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杜澤遜 張劍】一流古典名著的合格整理本——讀點校本《毛詩傳箋》

        欄目:書評讀感
        發(fā)布時間:2019-03-11 20:02:40
        標簽:毛詩傳箋

        一流古典名著的合格整理本——讀點校本《毛詩傳箋》

        作者:杜澤遜(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張劍(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正月廿八日庚子

        ??????????耶穌2019年3月4日

        ?

        ?

        ?

        《毛詩傳箋》

        ?

        (西漢)毛亨傳

        ?

        (東漢)鄭玄箋

        ?

        孔祥軍點校

        ?

        中華書局

        ?

        ?

        ?

        《詩經(jīng)名物圖解》中的“薺”資料圖片

        ?

        【光明書話】

        ?

        由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的《毛詩傳箋》稱得上是中國古典第一流名著了,可是長期以來沒有一個通行的點校本,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中華書局出版的孔祥軍點校本《毛詩傳箋》,收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典籍叢書”,可以說彌補了這一缺憾。我和門生分工拜讀了這個點校本兩遍,明確感受到這是一部標點、??倍歼^關(guān)的合格的整理本。

        ?

        西漢初年經(jīng)學大師魯人毛亨為《詩經(jīng)》作《故訓傳》于其家,以授趙人毛萇。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毛萇為博士。毛亨、毛萇傳授的《詩經(jīng)》稱為“毛詩”,他們的注釋稱為《毛詩故訓傳》,與魯、齊、韓三家《詩》并行于世。東漢時期《毛詩》盛行,經(jīng)學家如衛(wèi)宏、鄭眾、賈逵、馬融、鄭玄皆治《毛詩》。鄭玄合《詩經(jīng)》、毛傳而為之作箋,成《毛詩傳箋》,在后世傳授最廣,影響最大。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許多學者闡發(fā)《毛詩》和鄭箋,但基本亡佚。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孔穎達《毛詩正義》都選擇《毛詩傳箋》為標準文本。唐代雕刻的《開成石經(jīng)》雖然沒有注,但經(jīng)文卻采用了《毛詩傳箋》的“毛詩”文本。孔祥軍選擇《毛詩傳箋》作為點校對象,是對《毛詩》經(jīng)文和古注的一次系統(tǒng)性整理,具有重要意義。

        ?

        孔祥軍點校本以清代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刻仿元相臺本《毛詩傳箋》為底本(簡稱仿岳本),是恰當?shù)倪x擇。岳本翻自南宋廖瑩中刊本。廖本以建安余仁仲刻本為主體,精加校讎,更至臻善?!毒沤?jīng)三傳沿革例》稱余仁仲本《九經(jīng)》為善本。廖瑩中氏以余仁仲本不免偶有誤舛,遂合諸本參訂,又圈句讀,后來居上。廖本失傳,岳本是根據(jù)廖本重刻的,也失傳了,所幸乾隆末年武英殿據(jù)天祿琳瑯藏岳本重刻了《相臺五經(jīng)》,使這個善本得以衍傳?,F(xiàn)存的宋代《毛詩傳箋》版本中,主要有南宋巾箱本、兩個纂圖互注本。纂圖本大約是以南宋余仁仲刊附釋文本《毛詩》為基礎(chǔ),加上纂圖、互注、重言、重意等內(nèi)容形成的。“纂圖互注重言重意”類經(jīng)書,文本質(zhì)量一向評價不高。宋刊巾箱本《毛詩故訓傳》,雖然是《毛詩傳箋》存世最早的刻本,但也是坊刻,用字不規(guī)范,且脫訛衍漏較多。如《小戎》經(jīng)文“小戎俴收,五楘梁辀”下,脫傳文“小戎兵車也”五字,他本不脫。宋刊本還有南宋劉叔剛刻十行本《附釋音毛詩注疏》,但也是訛誤較多的福建坊刻本。如宋十行本《緜》經(jīng)文“陶復陶穴未有家室”下傳文“狄人之所欲”,宋刊巾箱本同;纂圖本二種、仿岳本作“狄人之所欲者”。從上下文來看,以有“者”字為長。又《緜》經(jīng)文“陶復陶穴未有家室”下箋文“諸侯之臣稱君曰公”,宋刊巾箱本同;纂圖本二種、仿岳本“稱君曰公”作“稱其君曰公”。當以有“其”字為長。又《云漢》經(jīng)文“趣馬師氏,膳夫左右”下箋文“又無賞賜也”,宋刊巾箱本同;纂圖本二種、仿岳本“又”作“人”。學界一般認為,宋十行本經(jīng)注及釋文部分來自宋余仁仲本,但是從異文情況看,以余仁仲本為基礎(chǔ)而成的纂圖本二種在某些文字上與仿岳本更近,而宋十行本經(jīng)注更接近宋刊巾箱本。宋十行本經(jīng)注部分的校勘質(zhì)量并不高。宋十行本而下的元十行本、永樂本、閩本、監(jiān)本、毛本、殿本、阮本,皆以宋十行本為祖本。因此,選擇仿岳本為底本是謹慎的。

        ?

        版本選擇的辦法自然非??辈豢?,孔祥軍在校勘方面用功甚勤。他以武英殿重刻岳本為底本,廣泛搜集了唐開成石經(jīng)本、宋刊巾箱本、宋刊白文本、日本靜嘉堂藏舊抄本、纂圖本二種、宋十行本,進行了通校。又以南宋刊單疏本《毛詩正義》、淳祐十二年刻《毛詩要義》、宋刻《呂氏家塾讀詩記》、宋刻遞修本《經(jīng)典釋文》等作參校,是對《毛詩傳箋》的一次全面???。在此基礎(chǔ)上,對異文進行考定,如仿岳本《板》經(jīng)文“昊天曰旦,及爾泳衍”下有箋文“人仰之皆與之明”,孔本改“與”為“謂”,并出??庇浽疲骸爸^,原作‘與’,據(jù)諸本改。案:《要義》所引、《讀詩記》所引并作‘謂’?!备膭佑谐渥愕陌姹疽罁?jù)。在參校的版本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孔本使用了宋本《毛詩要義》。這部《毛詩要義》當源自已經(jīng)失傳的越刊八行本,有較高的校勘價值。我們注意到孔祥軍在完成《毛詩傳箋》點校之前,曾撰文《日本天理大學附屬圖書館藏〈毛詩要義〉考異(鄭風前部分)》(《域外漢籍研究》第十四輯》),就揭示《毛詩要義》當中的疏文較之宋十行本,多有勝處?!睹娨x》所錄經(jīng)注,雖不及節(jié)錄疏文那樣豐富,亦彌足珍貴。參?!兑x》,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八行本失傳的遺憾??紫檐姷男1颈容^豐富,其中日本靜嘉堂藏舊抄本、宋十行注疏本等,都是阮元未見到的。這對讀者了解各本的異同,大有幫助。如《車舝》箋文“人皆庶幾于王之變改”,孔本出??庇浽疲骸叭?,日抄本作‘心’,十行本作‘必’。”從書法角度考慮,人、心、必這三個字有內(nèi)在關(guān)系。

        ?

        孔本的標點斷句相當謹慎。如《韓奕》經(jīng)文云:“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鄭箋云:“汾王,厲王也。”孔本于經(jīng)文“汾王”未加專名線,于箋文“汾王”下加專名線。原因是毛傳云:“汾,大也?!笔敲珎麽尅胺凇睘椤按蟆?,而鄭玄以為“汾王”是厲王,孔本于此處經(jīng)文當中的“汾王”不加專名線,而鄭箋當中的“汾王”卻加專名線,從而體現(xiàn)出毛傳、鄭箋的不同。又如《魚麗》傳文云:“草木不折不操,斧斤不入山林。”初讀起來,似乎點作“草木不折,不操斧斤,不入山林”更為順暢,然而孔穎達《正義》云:“草木不折不芟,斤斧不入山林,言草木折芟,斤斧乃入山林也。草木折芟,謂寒霜之勁,風暴又甚,草木枝折葉損,謂之折芟……定本‘芟’作‘操’?!睋?jù)此,可知孔本的標點是根據(jù)孔穎達《正義》。從這些細微之處均可見標點的精當。這是全書在標點斷句方面一以貫之的風格,值得充分肯定。

        ?

        當然,這個點校本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個別地方也還可以再作斟酌。如《韓奕》箋文“以期先祖侯伯之事盡子之”,仿岳本同,然江南書局摹雕仿岳本改“子”作“予”。檢宋刊巾箱本、宋十行本、日抄本作“予”,當以作“予”為是。又如《遵大路》:“無我惡兮,不寁故也。”陸德明音義:“寁,市坎反?!狈略辣就瑖鴪D藏宋刻遞修本《經(jīng)典釋文》亦同。黃焯《經(jīng)典釋文匯校》引宋毛居正《六經(jīng)正誤》云:“帀坎反,作‘市’誤?!庇忠斡癫迷疲骸懊f是?!鄙w“帀”“市”形近之訛,當予指出。對全書來說,這只是白璧微瑕,希望重印時稍作修訂。

        ?

        責任編輯:近復

        ?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