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獻禮黨史百年
來源:主辦方供稿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七月二十日丁未
耶穌2021年8月27日
泱泱華夏,文明古國;千年的沉淀,孕育了各式各樣的燦爛文化,而剪紙藝術,也在手藝人的手中熠熠生輝。而在這個特殊的一年,我們社會實踐團隊學習剪紙,傳承非遺;用剪紙致敬黨的百年歷史。
社會實踐的前幾天,我們在老師家學習剪紙的基本技法和基礎知識。我們半天在課堂學
習新的樣式圖案,半天在課下練習上課所學,還將學到的知識加以創(chuàng)新,以建黨百年為主題設計圖案。就這樣,短短一周時間我們一行人就創(chuàng)作了三十副作品。細致的線條和精巧的設計都凝聚了每一位隊員的心血,赤紅的紙象征了我們對于剪紙的熱情和對黨的赤誠之心。
聯(lián)系完主辦方后,暑期社會實踐的隊員們帶著這些剪紙走進了蕪湖市博物館。博物館正在舉辦黨史主題的書畫展、物品展,紅色氣氛濃厚。有許多學生還有家長帶著小孩來參觀,走進那段歷史。我們在一樓支起了一個剪紙的小展位,頻頻吸引游客駐足觀望。
在集體來到博物館的前一天晚上,我們挑燈夜戰(zhàn),爭分奪秒地把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裱了起來,就是為了它們能夠及時在博物館展出。兩個從學??竵淼蔫F架子,按主題用麻繩一共系了二十幾幅作品,靜靜地等待著凝視的目光。有周恩來、毛澤東的頭像;也有抗日戰(zhàn)爭的恢弘場面;還有載人飛船,高鐵的科技成就和百年建黨的崢嶸歲月。剪紙的魅力融入黨的光輝歷程中,凝聚在一幅幅作品里熠熠生輝。
除了展示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我們還準備了很多紅紙,現(xiàn)場進行剪紙教學。有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剪出來窗花、蝴蝶,興奮地蹦了起來;看到他們的笑臉我們也很滿足,傳統(tǒng)文化在今天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喜愛。
博物館內(nèi)有很多展廳,我們還在館內(nèi)向游客宣傳剪紙藝術、讓他們填寫了調(diào)查問卷。從調(diào)查問卷來看,小學和幼兒園的手工課雖然有涉及到剪紙的,但大家對剪紙的知識總體上還是比較匱乏。這也堅定了我們宣傳剪紙文化、傳承非遺的信念。
回去的路上既有不舍也有滿足,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至關重要,一些民間藝術我們不能讓它們后繼無人。一方面,一些非遺正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但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能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很多京劇迷、手藝人都是年輕人,這也讓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的生機活力。
為期不到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了很多很多。不僅學習了剪紙,還宣傳了剪紙的技藝,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不過我相信:塵土之微可補益山河,螢火之光可增輝日月,剪紙藝術一定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剪紙藝術如香茗,細細品嘗,才能發(fā)掘其中悠長韻味;剪紙藝術如明珠,在中華上下千年歷史中熠熠生輝。百年黨史,千年非遺,被凝聚在小小一方紅紙中,簇起大國文化的火光。
責任編輯:近復