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徐僑:以實心行實政 以清簡傳家風
作者:孫敏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來源: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廿七日壬子
耶穌2016年9月27日
徐僑(1160-1237),字崇甫,婺州義烏縣靖安里龍陂(今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zhèn)王宅片)人,南宋名臣、理學家。
徐僑少時聰敏好學,弱冠入太學,師從呂祖謙門人葉邽。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進士,歷任信州上饒主簿、紹興府司法參軍、秘書省正字、安慶知府、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等職。后辭官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東巖書舍”,潛研理學,教書育人,十多年間孜孜矻矻為學,講學授徒,享譽東南。紹定六年(1233年)應召再起,任國史院編修、經筵侍講、國子監(jiān)祭酒諸職。嘉熙元年(1237年)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家中,享年七十八歲,謚號文清。《宋史》評價:“若其守官居家,清貧刻厲之操,人所難能也?!?/p>
《徐氏家范》
徐僑在世時為自己和子孫后代立下嚴格的家規(guī)--《徐氏家范》,涵蓋了孝義、禮儀、修身、處事、興教、耕讀、誠信、清廉、婚喪、嫁娶、治家、報國等。明嘉靖年間后人徐興又精選《鄭氏家規(guī)》收入其中。千百年來,徐僑精忠報國、廉潔自律、嫉惡如仇、勤政愛民的精神品質,以及他流傳于世的《徐氏家范》,教育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孫。
徐僑故里照壁
●視頻腳本
浙江義烏徐僑:以實心行實政 以清簡傳家風
義烏,地處浙江中部。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義烏精神世代相傳,孕育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宋朝抗金名將宗澤、《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陳望道等。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著“勇為百姓請命,敢為家國蹈死”的高貴品質。這其中,南宋徐僑就是一位杰出代表。
徐僑(1160—1237),字崇甫,號毅齋,謚號文清。南宋名臣、理學家,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
入仕為官 剛毅忠直
徐僑幼時穎悟勤讀,行為端莊。27歲時登進士第,初授信州上饒縣(今江西上饒)主簿,后十余年間輾轉中樞與地方任職。
徐僑任上饒主簿時,拜入理學大師朱熹門下。朱熹對人說,“崇甫明白剛直士也,講學已有意趣”。并給徐僑的書齋命名“毅”,自此“毅齋”成為徐僑別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孫敏強:
“毅”,指耿直剛強,守正不阿,是有風骨、有氣節(jié)的意思??鬃泳驼f過: “剛毅木訥,近仁?!薄耙恪笔抢韺W大師朱熹對徐僑的一份殷切期許,也是很高的評價。
公元1191年,做了三年上饒主簿的徐僑,因政績斐然,部考官員打算推薦他升職,問他有何要求,徐僑說:“我到哪兒做官都會盡忠職守,做好該做的事。”
徐僑常言,“無所欲則剛,無所私則明,剛以達此心之仁,明以斷天下之疑”。
浙江海洋大學教授 程繼紅:
這個“欲”是指一個人的私欲。如果你把私欲降到最低,那么你做任何事情,都會非常堅定,而且可以做得光明正大。
他又說,“己以廉而不能戢吏之貪,猶己貪也;心乎惠民而不能摧奸以達惠,猶無惠也”。 意思是說,自己廉潔還須制止下屬貪污,想給民以實惠必先肅清奸貪。因此,他每到一地,“以實心行實政,吏畏民懷,久而不忘”。
公元1216年,徐僑自請外放,差遣知和州(今屬安徽馬鞍山)軍州事,過長江時見饑民流亡建康(今南京)、鎮(zhèn)江一帶者以萬計,遂命州縣官開倉賑糧。有官員認為須請示制置使方可開倉,欲申文上報,批復后實行。徐僑大怒,“賑饑如救溺,怎能按照常規(guī)文書往還,遷延誤事!”急命發(fā)糧。此一舉措,救活眾多饑民。
浙江省義烏市市志辦主編 吳潮海:
徐僑的“賑饑如救溺”,體現(xiàn)了他對百姓的關愛之情,也體現(xiàn)了他敢于擔當,勇于擔當。
徐僑的為政思想,史家總結為“以實心行實政”。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樹立求真務實、執(zhí)政為民的精神。他用自己的為官經歷詮釋了這樣的理念:革除私心雜念,保持心靈的純潔與干凈,才能把工作做好,為地方謀求“實政”。
義烏大安寺塔
講經論學 真踐實履
公元1219年,徐僑因耿直敢言得罪奸臣,遭劾歸鄉(xiāng),創(chuàng)辦東巖書舍,聚徒講學,傳播理學文化。
徐僑早年從學于呂祖謙門人葉邽,后又登朱熹之門,當時的“東南三賢”,他兼承其二,涵養(yǎng)久長,形成了其重“踐履”的思想。向內“修身克己”,化為人格品行,向外“入世濟時”,在政治與生活的實踐中發(fā)揮作用。
“嗟嗟我輩人,志不在名利。所趨必踏正,所論必根義?!?徐僑認為,“理義悅我心,名利害乎道”,他以對儒家義理的切實遵行,抵制了名利妄欲。
徐僑一生憂國憂民,內心也有建功立業(yè)的欲望?!鞍驳萌巳使覄?,一掃蠆螫完民瘡”,字里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其欲施展所學、有補于時世之心。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孫敏強:
宋史·徐僑傳》評說徐僑之學“以真踐實履為尚”, 正是求真務實的文化性格,使徐僑為學持論呈現(xiàn)兼收并蓄的氣象,成為推動南宋浙江理學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家。
十余年間,徐僑教授了大批生徒,不少人后來成為杰出的官員、學者,如朱元龍、康植、王世杰等,皆操行清正,卓有成就,一時享譽東南。
浙江省義烏市市志辦主編 吳潮海:
他的精神,對義烏乃至周邊的影響十分深遠。從宋代的朱元龍、康植等,到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黃溍,再到明初“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數(shù)百年間流風余脈不絕,受其影響的學者、文人、清官數(shù)量眾多。
守官居家 清貧刻厲
徐僑為官期間吏畏民懷、清廉剛正,非規(guī)定的俸祿不受,別人饋送皆謝而拒收。解印歸里后,朝中參政知事葛洪、丞相喬行簡都主動為他請求祠祿(離休俸祿),徐僑堅辭不受,甘于清貧,晚年又一再堅辭祠祿。在家鄉(xiāng)他興修水利橋梁,古月橋、回龍橋、龍馬二堰的故事至今留傳民間。
徐僑有《即事》詩一首,表其心跡:“在家貧亦好,居官貧更宜。布被不妨溫,菜羹有余滋。賓至草具杯,事閑遣興詩。外此了無撓,澹然心地夷?!薄端问贰焚澰唬骸叭羝涫毓倬蛹?,清貧刻厲之操,人所難能也?!蹦纤魏笃诶韺W家真德秀也以徐僑自勉:“居貧未若義烏之安。”
公元1237年,徐僑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歲。朝廷評價其“資稟清勁,氣節(jié)委特”,謚號“文清”。
家規(guī)流傳 德被后世
徐僑在世時為自己和子孫后代立下嚴格的家規(guī)——《徐氏家范》,涵蓋了孝義、禮儀、修身、處事、治家等方方面面,堪稱修身處世典范。可以說,《徐氏家范》既是他個人修為的生動體現(xiàn),也是對家族后人的殷切希望。
治家如治國。徐僑在家范中首先就要求家長要公正無私,“為家長者,必秉公執(zhí)直、謹守禮法以御族眾,一言不可妄發(fā),一事不可妄為,至于剖決是非、分其曲直,務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見以至與訟”。
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過勇:
徐僑“君心正則朝廷正,以至百官萬民莫敢不正”,講的就是作為領導者,必須要帶頭約束自己,然后可以對下屬形成一種感召力。通過這種感召力的放大,產生對整個社會的潛移默化的感染和帶動,使見賢思齊成為風氣。
在《徐氏家范》中,特別注重勤儉節(jié)約,如第三條“通族慶吊之禮,悉遵文公家禮而行,須稱家之有無,禁止奢華,裁減濫費”。
敬宗守孝,是家范的必備內容。家范第八條寫道,“父母舅姑有疾,子婦無故不離親側,寢不解衣,色不滿容,專以迎醫(yī)檢方、湯藥先嘗為務,疾愈方可理家務”。
“為子弟者,不可以富貴勢利,加于父兄宗族及鄉(xiāng)黨?!边@一條,就是要求家族人員不管走得多遠、成就有多大,都要不忘初心,和睦親族鄉(xiāng)親。
歷史的車輪,可以湮滅物質的痕跡,但是思想的光芒總是能夠透過歷史的迷霧,照耀著人們前進的行程。直到今天,徐僑的后人依然在潛移默化中傳承著良好的家風。
徐僑后裔、義烏市橋西村黨支部書記 徐福星:
先人徐僑是我們徐氏后人的驕傲,我們要在村莊建設治理中,把他的家規(guī)家訓傳承好,發(fā)揚好。
為了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義烏設立了徐僑紀念館,創(chuàng)作了廉政婺劇《徐文清公》,將徐僑的廉政思想和生平事跡全面展示,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和群眾感受徐僑清白為人的崇高品格。
在義烏這片土地上,像駱賓王、宗澤、徐僑、陳望道等忠直剛毅、風骨凜凜的往哲先賢,他們的風懷,他們的浩氣,從古到今,延綿不絕,為后世敬仰和銘記,并將繼續(xù)激勵著后人,譜寫出嶄新篇章。
徐大宗祠
●《徐氏家范》摘編
秉公持和
為家長者,必秉公執(zhí)直、謹守禮法以御①族眾,一言不可妄發(fā),一事不可妄為,至于剖決②是非、分其曲直,務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見以至與訟?! 浴缎焓霞曳丁?/p>
【注釋】
①御:治理,管理。
②剖決:分析、解決。
【譯文】
當家長的,一定要秉公做事、遵守禮法來管理家族眾人,話不可以隨便亂說,事不可以隨便亂做,對于需要分析判斷裁決是非曲直的事情,一定要注意調和解決,不能徇私帶偏見以至于鬧出官司。
敬宗睦族
祠堂以奉先世神主、春祀秋嘗①,所以報本也,為子孫者當知自一本而分,尊祖敬宗不忘先德,則后日子孫亦尊敬爾輩為祖宗矣,勉之思之。——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春祀秋嘗:春季的祭祀叫祀,秋季的祭祀叫嘗。
【譯文】
祠堂里供奉祖先魂靈、春秋祭祀,這是報答祖宗的做法。作為子孫應當知道自己是哪一個祖先的后代(明白自己從何而來),要尊敬祖先,不忘先人德行,那么以后子孫也會把你們當祖先來尊崇敬重,(所以)要好好勉勵、好好思考。
為子弟者,不可以①富貴勢利,加于父兄宗族及鄉(xiāng)黨②?!浴缎焓霞曳丁?/p>
【注釋】
①以:用,拿,憑借。
②鄉(xiāng)黨:同鄉(xiāng)之人。
【譯文】
做子弟的,不可以憑借富貴權勢,凌駕于父兄宗族及同鄉(xiāng)之上。
孝親悌長
父母舅姑①有疾,子婦無故不離親側,寢不解衣,色不滿容②,專以迎醫(yī)檢方、湯藥先嘗為務,疾愈方可理家務?!浴缎焓霞曳丁?/p>
【注釋】
①舅姑:指公婆,丈夫的父母。
②色不滿容:自己臉上沒有歡喜,只有憂愁,但是在父母面前又不可以過于表現(xiàn)出來,免得父母擔憂。
【譯文】
父母公婆生病了,兒子媳婦無故不能離開親人旁邊,睡覺不脫衣服(隨時準備起床伺候),表情要恰當(既不要喜笑顏開也不要愁容滿面),專心做好請醫(yī)生檢查診斷開藥方、熬好藥先嘗嘗等事情,等他們病好了才可以處理其他家務。
子孫當恂恂①孝友,見兄長坐必以起,行必以序,應對必以名,毋以爾我,進退言動,務在循理。——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恂恂:恭謹溫順的樣子。
【譯文】
子孫應當恭順孝敬友愛,見到兄長來了,坐著的要起立,舉止要得體有序,應答一定要報自己的名字,不要用“你我”,言行舉止都必須遵循理數(shù)。
守禮務儉
通族慶吊之禮,悉遵《文公家禮》而行,須稱①家之有無,禁止奢華,裁減濫費?!浴缎焓霞曳丁?/p>
【注釋】
①稱:相當,符合
【譯文】
整個家族的紅白喜事,全部按照朱熹的《文公家禮》來辦,必須合乎自家的經濟狀況,禁止奢侈、鋪張浪費。
凡宴會,不許沉酣杯酌、喧嘩鼓舞以謔①賓客、以慢②尊長,不當強人以酒,亦不得引進娼優(yōu)取樂以失禮統(tǒng),違者家長面叱之?!浴缎焓霞曳丁?/p>
【注釋】
①謔:戲謔,開玩笑。
②慢:怠慢,沒禮貌。
【譯文】
凡是宴請聚會,不許酗酒,或以喧嘩嬉鬧的方式戲謔賓客、怠慢長輩,不應當強迫別人喝酒,也不能叫歌妓來取樂從而失掉禮節(jié)和體統(tǒng),違背的人家長要當面呵斥教訓。
徐大宗祠·敘倫堂
●專家觀點
孫敏強:“毅”“通”“實”的精神
梳理徐僑的思想學說和畢生事業(yè),最值得探討的就是三個關鍵詞:“毅”、“通”和“實”。其所包含的深厚文化意義和價值,不僅是以徐僑為代表的歷代先賢踐履與堅守的,也是在義烏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們代代傳承下來的。
“毅”,是耿直剛強、守正不阿,是有風骨、有氣節(jié),是剛毅和堅守。“毅”,是徐僑剛出道時,理學大師朱子選送給他作書齋名的,充滿了對徐僑的期許。在此可將“明白剛直”視為朱子對“毅”的詮釋和定義。明白,是有見識,有理念,洞明世事;剛直,是有原則,有擔當,百折不回。剛直,是“毅”的核心內涵;而明白,是剛直的基礎和前提。因為明白,才有底氣如此剛直堅毅,雅志莫回。無論進退出處,榮辱順逆,始終一貫地秉持著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操守。風骨正氣,凜凜然著于青史。徐僑一生無論是面對下屬同僚,還是上司君王,始終剛直不阿,堅守人生理念和風骨正氣,以畢生言行為朱熹所許之“毅”字作了完美注解。
徐僑的“毅”,直接影響了他的諸多弟子。明代金江《義烏人物記》說,“徐僑承朱子之緒,傳圣賢之學,倡道烏傷,及門之士,多著賢行,若康植、朱元龍者,而發(fā)于政事之間,尤光明俊偉。王柏銘植(指康植)墓,稱其操尚之堅,風力之勁,有得于僑之遺則”,可見其余風遺韻的深刻影響。
“通”,是融會貫通,兼收并蓄。也是通曉,通達,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巴ā保切靸S送給其高足葉由庚作齋名的。這與朱熹命他以“毅”名齋相似。倘若說自許與許人相通,那么可以說,當徐僑命葉氏以“通”名齋時,“通”不僅是他對弟子的嘉許,也可視為某種自勵與自期。如果說,“毅”是品德、人格和人生精神,那么,“通”則是修為、成就與人生境界。徐僑之“通”,主要體現(xiàn)在通于政事和通于學理兩方面。如其知和州軍州期間,重視防務,精選士卒,修造軍備器械,加強軍事訓練,改進戰(zhàn)術,保地方平安。
“實”,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腳踏實地,苦干實干。作為地方官,他深懷己饑己溺之心,革除陋法,造福一方;退居鄉(xiāng)里,教授生徒,他“學行純篤,風節(jié)髙峻,誠可謂道學之宗師矣”(王褘《義烏宋先達小傳》)?!端问贰ば靸S傳》評說,“其學一以真踐實履為尚”,突顯了徐僑重實踐的取向。徐氏所存文字和一生經歷始終體現(xiàn)著求真務實、學以致用的精神,呈現(xiàn)著金華學派注重實際的色彩。也正是求真務實的文化性格,使徐僑為學持論呈現(xiàn)兼收并蓄的氣象,成為推動南宋義烏乃至浙江儒學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家。
剛毅,通達,實干,徐僑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思考和踐行。
責任編輯:柳君
【上一篇】曲阜祭孔大典上2.5米書刻孔子像來自潮州
【下一篇】 【解揚】東林黨領袖如何教育子孫:最重要是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