也充滿著孩子氣,讓人忍俊不禁。立新先生學(xué)識淵博、功底極深,十多年前就已經(jīng)是教授、博導(dǎo)了。按常理,這樣的人往往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不易親近,但立新先生卻平易近人、嬉笑無束。這樣的人,人緣自然好,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就連辦公大樓里的保安都和他一起抽煙、談天說地了。問起他的人生理想,他笑呵呵地說:“就想當一個門衛(wèi)。白天看門,晚上讀書?!闭娴氖呛⑼瘹馐恪_@種時時處處在生活中表現(xiàn)出的童真氣,讓立新先生顯得十分可愛。如果再老十幾年,他一定就是金庸筆下那個身懷絕技卻童真無邪的老頑童了。其實,經(jīng)過歲月的歷練,還能保有一份童真,這不僅難得,更是一種境界了。中國古代大哲老子就認為,最具智慧的圣人恰恰就像個孩童一樣,圣賢就是“復(fù)歸于嬰孩”。我不敢說立新先生是圣賢,但就憑這份童真氣,我就敢說他是一個真正脫離了低級趣味,追求高遠境界的賢達之士。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