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之仁”與“明主之仁”
作者:馮敏飛
來源:《學(xué)習(xí)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四月初七日癸丑
耶穌2018年5月21日
謚號是在人死之后,后人依據(jù)他生前表現(xiàn),蓋棺定論,予以一種稱號。這種稱號分三類,即美、平、惡。美謚是褒,惡謚是貶,平謚是憐。惡謚如暴、昏、煬、厲等,希望通過這種評價,讓后任帝王有所顧忌,自我約束。得到美謚的帝王居多,最常見的是“武帝”“文帝”,似乎每一個朝代開國那一兩代都是武功文治。還有“孝”“英”“哲”等等。號稱“仁”的也不少,如西夏仁宗李仁孝、西遼仁宗耶律夷列、明仁宗朱高熾、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北宋仁宗趙禎也是其中之一,且為史上第一位“仁宗”。
趙禎之“仁”是頗為貼切的。作為一個皇帝,吃喝玩樂實在是不成問題,可趙禎卻做到了防微杜漸。一天加班到半夜,趙禎餓了,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最終忍了,第二天與皇后閑談時才說起。皇后怨道:“陛下日夜操勞,想吃隨時吩咐御廚就是,怎能讓龍體受饑?”趙禎說:“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數(shù)百只,形成定例。為朕一碗飲食,創(chuàng)此惡例,于心不忍!”還有一次,諫官王素勸趙禎不要親近女色,趙禎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jìn)獻(xiàn),我很中意?!蓖跛貓猿终f:“臣今日進(jìn)諫,正是怕陛下為女色所惑?!壁w禎只好下令:“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300貫,馬上送離宮中?!蓖跛鼗琶φf:“不必如此匆忙!既然已經(jīng)進(jìn)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fā)為妥?!壁w禎笑道:“朕雖為帝王,與平民一樣重情。我怕久了,會不忍心送走?!庇谑菍@些女子厚禮相贈,送出宮中。對于宋仁宗,后世一向好評如潮。很不謙虛的乾隆說他只佩服三個皇帝:一是他的祖父康熙,二是李世民,第三個就是趙禎。
再從武功的角度考察,有些人總抱怨宋朝軍事太弱,不如漢唐威風(fēng),但大宋確實生不逢時,燕云十六州早被出賣,失去了長城屏障,更重要的是對手不再是匈奴那樣的“流寇”,而是比漢和唐對抗的單純游牧民族要厲害多的遼、西夏、金等,他們具有以漢人方式對付游牧族和以游牧族方式對付漢人的雙重優(yōu)越性,所以不能把漢唐和宋作簡單對比。實際上,在宋仁宗時期,大宋已經(jīng)破了西夏占領(lǐng)關(guān)中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
那么,宋仁宗是完人嗎?當(dāng)然不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指出:“計此三十年間,人才之黜陟,國政之興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終歲。吏無適守,民無適從,天下之若驚若騖、延頸舉趾、不一其情者,不知其何似,而大概可思矣……夫天子之無定志也,既若此矣?!贝搜陨跏恰K稳首谑姑泻軓?,很想主動解決盛世的“久安之弊”,要求范仲淹開列當(dāng)務(wù)之急。范仲淹不失理智,認(rèn)為“非朝夕可革”,所以“始未奉詔,每辭以事大不可忽致”。仁宗一再派人催促,朝野輿論壓力增大,范仲淹這才上呈改革方案,付諸實施。結(jié)果使得利益分配突然失衡,形成了黨爭。歐陽修寫了那篇著名的《朋黨論》,指責(zé)范仲淹等人搞“朋黨”。鑒于歷史教訓(xùn),宋朝皇帝最忌武將領(lǐng)兵與文官結(jié)黨。范仲淹被指責(zé)搞朋黨,讓仁宗嚇了一跳,于是馬上縮回去,叫停改革,并罷免了范仲淹的官職。
近代歷史學(xué)家蔡東藩評論道:“仁宗之駕馭中外,未嘗不明,而失之于柔……仁宗以仁稱,吾謂乃婦人之仁,非明主之仁?!边@話似乎太過,但不無道理。
如何才是“明主之仁”而不是“婦人之仁”,并沒有標(biāo)準(zhǔn)答案。思索之際,筆者又想到了范仲淹。他的10項改革內(nèi)容,其中“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5項屬于吏治,另外還有“重命令”“推恩信”2項與吏治有關(guān),總計70%涉及政治體制。他派一批官員深入各地去現(xiàn)場考核,自己坐鎮(zhèn)中央指揮,將各地報來不稱職的名字一個個勾掉撤職。樞密副使富弼在旁看不過去,提醒說:“您一筆勾了很容易,但這一筆下去要讓他一家人哭啊!”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吧!”當(dāng)時的“路”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的“省”,范仲淹想的是大局。這就涉及“婦人之仁”與“明主之仁”的區(qū)別了。不忍心看一家人哭,而不惜讓一路人哭,顯然是“婦人之仁”,而非“明主之仁”。
作為一個明主,就應(yīng)當(dāng)為了一國人不哭,而不惜讓某一家?guī)准胰丝?。那些平時鸚鵡學(xué)舌跟著范仲淹大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官員,一到改革,哪怕影響點“灰色收入”就受不了,就要反對,要滋事。如此,宋仁宗卻一味地“仁”,不惜遷就那些少數(shù)人,叫停改革,犧牲了范仲淹和新政,還讓弊政繼續(xù)積累,從而讓朝政危機(jī)由隱到顯,由輕到重,顯然不是“明主之仁”,而只是“婦人之仁”。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