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皮影行,中華情——安徽師大德雅書苑赴宣城探訪皮影暑期實踐

        欄目:高校社團(tuán)
        發(fā)布時間:2016-08-29 22:25:40
        標(biāo)簽:

         

         

        皮影行,中華情——安徽師大德雅書苑赴宣城探訪皮影暑期實踐

        作者:汪夢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七月廿七日癸未

                   耶穌2016年8月29日

         

         

         

        一塊幕布做戲臺,一張獸皮扮人物,一束燈光亮全場,牽絲引線、雙手翻騰,這就是電影的始祖——皮影戲

         

        初見皮影,美在其中

         

         


        頂著烈日,一支來自安徽師范大學(xué)德雅書苑赴宣城探訪皮影暑期社會實踐團(tuán)隊終于齊聚在宣城火車站,帶著對皮影文化的好奇和熱情,一路順利抵達(dá)實踐目的地。雖路途遙遠(yuǎn),但心有所向。雖汗流浹背,仍滿腔熱情。休憩之余,8月23日下午團(tuán)隊正式開啟皮影探訪之旅,首先走進(jìn)的是皖南博物館-…-一個陳列了各代歷史皮影樣本和劇本的神秘的屋子。而這個博物館的神秘之處全藏在了這首書法吊屏上的七言詩:

         

        古來皮影出隋州,落戶宣城四百秋。

         

        九代傳承雕技秒,四人舞唱和諧優(yōu)。

         

        城鄉(xiāng)昔謂扁擔(dān)戲,婦孺無知皮影由。

         

        幸得大師辛苦掘,拼將國寶永芳流。

         

        這首詩不僅寫的美,里面所蘊(yùn)含的皮影精神更是讓每個人深深感受到皮影之美,美在傳承!初到博物館只見從清代到現(xiàn)代各式各樣的皮影懸掛在四周,姿態(tài)不一,神情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栩栩如生。仿若一個個從古代穿越來的人物,真切的凝視著你。這就是皮影之魅力所在!

         

        初次體驗,樂在其中

         

         


        “一口道出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shù)和戲曲藝術(shù)巧妙結(jié)合而成的獨特藝術(shù)形式,作為戲劇,比莎士比亞早了1800年;比盧米埃爾發(fā)明的電影早了2100年。是中華民族藝術(shù)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皮影博物館館長何澤華在同學(xué)們誠摯的邀請下,也為我們細(xì)心的講解這一個個皮影人物扮演的角色和制作的過程。原來皮影跟京劇相似也有黑白紅黃臉之分,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原來皮影的制作材料也有牛皮和驢皮之分,驢皮名貴卻罕見;原來皮影也有時代之分,從明清到民國到新中國成立之期,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人物特色。聽完何館長一一的解說,仿佛每個人對皮影戲又多了一份喜愛,開始愛它的外表,現(xiàn)在愛的是它的內(nèi)涵。同學(xué)們也在何館長的帶領(lǐng)下,學(xué)著表演皮影,看到精美的皮影在燈光下翻騰飛舞,心中涌動著不可名狀的感動。

         

        初次了解,情在其中

         

         


        是否還記得《影戲》里描述的觀戲盛況:“燈火光中夜露遲,風(fēng)輪旋轉(zhuǎn)竟奔馳。過來有跡人爭睹,散去無聲鬼不知。月地花階頻出沒,云窗霧閣暫追隨。一場變幻如春夢,線索重看傀儡嘻?!逼び跋袷轻∧婚g舞動的精靈,可是“精靈”也抵不過歲月的沖刷,時代在變遷,皮影在喧囂的塵世中被人們漸漸忘卻。柔軟的牛皮,鏤刻出精細(xì)的人物、山水,浸著華麗的油彩,白色的帷幕后,跳動著的身影,在幾位老人咿咿呀呀的說唱中,講述著舞臺的故事。聽一陣,走了,又有幾個人圍上來,看一會熱鬧便又走了。我好像明白了何館長名片上的那句話:趁著皮影戲還未向當(dāng)代告別之際,您是否愿意看它最后一眼!無奈中卻包含著對皮影戲的執(zhí)著,眼下逾百的老人相繼過世,影戲的精粹后繼無人,越來越多的娛樂使皮影在人們心中一落千丈,誰還會想起那一張幕,一盞燈,幾個人。

         

        歲月與藝人手掌的摩挲給皮影留下了手掌的溫度和入情入境的靈氣,當(dāng)古老的皮影穿過時間的長河,在民間藝人的守護(hù)下,在這片土地上傳承著、生長著,讓當(dāng)代人觸摸到傳統(tǒng)文化的脈搏,感受到喜樂,留住記憶中的光影。( 圖/張昕怡)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