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耿心言】只有六個“一律禁止”,才能根治形式主義

        欄目:諫議策論
        發(fā)布時間:2020-07-21 01:55:48
        標簽:一律禁止、形式主義

        原標題:只有六個“一律禁止”,才能根治形式主義

        作者:耿心言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wǎng)發(fā)表,原載“思考香港”2020年6月16日

         

        毋庸諱言,各級政府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主義,在當今世界也已是“中國特色”之一,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浪費公共資源,各級干部不堪重負,民眾深惡痛絕,給執(zhí)政黨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是舉國上下齊聲呼吁必須鏟除的“毒瘤”。

         

        八年前,中共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形式主義一度被明顯遏制,但并沒有完全根除,后來又反彈回潮,不得已在去年和今年連續(xù)印發(fā)《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關于持續(xù)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可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就有“突出表現(xiàn)”。

         

         

         

        平心而論,八項規(guī)定和《通知》,沒有回避問題,提出的舉措也切實,但因為都是原則性要求,彈性大、操作性弱,并且很多要求只是治標之舉,未觸及產(chǎn)生問題的根本,給了形式主義可乘之機。

         

        故而,要根治形式主義,需要進一步細化強化措施并建章立制。在下根據(jù)自身工作經(jīng)歷和體會,對形式主義的重災區(qū)會議、文件、調研、政治學習等,提出如下建議。

         

        “文山會?!笔切问街髁x最突出的表現(xiàn)。

         

        所謂會議,就是會聚在一起商議。但現(xiàn)在的很多會議,實際上已經(jīng)背離了會議的目的,完全是為了開會而開會。

         

        對這種長期依賴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要進行檢討和改進,中央要帶頭垂范。

         

         

         

        第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一律禁止。

         

        形式主義會議,主要是這類。

         

        這類會議就是領導念稿子,參會者聽完走人,毫無開會的必要。

         

        今后,部署工作和提要求,原則上全部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或行動計劃,以文字稿下發(fā)。

         

        若需要研究具體問題,才可召集會議,所有參會者都不得念稿子,必須脫稿發(fā)言討論。

         

        對于一些需要召開的專門會議或專項工作會議,無論是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召開的全局性會議如中央經(jīng)濟會議、城市工作會議等,還是部門召開的行業(yè)領域會議如教育工作會議、衛(wèi)生健康工作會議等,或者是開展某項階段性工作的會議如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都禁止做動員講話和報告,直接印發(fā)工作材料或方案,并閉門討論;若有必要,可在會后印發(fā)會議紀要。

         

        第二,以推進工作為名的經(jīng)驗交流會,一律禁止。

         

        現(xiàn)場觀摩、經(jīng)驗交流、領導講話——這種套路的“盆景式”經(jīng)驗交流會,是借會議之名行表彰之實,勞民傷財,廣為詬病。

         

        這類會議作為各級政府部門推進工作的傳統(tǒng)手段,從效果來看弊大于利。

         

        各地的實踐創(chuàng)新經(jīng)驗可以推廣,但應更換為其他更適合時代特點且更有效的方式。

         

        第三,政府主辦的研討會及各類論壇,一律禁止。

         

        尤其是地方各級政府主辦的研討會及各類論壇,已經(jīng)成為自夸以擴大影響的一種方式,應該嚴禁舉辦。

         

        若確實因為業(yè)務發(fā)展和決策需要“研究討論”,可召開小型咨詢會、座談會、評審會等征詢專家和民眾意見,但必須閉門召開,不搞儀式、不做宣傳。

         

        至于政府主辦的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等典儀類的會,出席的領導只可進行禮儀性的活動如致辭、宣布決定、頒獎、揭牌等,不可發(fā)表長篇講話。

         

        應盡快建立國家榮譽制度,以嚴格此類會議程序。

         

        除了上述三類,政治性的會議如黨代會、人大政協(xié)“兩會”,盡管次數(shù)少,但層級高、關注度高、示范性強,也要改進形式。

         

        比如,大會報告若篇幅太長,就以文字稿印發(fā)供參會人員審閱,報告人在大會上只匯報要點或起草說明即可。

         

        第四,部門印發(fā)政策性文件,一律禁止。

         

        “文件治國”有其靈活及時的優(yōu)勢,但濫發(fā)也使文件低效乃至失效,權威性大打折扣,這主要是部門利益擴張和部門政績沖動雙重因素導致。

         

         

         

        政策性文件出臺,現(xiàn)行的工作機制是部門主導,但部門利益無法避免,在文件中除了夾帶“私貨”,還因部門之間協(xié)調困難而導致文件“含金量”不高或“相互打架”,基層非常不滿。

         

        要解決這個問題,八項規(guī)定及《通知》只是從減量入手,這遠遠不夠,需要改變發(fā)文機制。

         

        在中央層級,部門除了根據(jù)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可以制定規(guī)章外,政策性文件印發(fā)權力一律上收中央,全部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名義印發(fā)。

         

        中央成立超越部門利益的專門政策出臺牽頭機構,可將現(xiàn)在的改革辦、政研室和發(fā)改委的職能重組,直接隸屬中辦、國辦。凡是政策性文件,所涉部門可提建議并派員參與起草,但沒有決定權。

         

        在地方層面,政策性文件出臺主要涉及省級,可比照執(zhí)行。

         

        第五,一般性實地工作調研,一律禁止。

         

        到基層實地調研,是深入群眾、了解實情的一種傳統(tǒng)工作方式,有其歷史合理性,但現(xiàn)在已與時代發(fā)展不適應,需要調整。

         

        在層層陪同之下,基層干部和民眾怎么可能說真話?在有限的時間內“蜻蜓點水”,怎么可能了解實情?現(xiàn)在的這種工作調研,已完全是走過場做樣子。

         

         

         

        在資訊發(fā)達、信息渠道暢通、了解民意的手段日益先進的今天,工作調研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抽樣調查、網(wǎng)絡舉報等渠道掌握社情民意,要充分利用各類智庫、專家的優(yōu)勢來聚智聚力。

         

        走馬觀花式的一般性實地工作調研一律禁止,針對具體問題的專門調研可以開展,但必須嚴格報批程序,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諸如蹲點、單獨談話等方式進行。

         

        在公共政策制訂上,更重要的是把協(xié)商民主真正用起來,不要只停留在紙面上。

         

        與調研相似,要徹底解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的問題,需要充分利用獨立第三方機構來對政府績效進行評估。

         

        第六,表態(tài)式政治學習,一律禁止。

         

        曾幾何時,為了掀起全民學習某某大會精神的高潮,有些地方甚至組織中小學生乃至幼兒園小朋友、監(jiān)獄服刑人員觀看開幕式直播聆聽領導講話,諸如此類的做法除了產(chǎn)生逆反心理,毫無益處。

         

         

         

        調查顯示72.9%官員表示學習過于形式主義

         

        在新的時代,政治學習的方式也必須調整改進,首先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黨內外干部群眾并非都對政治感興趣,并非都處在相同的理論認識層次,并非都是同一個道德修養(yǎng)水平。

         

        只有尊重事實承認差異,不違反正常的人情心理,政治學習才會有效。

         

        在政治學習上,對領導干部、普通黨員和政府公務人員的要求必須差異化,不要搞一刀切,并且要尊重行業(yè)、崗位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政治學習:

         

        對領導干部側重政治理論學習,對普通黨員側重大政方針宣傳,對政府公務人員側重業(yè)務政策學習和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

         

        檢驗政治學習成效的標準主要看工作實績,而非口頭表態(tài)和寫心得體會,只有這樣,才能多多培養(yǎng)忠直擔當之士,徹底鏟除阿諛逢迎之徒的生存土壤。

         

        形式主義會直接影響人心向背,事關執(zhí)政黨生死存亡,事關國家前途命運,這絕非危言聳聽。

         

        縱觀古今橫比中外,形式主義并非難以徹底根治的“頑疾”,但因積弊太深,需要猛藥去疴,才有可能得以解決。

         

        作者自我介紹:耿心言,曾在中央某部委機關任職。)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