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毀老人壽器, 傷天害理莫過于此
作者:十年砍柴
來源:“文史砍柴”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六月十八日癸亥
? ? ? ? ? ?耶穌2018年7月30日
?
???
?
▲江西吉安歐陽修紀念園
?
我時常覺得疑惑,一些用普通人的價值觀衡量篤定是違背底線的事,為什么因一些官員對政績的追求,在權(quán)力的驅(qū)使下能堂而皇之地施行。譬如若干年前為了控制人口將幾乎足月的胎兒強行引產(chǎn);最近有江西吉安、宜春等地官員推行“綠色殯改”為名,將老人們的棺材搶奪,集中銷毀。
?
一篇昨天刷屏的文章描述道:
?
今年夏天,江西多地方出現(xiàn)“搶棺砸棺”的場景:執(zhí)法隊進村入戶,強行將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積如山,挖掘機一錘一錘搗毀,一口口的棺材瞬間化為碎木。
?
………
?
很多老人眼睜睜看著陪著自己多年的棺材要成為一堆廢木,憂愁憤怒無處訴說,有的老人默默流下眼淚,更多的老人則是大聲痛哭。還有老人看著棺材被拖走,他們跳進棺材,要與棺材一起“走”,任人勸說,怎么都不肯爬起來,最后執(zhí)法隊強行把老人拖出來。
?
老人們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這些棺材陪伴他們十多年,風燭殘年,快入土了卻死無葬身之地,有的老人在搶棺隊到來前,悲憤的自殺,以盼自己能入土為安。
?
文章還提到:
?
在江西農(nóng)村,棺材是一個家庭重要的信物,是家族聯(lián)系的紐帶;老人家的棺材做好后,家族親人朋友們會來道賀。這些棺材會擺在祠堂或自家屋頂,成為一種象征。
?
湖南與江西山水相連,血脈相通,今天湖南人一大半是宋以后從江西遷移過來的,因此其民風民俗、文化心理頗為相似,我能充分理解一口做好的棺材對老人意味著什么。那是他活下去的勇氣,是他平靜對待死亡的一種慰藉,也可以說是他希望能壽終正寢、一生圓滿的寄托。
?
? ?
?
▲江西吉安、宜春等地砸棺盛景
?
在我的湖南老家,請木匠做棺材是很隆重的事情,往往在老人過了花甲之年后就開始,這是清貧的農(nóng)家建房子外又一重大工程。如果雙親年邁,為人子者還不給老人準備棺材,會被鄉(xiāng)鄰斥之為不孝。農(nóng)村人把棺材稱之為“壽器”“長生”,即有棺材做好為主人添壽之意,也有認為人死后躺在棺材中埋進土地中得以長生的哲學意味,如古代江西籍詩人陶淵明詩中所言:“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p>
?
曾國藩在做京官時,祖父母、父母四位老人尚在,四具棺材早做好了,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不厭其煩地提到如何每年漆一次壽器,使之堅固锃亮:
?
漆壽具既用黃二漆匠亦好,男斷不與此等小人計較,但恐其不盡心耳。聞瓷灰不可多用。多用則積久易脫,不如多漆厚漆,有益無損。不知的否?以后每年四具必須同漆一次,男每年必付四兩銀至家,專為買漆之用。
?
今天許多人讀到這里,可能覺得難以理解,貴為侍郎的曾國藩真是太啰嗦了。但稍微了解中華文化的人,就會認為這才是一位儒學名臣的本分。補充一句,曾國藩祖上亦是從江西吉安府遷到湖南。
?
我估計有人會以“移風易俗”的理由來反駁,說一大套火葬有利于節(jié)省土地的道理。我認為在江西、湖南這樣的山區(qū)省,火葬節(jié)省土地是個偽命題,大多數(shù)墳在山崗上,不占糧田。死者火葬后,后人在陵園里購買墓穴埋葬,難道不占土地?且是用水泥修成的永久性建筑。在古代中國,死者被埋到荒山上,黃土一抔,大約百余年就會自然消失。這才有洛陽北邙山墳疊墳之說,薛瑄《北邙行》詩云:“北邙山上朔風生,新冢累累舊冢平。富貴至今何處是,斷碑零碎野人耕?!蔽覀兝霞仪迕鲯烨鄴邏灒话阕匪莸礁咦?,頂多到六世祖、七世祖的墳頭。這才是真正的生態(tài)殯葬,千百年來循環(huán)。幾千年中國得有多少人死去埋在土地里呀,多數(shù)墳自然消失了。
?
再退一萬步說,即便政府推行“綠色殯葬”有理,但棺材是人家的私有財產(chǎn),和房屋、床、桌椅、家電一樣,公權(quán)力是不能憑自己的意志去搶奪的——哪怕給錢補償。因為老人準備了棺材,就認定他們一定要土葬,提前毀掉其棺材便絕了后患。這是什么邏輯呀?
?
《三國志·蜀書》記載后主劉備一件軼事:
?
天旱禁酒,釀者刑。吏于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造酒者同罰。雍從先主游觀,見一男子路中行,告先主曰:“彼人欲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淫具,與欲釀何殊?”先主大笑,而原舍釀者罪。
?
劉備據(jù)蜀某一年,四川一帶天旱,糧食歉收,朝廷下文嚴禁釀酒,民間私釀者要被重罰。小吏從百姓家一旦搜查出釀酒器具,就與私釀同罪。簡雍勸諫劉備,以男子身上自帶“淫具”意欲做茍且淫蕩之事應該先抓起來,來比喻和家藏釀酒器具與私釀同罪一樣荒唐?!髂切寜燮鞯墓倮簦彩沁@種思路呀。
?
檢點舊文,我發(fā)現(xiàn)2006年我在《新京報》上發(fā)表一篇文章《毀龍舟背后的家長式“善意”》,批評江西鷹潭市政府的胡來。那一年端午節(jié)前,當?shù)卣l(fā)動了聲勢浩大的砸毀龍舟行動,派人深入到鄉(xiāng)村,挨家挨戶搜查,發(fā)現(xiàn)有龍舟就拖出來給銷毀掉。原因是由于端午節(jié)期間劃龍舟人員較為集中,容易誘發(fā)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索性一“禁”了之,一“砸”永逸?!磥碲M省今日搶棺材的雷霆行動是有淵源的。
?
熟悉中國當下地方權(quán)力運行規(guī)律的人,會習慣性地在冠冕堂皇、雷霆萬鈞的“施政行為”背后尋找利益鏈條。為什么當?shù)毓賳T敢于冒著被人指責傷天害理的壓力,也要將搶棺材銷毀的集中行動進行到底?難道真的就是為了當?shù)卣ǜ逅Q的那樣?“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殯葬改革,大力推進移風易俗,促進精神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幸?,F(xiàn)代化江西?!蹦瞧恼峦嘎叮?/p>
?
2017年11月6日,江西大成國有資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團、江西省軍工控股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了江西省殯葬投資集團,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集團已與四大國資銀行、江西銀行、贛州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gòu)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guān)系,授信總額120億元。報道稱,2018年,江西省殯葬投資集團在省民政廳的指導下,推進殯葬服務標準化的建設,打造中國殯葬改革和殯事業(yè)發(fā)展的江西樣板。
?
說來說去,就是要壟斷死人的生意。生老病死,誰都免不了,在這四個方面花錢,可謂最大的剛需,能控制這四大“馬車”的生意,來錢當然快。我的朋友、江西永修籍的熊培云先生對此一語中的:
?
不過是壟斷殯葬投資集團與當權(quán)者共謀,搶奪死者通向冥界的買路錢。
?
我在6月25日發(fā)表一篇公號文《一掛鞭炮引起的悲?。好利愋罗r(nóng)村不是「禁」出來的》,批評湖南邵東一些鄉(xiāng)村“一刀切”禁放鞭炮:
?
現(xiàn)在搞笑的是,一方面有管部門大力提倡復興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又按照自己的好惡來區(qū)別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喜歡的是精華要好好保存,不喜歡的就是糟粕必須扔掉。不知道后世小子哪有此種自信來給傳統(tǒng)貼“精華”或“糟粕”的標簽。
?
這種只相信手中權(quán)力,對天理人情,對傳統(tǒng)文化毫無敬畏的行為,在一些地方政府施政中并不少見。江西一些地方搶棺材比湖南鄉(xiāng)村一刀切禁放鞭炮尤為典型,也更加惡劣。毀掉老人的壽器,幾近打消掉他活下去的勇氣。
?
2016年9月12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刊登一篇文章,題為《紅軍長征從這里出發(fā):探尋贛南大地上的紅色記憶》,講述了當年贛南土地上紅軍與當?shù)匕傩盏聂~水情。其中一個故事說,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撤退,需要搭建浮橋過河:
?
一位曾姓老人得知紅軍搭浮橋缺木料,硬是要把給自己準備的棺材板貢獻出來。被工兵營營長王耀南婉拒之后,曾大爺生氣了:“要不是紅軍,要沒有蘇維埃,我連飯都吃不上哩!你們要不收這幾塊板子,就是說我不中用了?!敝钡酵鯛I長答應暫時收下,曾大爺這才高興地和戰(zhàn)士們一起搬著板子送到橋頭。
?
曾姓老人貢獻的還只是準備用來做棺材的木料,但紅軍的工兵營營長知道棺材板對一個老人的重要性,先是婉拒了老人的好意。哪能想到,八十多年過去了,那塊土地上老人的棺材,竟然被如此對待。夫復何言!
?
責任編輯:姚遠
?
【上一篇】【白彤東】中國更需要Me One運動
【下一篇】【默子】起棺,撕下了溫情脈脈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