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原道》輯刊簡介暨稿約

        欄目:反響及紀念、通知公告
        發(fā)布時間:2018-05-02 15:37:01
        標簽:《原道》輯刊

        ??


        《原道》是連續(xù)出版的學術(shù)思想類輯刊,由“大陸新儒家”代表性人物陳明于1994年創(chuàng)辦,被視為中國大陸儒家在當代重新崛起的旗幟和象征。


        從創(chuàng)刊之日起,《原道》就追問“五千年來一以貫之而至今仍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或價值拱心石,究竟是什么?或者說:應該是什么?”在這樣的執(zhí)著中,《原道》堅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對話中強調(diào)民族主體性,在當代文化建設中強調(diào)傳統(tǒng)資源的重要性,在儒家傳統(tǒng)繼承和發(fā)展的糾結(jié)中強調(diào)面向現(xiàn)實的開放性。


        20余年來,《原道》專注闡揚華夏治理大智慧,專注求解中國治理真問題,秉持儒家立場情懷,兼收社會科學新知,關(guān)切公共領(lǐng)域議題,參贊治理秩序生發(fā),日益成為當代儒家思想創(chuàng)發(fā)之首要平臺和華夏治理正道發(fā)明之核心力量。


        《原道》認為,當代儒學欲回應國家建構(gòu)與國族建構(gòu)之近現(xiàn)代主題,因應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治理秩序生成之中國問題,必須團結(jié)與整合跨學科學者的智慧與洞見,進入思想創(chuàng)發(fā)的新時期。


        為此,《原道》注重持續(xù)組織秉持儒家立場、兼收社科新知、關(guān)切公共議題的專題研討,并尤其支持鼓勵跨學科青年學者參與“原道”事業(yè),團結(jié)了一大批來自儒學、哲學、史學、文學、倫理學、政治學、法學、民族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中青年優(yōu)秀學者。在見證作者成長和學術(shù)共同體形成的同時,《原道》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目前,《原道》每年出版4輯。2012年以來,《原道》連續(xù)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綜合性社會科學”來源集刊。


        (吳歡 整理)


        《原道》稿約


        《原道》輯刊自1994年創(chuàng)刊以來,專注闡揚華夏治理大智慧,專注求解中國治理真問題。20余年來,《原道》秉持儒家立場情懷,兼收社會科學新知,關(guān)切公共領(lǐng)域議題,參贊治理秩序生發(fā),日益成為當代儒家思想創(chuàng)發(fā)之首要平臺和華夏治理正道發(fā)明之核心力量。自2012年以來,《原道》并入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并連續(xù)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綜合型社會科學”來源集刊至今,并于2015年起改為每年出版4輯,現(xiàn)已連續(xù)出版34輯。


        隨著世界歷史進入中國時刻,當代儒學也進入思想創(chuàng)發(fā)的新時期。當代儒學是開放的儒學,唯有順應現(xiàn)代學術(shù)發(fā)展兼收并蓄,才能不斷推陳出新。當代儒學欲回應國家建構(gòu)與國族建構(gòu)之近現(xiàn)代主題,因應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治理秩序生成之中國問題,尤需團結(jié)與整合跨學科青年學者的智慧與洞見。


        有鑒于此,現(xiàn)誠摯邀請海內(nèi)外學者賜稿,尤其歡迎人文社會科學領(lǐng)域青年學者的新銳力作。文章一經(jīng)采用,贈送樣刊并略奉薄酬。注釋格式體例如下:


        一、援引本刊規(guī)范


        陳明:《重思中國:國家之發(fā)生、國族之建構(gòu)以及帝國之轉(zhuǎn)型——基于儒家視角的歷史考察》,《原道》2015年第3輯。

        ?

        二、引注一般要求


        1.引注應能體現(xiàn)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1)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qū)別;(2)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3)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2.引注統(tǒng)一采用頁下腳注形式,作者投稿時請按“1,2,3……”次序全篇連續(xù)編號,不加圈也不加括號,注碼統(tǒng)一置于標點之后。


        3.200字以上的引文,以楷體字正常排版,200字以下的引文,以宋體字正常排版。不必前后空行,不必左右縮進。引文結(jié)尾標點后注碼。


        4.直接引證,腳注不加引導詞。間接引證,腳注酌情使用“參見”等。


        5.提倡引注原始文獻資料,轉(zhuǎn)引需注明原始文獻資料的作者、標題、出處等信息,并在其后注明所轉(zhuǎn)引的二手文獻資料相關(guān)信息。


        6.引注網(wǎng)絡文獻資料,一般應出自大型學術(shù)或新聞網(wǎng)站,注明作者、標題和直接確認定位到具體征引內(nèi)容所在網(wǎng)頁的URL鏈接地址,并標注最后訪問日期。


        7.引注外文類文獻資料,遵從該文種引注習慣,但須清楚可循。


        8.其他未盡事宜,參考本刊近期發(fā)表文章的處理辦法。

        ?

        三、各類引注例證


        1.專著、編著


        (1)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352頁。


        (2)吳嘉勛、李華興編:《梁啟超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頁。


        三人以上合著、合編,僅列第一著者并加“等”。


        2.譯著、譯文


        (1)[美]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xiàn)代命運》,鄭大華、任普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頁。


        (2)[日]田中麻紗巳:《關(guān)于<春秋繁露>五行諸篇的考察》,秦祺譯,《中國儒學》2016年第11輯。


        (3)[美]白魯詢:《儒學與民主》,陳引馳譯,哈佛燕京學社編:《儒家與自由主義》,讀書·生活·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172頁。


        三人以上合譯,僅列第一譯者并加“等”。


        3.期刊、報紙


        (1)姚中秋:《天下為公:一個永恒的治理秩序意向——<禮運>“大同”章義疏》,《當代儒學》2011年第1期。


        (2)劉東:《世俗儒家與精英儒家》,《光明日報》2016年6月6日。


        4.文集


        王國維:《詠史二十首》,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1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18頁。


        5.古籍、辭書


        (1)《宋會要輯稿·食貨》卷3。


        (2)《辭?!罚虾^o書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頁。


        《論語·學而》和《史記·五帝本紀》等常見古籍篇目,原則上隨文括號夾注,不額外增列腳注。


        6.學位論文


        張華勇:《港臺現(xiàn)代新儒家的莊子哲學研究》,武漢大學2016年博士學位論文,第98頁。


        7.網(wǎng)絡文獻資料


        吳啟訥:《國民黨在臺灣的三民主義實踐及其成敗》,儒家網(wǎng),http://www.lfshouyuan.com/article/id/13256/,2017年1月28日最后訪問。


        8.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第4款。


        9.檔案材料


        《湖南省長公署指令》,《湖南政報》第18期,1920年10月12日,湖南省檔案館藏,檔案號:22-1-820-307。

        ?

        四、投稿格式要求


        《原道》編輯團隊目前多為兼職,精力極其有限,一年四輯之出版周而復始,編校壓力極大。為酌情減輕編輯壓力,特向同仁提出如下投稿格式要求,敬請體諒支持配合。按要求投稿會有助于提升稿件審稿編發(fā)效率。編輯部有權(quán)酌情對來稿正文引注及其格式體例適當增刪合并。


        1.頁面。Word?A4頁面,頁邊距為普通格式。


        2.標題。宋體,三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1行,固定值18磅。標題原則上不超過20字。


        3.副標題。宋體,小四,居中,固定值18磅。


        4.作者/譯者等信息。宋體,小四,居中,固定值18磅。多個作者之間空2字符,作者信息插入?*?號題注說明,多個作者只用一個題注。題注中多個作者信息用分號隔開。作者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單位、學歷等。譯者信息置于作者信息之后。課題來源、項目資助以及簡要致謝等內(nèi)容,置于作者/譯者信息之后,不另行增加題注。


        5.內(nèi)容摘要。宋體,小四,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內(nèi)容摘要”字樣格式同前,加粗。內(nèi)容摘要以300-340字為宜。


        6.關(guān)鍵詞。宋體,小四,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瓣P(guān)鍵詞”字樣格式同前,加粗。關(guān)鍵詞以3至5個為宜,用分號隔開。


        7.正文。中文字體為宋體,小四,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與關(guān)鍵詞段落間空一行。西文字體和復雜字體使用?Time?New?Romar。


        8.標題格式。以“一、?(一)?1.?(1)?1)”次序按需設置。正文一級標題為宋體,四號,加粗,居中,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18磅。正文二級標題為宋體,小四,加粗,兩端對齊,首行縮進2字符,固定值18磅。正文三級標題按正文內(nèi)容排版,僅加粗,不單獨成行。


        9.腳注。整篇文檔連續(xù)頁下腳注,按“1,2,3……”次序添加,單倍行距,小五,字體同正文。具體格式遵循前列例證。

        ?

        聯(lián)系我們

        投稿郵箱:yuandao1994@163.com;

        討論網(wǎng)址:www.yuandao.com

        微信公號:原道(yuandao_rujia)

        QQ交流群:308299147

        ??

        《原道》輯刊編輯部

        2018年1月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