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子府學文廟同誦儒家經典,架起友誼之橋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十月初四日己丑
耶穌2016年11月3日
圖為臺灣學生吟誦《聲聲慢》。李欣/攝
圖為濟南博文小學表演《詩經·木瓜》。李欣/ 攝
圖為兩岸師生誦讀《孟子》選段。李欣/攝
中新網濟南11月3日電 (記者 李欣)“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兩岸300多名中小學生3日在孔子故里山東濟南的府學文廟共同誦讀儒家經典《孟子》,宣告第十三屆“齊魯風·兩岸情”臺灣優(yōu)秀中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正式開營。
開營儀式上,兩岸師生通過吟誦宋詞《聲聲慢》、《詩經·木瓜》,表演舞臺劇《成功心·魯臺情》等節(jié)目展現(xiàn)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本次中華文化研習營由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臺辦、濟南市文廣新局、濟南市天橋區(qū)政府共同主辦。
濟南市文廣新局局長孫法星代表主辦單位致辭說,“齊魯風·兩岸情”臺灣優(yōu)秀中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旨在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扎根發(fā)展、繁榮興盛,凝聚兩岸同胞精神文化紐帶,希望研習營活動成為臺灣青年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課堂,了解大陸經濟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窗口,兩岸青少年交友、交心的舞臺。
第一次來到濟南的臺北市私立靜心中小學校長唐尚智代表臺灣參營師生說,來到有2600多年歷史的濟南,才真切感受到劉鶚《老殘游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場景。中華文化研習營為兩岸青少年溝通、聯(lián)系、交流架起了友誼之橋,為臺灣青少年學校傳承儒家文化搭建了平臺。此行將使臺灣師生更進一步切身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讓兩岸師生更深入了解彼此,交流合作。盼望今后有更多機會進行兩岸間的交流,積累兩岸師生間的友誼。
兩岸炎黃子孫同文同宗,一脈相承,骨肉相連和精神相通是任何政治力量和人為的作用都難以分開的。濟南市臺辦主任李兆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希望兩岸青少年在研習期間,用心傾聽、用心觀察、用心體會、用心思考,了解齊魯悠久璀璨的歷史與文化,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文化淵源,共同肩負起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使命。
記者采訪獲悉,此次中華文化研習營由臺北市靜心私立中小學和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的學生組成,他們此行將游學曲阜三孔研習儒家文化、登臨五岳之尊泰山,并同山東學生進行交流。
當天還舉行了第四屆海峽兩岸論語書法比賽、第二屆海峽兩岸征文大賽頒獎典禮,臺北市私立靜心中小學與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交流合作協(xié)議簽署儀式等活動。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